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2020-10-14昝玲
昝玲
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语文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校学习语文的时间,相对于他的一生来说毕竟是短暂的,而离开学校,在生活工作岗位上自学语文,则是他终生所需要的。下面,本人结合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工作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来谈谈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1.课堂是学生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主阵地。
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所以,上课专心听讲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前提,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之一。专心听讲习惯的养成,是靠老师有意识的采取各种措施来引导和训练。首先,精心备课,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孩子的视角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条件,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的大脑、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都在忙着学。当然,教师还要注意把握教学节奏,既不能太快,又不能太慢。其次,加强规范的训练和督促,对听讲习惯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坐姿端正、认真听老师讲解、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加课堂上的讨论活动。第三,在听讲过程中注意规范学生行为,长期坚持,不放过每一细节,实现“从规范到习惯,从习惯到自然,从自然上升为一种风格。” 如上课前二分钟,要求学生把下节语文课要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横放在桌上的左上角,上课铃一响立即安静下来。同时结合课堂教学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小组竞赛、做游戏)反复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2.利用课外活动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要求学生在国旗下的讲话、学校集会、听广播、看电视、与他人交谈等时,养成听在耳里记在心里的习惯。每天预备拿出5分钟,抽查一位学生,让学生说说最近几天的所见所闻,每周一总结,评出“最佳小听众”,以此督促和激励同学们做个“有心”的听众,善于在社会活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二、培养学生得体说话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得体说话的习惯:
每节课前3—5分钟安排口语训练。 训练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既可以是对本节课所学课文背景的介绍,作者的介绍,文中人物的介绍,还可以扩展到课外,如自我介绍、我所喜欢的名言、我所崇拜的人、演讲、围绕某一话题即兴发言等等。在每一项训练前都做好指导,如在让学生谈我所喜欢的名言时 ,指导学生这样表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介绍的我喜欢的名言是……这句名言说明了一个这样的道理……我之所以喜欢这句名言是因为……”。每周进行总结评价,给优秀者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短短的课前几分钟时间,可以让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得到美的享受,还有效地培养得体说话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意思是说读书要想有收获,不仅要眼看、口念、心想,还要动手写笔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好处的。具體的做法是: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圈点(教给学生阅读书籍时,可随时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画线或做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圆圈、黑点、交叉、箭头、曲线、方框、疑问号、惊叹号等等。有些精读的书,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线,以示区别。比如,在重点行下面画上红线,在难点行下面画上蓝线等等。每种线条和符号代表什么意义,应由自己来掌握。)写批注(阅读中,在文章的“ 天头”“ 地脚”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或体会。) 写摘录 (可摘录在本子上,也可摘录在卡片上。卡片一般得有题目、类别、作者、书刊名称、第几期以及内容摘要这样一些内容,一张卡片只摘抄一类内容。等卡片积累到相当数量时,再按不同的类别如警句格言、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分门别类,以便随时使用。摘录时应注意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改动原文的字句和标点。 )写心得笔记 (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体会最深刻、最有意义的部分写成心得笔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审题习惯:
就是使学生养成对题目的含义要求等反复推敲的习惯,引导学生在看到作文题目时,(1)要注意“中心词”,明确彼此关系。(2)要注意“关键词”,明确写作重点。(3)要注意“修饰语”,明确选择范围。(4)要注意审题目中的人称要求。
(二)修改文章的习惯
1、提高修改作文的认识。
举托尔斯泰七遍修改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著名小说家杨沫化了六年心血,重写修改六、七次而写成《青春之歌》,……等等一些事例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为大诗人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名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锤炼精神所折服,提高修改作文的自觉性。
2、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1)符号示意法。所谓符号示意法,就是教师在浏览学生作文时,遵循着正确的衡文标准,顺手划下符号,以符号指导学生修改。(2)自改自评法。自改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是:将内容进一步深化。这是学生修改中的障碍,教师在眉批中要善于提出问题,解开结症,插上路标,在他们感知、感受的基础上加以感情的点化,使他们再回到经历过的事件中去,再体验、再消化,以至在认识上迅速得到突破,主题自然地得到升华。文章自改后,再仔细阅读品味,并写下只言片语的感受,即自评。(3)自评自讲法。学生自改自评后的文章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改自评情况,选出典型,当面加以辅导,让受辅导者在班上作自评自讲。这样不仅提高了该生对作文的认识,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强化了写作兴趣,而且也交流了写作与修改的经验,同学们听来感到亲切,易于接受。与此同时,将产生一种羡慕感、追求感。从而培养学生乐于修改文章的习惯。
印度谚语说:“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对语文功能的发挥、语言规范的形成、人文素质的提高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只要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必然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