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2020-10-14陆容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化

陆容

摘要:近年来,物流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物流管理课程占据着关键地位,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平台。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积极创新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信息化;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今,5G、大数据、物联网、智能互联等技术形式层出不穷,不仅加快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也对职业教育工作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本文将介绍信息化教学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并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围绕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展开探究。

1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基本特征

1)即时反馈

在信息化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发布学习疑问或心得。其中,签到板块可以体现学生的出勤率;考试测试板块可以即时测算考试成绩;投票板块和问卷调查板块可以即时查看学生的反馈。无论是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任何阶段,信息化平台都可以做到即时反馈。

2)学习行为动态追踪

信息化平台可以采集、追踪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针对学生的学习时长、学习重点以及学习疑问等动作参数生产大数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学辅导。

3)随时学习

信息化平台的随时学习的特点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符合国家教育部提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既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展开学习,也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

2信息化背景下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2.1教学内容的创新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设施管理以及软件技术管理等。以往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往往是单纯的建立素材资源库,尽管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教学流程,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提高教学效率,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各高校应积极引进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与企业的互动交流,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完善。一方面,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校更加全面的了解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挖掘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所培养的人才也是理论知识储备丰富,但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偏低。而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应用实际案例,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操作技能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教学环境的创新

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无论是从企业的内部物流发展方面来说,还是从第三方物流机构发展方面来说,对专业人才的标准要求较高。为此,各高校要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改革成为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制革新的重点内容。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演示教学法模拟工作场景,一方面,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案例进行全面解析,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在校内建立模拟实验室,对物流产业中的采购、转送、仓储、生产与供应等环节实行动态模拟,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建立模拟实验室具有教学效率高,投资成本低等优势特征,被各大高校所采纳。

2.3教学组织方法的创新

通过搭建完整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可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深度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库中的专业知识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教学工作实行合理安排。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查阅学习资料,拓展视野,扩充知识储备,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信息化平台也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激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开展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弥补短板,不断进步。

2.4教学评价的创新

开展教学评价,可以客观评估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有方向、有计划的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流程。物流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成为教学重点。但是,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盲目注重结果,对学生的思考过程、学习过程以及总结过程缺乏重视。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多元化的评价平台。

首先,采纳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将以往的单一评价指标逐步发展为多元化评价指标,涵盖基础能力、职业素养、专业能力以及敬业态度等。通过采纳多元化评价指标,不仅能够全面满足物流企业的用人需求,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良好的发展。

其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以往的评价体系中,单纯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但是,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干预,使得评价缺乏系统性、合理性和客观性。而采用多元化评价主体,既可以让师生高度参与评价,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不断改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最后,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各高校应当在传统纸质测评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且客观的对学生展开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如实记录评价内容,作为教师改变教学思路,调整教学方法的参考依据,进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体制深化改革,以及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各高校需要高度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创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创新,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刚.信息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9(03).

[2]张剑宗.信息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12).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