“一个都不能少”
2020-10-14陈琦
陈琦
摘要:做好违纪学生的教育帮扶工作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一名违纪学生由于不合理信念产生了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本文以辅导员对该生的帮扶管理为例,深入分析了对违纪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做法,经验,启示。
关键词:违纪学生;不合理信念;教育管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各方面还未成熟,容易冲动犯错。不管学生违纪前抱有何种心态,在违纪后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产生逃避、冷漠、紧张等不良的行为方式,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引导帮扶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
一、案例概述
P同学,男,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该生自幼失母,家境贫寒,由父亲一人抚养长大。他自小热爱画画,希望以后能再绘画之路上继续发展,然而艺术教育昂贵的学费和其他花销对他的家庭而言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即便如此,父亲也是倾其所有供他学习,他也更加努力,天道酬勤,P如愿考上了国内某一流大学。步入大学后,P也从未懈怠过学习,他比常人更加努力,对自己要求极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现状,让父亲过上好日子。在大学他获得过多种荣誉,比如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等。但是,由于舍友使用热得快,出门忘记断电,热得快自燃引发火灾,所幸并未造成多大损失,但依据校纪校规P及其舍友均被给予记过处分。
受处分后P同学久久不能接受这一现实,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师和父亲的教导,陷入深深的悔恨、羞愧之中,没脸见人,认为同学们肯定会嘲笑他,同学们会看不起他,父亲和老师们肯定对他失望至极,出现了逃避集体活动的行为。除此之外,P同学来年本能获得国家奖学金,也有机会获得推免指标,但由于处分的原因,不仅荣誉没有了,也不能如期推免研究生,再加上P同学文化课基础以及英语较差,处分影响下他自我效能感进一步降低,觉得考研是没希望的。P同学觉得像是天踏了一般,自己一直奋斗的目标就这样无法实现,还背上了处分,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完了。
这些问题导致P忧心忡忡,焦虑不安,食欲不佳,睡眠质量下降,整日无精打采,上课较难集中精力。一想到自己受到处分,就觉得自己对不起父亲的教导,没脸见人,觉得别人会嘲笑自己,自己的一辈子就这样完了,回到宿舍也不跟舍友话说,在班级跟同学间的交流也减少,有逃避集体活动的行为。
二、目标与思路
目标设计:认识错误,走出阴影,重拾阳光与自信,深挖自身潜力,实现自我突破与发展。
工作思路:厘清观念,深挖根源,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识别不合理信念,描绘美好未来,重燃希望之火;多方联动,形成育人合力,帮助学生度过心理低谷;发挥自我优势,获得自我优越感,重塑奋斗自信;确立合理学习目标,形成积极自我认识,激发学习自我效能感;制定科学学习计划,巩固学习成果,为成功奠基。
三、过程与方法
1.深挖诱因,纠正错误观念
在热得快事件之前,P一名好学生,也是一名优秀的班干部,但是为何该生所宿舍会违规使用电器。跟学生深入交谈后发现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客观原因:该生住在6层,但宿舍区域打水的地方只有一层才有,一方面打水不方面,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人较多,打的水经常未烧开。主观原因:该生对《宿管管理规定》这一文件了解不够深入,且内心不信服。他虽明知热得快属于违规电器,但他抱有非常严重的侥幸心理,一方面觉得即使自己宿舍使用热得快也不会被辅导员查到,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使用热得快并不会引发意外事故(该生家中一直有使用热得快的习惯),认为学校小题大做,对宿舍管理过于严格,对学生过于苛责。
首先,对于客观原因我表示认可,且承诺会向学校相关部分反映,進一步改善宿舍饮用水条件,争取在不同的楼层都设立热水器,让打水不再是难题。其次,以此次事件为切入点,跟P同学重新学习校纪校规,提升其法治意识,杜绝P同学的侥幸心理,使其认识到违纪必受查处的意识。并以火灾引发他的思考,增强P同学对校纪校规的认同性,尤其认识到在宿舍使用违规电器的潜在隐患。“哪怕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一,但伤害却是百分之百的”。引导他将自身行为与校纪校规进行对照,知识错在哪里,应如何改正。再者,通过劳动教育,树立榜样等形式,加强P同学文明行为的养成,提高其自律能力。
2.识别不合理信念,重燃希望之火
受到处分后P同学变的一蹶不振,我发现P存在不合理信念,具体表现为:1.受到处分,我的整个人生就完了(糟糕至极)2.受到处分,同学们肯定会嘲笑我,他们会看不起我,父亲和老师们肯定对我失望至极(过分概括)。3.对不起父亲的教育,自己必须要成为父亲的骄傲,而今竟然受到了处分,没脸见父亲(绝对化要求)对于这种情况,我采用心理学中的合理情绪疗法帮助P同学走出心理低谷,积极面对人生。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A)本身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情的看法、评价和解释即信念(B)造成的。先让求助者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依照他的想法进一步推理,引出错误观念,使来访者领悟不合理信念,并使他对不合理信念加以驳斥和辩论(D),使之转变为合理的观念最终达到新的情绪和行为的治疗效果(E)。也就是说,求助者之所以会产生消极情绪是因为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产生了不合理的、不正确的信念。只有通过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才能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使用“产婆术”的辩论技巧,依照P同学的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起谬误,从而使P同学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主要采用质疑式提问和夸张式提问方式,要求P同学回答他有什么证据证明“受到处分后,人生就完了”、“收到处分,同学老师肯定会嘲笑我”等想法,通过反复不断的辩论,P同学不能为其非理性信念自圆其说,并布置家庭作业:合理情绪治疗的自助量表。先让P同学写出事件A和结果C;然后从表中列出的十几种常见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或写出表中未列出的其他不合理信念,要求P同学对B一一进行质疑式的辩论D,并找出可以替代B的合理信念,填写在相应的栏目中;最后是填写E,即通过自己与自己不合理信念辩论而达到了什么情绪和行为的效果。慢慢的,P同学他真正认识到非理性信念是不合乎逻辑的。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只要自己改过自新,努力学习,奋斗向上,仍旧享有出彩人生的机会。
3.联合多方力量,度过心理低谷期
联合家长、教师、同学等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帮助P尽快度过心理低谷期。出现问题后,我第一时间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告知P的情况,希望父亲能给予P更多的支持和关爱。此外也积极寻求专业教师、同学的帮助,关心P同学的生活和学习,营造温馨、友爱、积极的氛围,帮助P度过心理低谷期。
4.搭建锻炼平台,实现自我服务
P受到处分后,出现了不愿与同学交流,逃避集体活动等心理行为问题,甚至要辞去生活委员一职。从P担任班委的表现来看,他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同学间的威信力也较好。我鼓励P仍旧担任生活委员为同学们服务。每当P做出贡献时,我总会当众表扬他,一方面让他感觉被别人尊重和认同的愉快,消除其自卑感和沮丧感,重新建立自信心。另一方面也缓解他因为处分而产生的负面形象。这些表扬和暗示强化了P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他更加努力的为同学们做好服务工作,同学关系也进一步融洽,使他在朋辈群体中感受到了同学间的深厚情谊,情绪也持续向好。
5.鼓励参加专业比赛,重塑奋斗自信
我抓住P专业技能扎实这一特点,积极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并鼓励动员P参加专业比赛。在备赛过程中P与专业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加,情感升温,慢慢地他克服了自卑,矛盾的心理,也愿意向同学倾诉内心想法,参加集体活动的频率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两幅作品入选省级展览并获奖,这些成绩在本科生中实属不易。作品的获奖不仅让P重拾自信心,更是重燃了希望之火和奋斗之情。
6.设置合理目标,激发学习自我效能感
我帮助P同学直面问题,引导其接受已经收到处分且无法推免这一现状,通过合理的自我分析,帮助P同学识别自身的优缺点,设定合理的目标,激发学习自我效能感和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P同学专业技能非常扎实,然而理论基础和文化素养较为薄弱,尤其是在英语、人文等学科方面学习较为吃力,他认为自己无法通过英语和政治的考试,这也是P同学对考研没信心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引导P正确看待自己理论基础和文化素养较为薄弱的现状,并设置符合其自身学习能力的具体目标,创造更多的机会,让P体会到在文化课上进步的喜悦,激发其学习自我效能感。
7.制定科学学习计划,巩固学习成果
P理论基础和文化素养较为薄弱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不奢求急于一时解决,因此,我为其量身制定了科学的学习计划和长期目标。正如美国教育学家斯金纳所说“学习是一个长期目标,但目标因人而异,可以细分为不同阶段”,一直以来我持续、反复的与其沟通交流,针对每个学习阶段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沟通,反馈,对症下药。长期的接触沟通,分阶段、合理的引导是保证学习效果最大化的科学方法。
四、成效与展望
P对校纪校规的认同感与信服性提升,法治意识增强,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接受收到处分这一事实,以及处分对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积极通过自身努力弥补过错努力,将处分对自己的消极影响将到最近,认识到通过自身努力自己未来仍有无数的可能,已然走出处分阴影,重拾了阳光与自信。文化课方面的学习能力也有所进步,目前已经通过了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国内某一流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在专业方面更是获奖颇丰,两幅作品入选省级展览并获得优秀奖。反思整个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应该加强以下加点来帮助违纪学生走上逆袭之路。
1.加强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打底塑形,只有充分汲养、科学滋养,人生才能节节壮、步步高。做好违纪学生的教育工作,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违纪大学生从改正错误开始,深刻反思和纠正自身价值观的偏差,用实际行动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合理认知,发挥自我优势
纪律处分对于学生而言是人生的一个污点,可能会影响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学生甚至会将这种影响放大,有不合理信念,觉得自己人生无望,整日消极低落甚至放弃努力,得过且过的度过大学阶段。对此,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识别不合理信念,走出处分阴影,同时帮助他们正确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获得自我优越感,重塑奋斗自信。
3.多方联动,形成育人合力
1)家校联动。来自家庭的鼓励与支持,是使得他们走出困境的必要保障。本次案例辅导员第一时间与P同学的父亲取得联系,告知父亲P目前的情况,引导父亲给予P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父亲对P的关心关爱让P认识到父亲并没有对他失望透顶,还是一如既往的爱他关心他,家庭的支持也是帮助违纪学生走向自信生活的重要支撑。
2)朋辈联动。违纪学生受处分后,往往存在自卑心理。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会形成心理学中提倡的“朋辈效应”。朋辈是指年龄、爱好、价值观等方面极为相近的人。在心理上,人们比较容易与同辈产生共同的认知,更愿意与同辈交往;在行为上,人们容易受到朋辈的影响,产生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朋辈效应。学生与朋辈群体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近,更愿意对其敞开心扉,倾诉烦恼,寻求帮助,教师要动员身边的同学,主动接纳和帮助违纪学生,营造关心、友爱、尊重、激励和合作的集体环境,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提升自我。特别是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作用。一方面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和反思,形成良好的群体效应;另一方面要发挥他们畅通信息作用,保持对学生心理及日常表现的及时了解,有问题及时上报处理,避免因为违纪受处分而引发的意外事件。
3)任课教师联动。辅导员要积极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依据心理学当中的“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积极期待、回应给学生以正能量,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学生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利用课堂育人,有意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及应考方法。
4.加强疏导,做好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研究发现违纪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针对这一特点,辅导员要对学生受处分后的心理状况进行科学研判,并对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必要时寻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燕芳.浅谈高校违纪学生的教育模式与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 2009(S1):245-248.
[2]刘宏达,许亨洪.高校违纪大学生矫正教育的路径创新[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04):79-83.
[3] 趙静波.心理咨询与治疗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96-102
[4]王仕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242-245
[5]陈建华.关于违纪学生处理和教育引导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