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现状调研

2020-10-14邓树华苏振华王达能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3期

邓树华 苏振华 王达能

[摘要]为了减少粮食杀虫剂使用安全事故,规范粮食杀虫剂安全使用与管理,本文开展了我国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现状调研,调研企业涉及我国11个省市45家粮食仓储企业。调研结果表明,行业标准《储粮化学药剂管理与使用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到位、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粮食仓储企业从业人员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建议加快修订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我国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监管平台,大力发展绿色储粮,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关键词]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磷化氢

中图分类号:S37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3

储粮杀虫剂杀虫是当前控制储粮害虫的最主要手段,储粮杀虫剂包括储粮熏蒸剂和储粮防护剂。储粮熏蒸剂是一类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能够形成足够的气态浓度致使储粮害虫死亡的化学药剂,致死方式主要为生命体的呼吸作用,大多具有高毒性特征,如处理不当,易产生安全事故。储粮熏蒸剂种类主要包括磷化氢、硫酰氟和溴甲烷等,其中溴甲烷已禁止使用。储粮防护剂是一类残效期比较长的杀虫剂,主要起辅助性杀虫,致死方式为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毒性较小,产生安全事故的风险相对较小[1-3]。

2008年发布的行业标准《储粮化学药剂管理与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目前粮食储藏行业化学药剂规范使用的强制性标准文件,对确保储粮化学药剂规范使用,减少因储粮化学药剂违规使用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粮食杀虫作业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本文针对《规范》执行是否到位、指导生产是否存在漏洞和监管盲区、是否适应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化学药剂的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等问题,重点对我国第四至第七生态储粮区开展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现状调研,以期为完善行业标准以及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提供技术支撑。

1 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调研两种方式相结合,涉及我国11个省市45家粮食仓储企业。其中,省级及中储粮直属库企业22家,市级企业10家,县级企业13家;现场调研27家,问卷调研28家。现场调研时,尽量要求仓储部门负责人参与;问卷调研时,应确保问卷人具有粮油保管员职业资格证。

调研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储粮杀虫剂种类及使用情況;(2)熏蒸杀虫作业警戒线距离执行情况;(3)残渣处理方式与环保部门关注情况;(4)熏蒸作业过程所使用的防护装置种类;(5)是否按照规定建设专用库房储存;(6)库点之间药剂的运输;(7)药剂采购情况;(8)药剂领用情况。

2 调研过程

2.1 储粮杀虫剂种类与使用比例

此次调查以储粮熏蒸剂为重点,虽然储粮防护剂品种繁多,考虑其危害性较小,将其作为一类杀虫剂来考虑。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储粮防护剂为辅助杀虫手段,使用率达51.1%,磷化氢为主要杀虫手段,使用率高达88.9%,硫酰氟是一种新型储粮熏蒸剂,使用率达17.8%,使用硫酰氟的企业部分存在同时使用磷化氢熏蒸的情况。结果表明,磷化氢是当前我国防治储粮害虫的主要杀虫剂,硫酰氟是当前我国防治储粮害虫的次要杀虫剂。

2.2 熏蒸杀虫作业警戒线

《规范》对熏蒸期间设立警戒线做出明确规定:“采用磷化氢或其他熏蒸剂熏蒸时,警戒线距离熏蒸仓房至少20m”[4]。设立警戒线并达到规范要求,是熏蒸作业期间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是否设立警戒线及如何设立警戒线,是本次调研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经调研发现,45家企业均在熏蒸作业期间设置了警戒线,但普遍存在警戒线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结果显示仅有5家表示能够按照《规范》操作,占比11.11%,40家表示不能按照《规范》操作,占比88.89%。不能按照《规范》操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由于土地资源紧张,不少粮库在规划设计时,两幢仓房之间的间距就小于20m,尤其是浅圆仓、立筒仓的情况更为普遍;第二,通常熏蒸作业期间也是粮库粮食进出仓作业的重要时段,仓房之间的过道还需要作为进出仓作业使用。结果表明,我国建仓设计的相关规范与粮食储藏的相关规范未能有效衔接。

2.3 药剂残渣处理

《规范》要求,熏蒸反应后药剂残渣的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5-6]。由于粮食仓储企业为非营利性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所保管粮食的保管费用,在熏蒸剂残渣处理上,一方面,目前尚无简单快捷的熏蒸药剂残渣处理装置与设备;另一方面,如果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处理,其成本高昂,势必增加企业负担,目前粮食行业熏蒸剂的残渣主要采用深埋处理。然而《规范》并未明确深埋属于无害化处理方式,规定较为模糊,因此许多粮食仓储企业残渣处理未被环保部门所关注。结果表明,药剂残渣处理问题既属于《规范》存在的漏洞,又属于整个行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2.4 熏蒸杀虫防护装备

《规范》要求,熏蒸作业人员在分药、投药、散气和处理残渣过程中,应戴具有防毒性能、型号合适的防毒面具[7]。根据调研结果表明,目前粮库使用的防护装置主要是空气呼吸机和滤毒罐,具体使用情况如图2所示,空气呼吸机配置比例不高,主要分布在大中型粮食仓储企业;滤毒罐使用比例较高,主要分布于中小型粮食仓储企业。同时,有一家企业曾使用口罩作为熏蒸作业的防护装置。2012年《国家粮食局关于暂停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的通知》(国粮办展〔2012〕90号)规定,各类粮油仓储、加工企业暂停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结果表明,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是我国粮食仓储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8]。

2.5 专业库房

《规范》要求,储粮化学药剂应有专用库房储存。经调研发现,45家企业均建有专用库房。结果表明,在专业库房建设方面,我国粮食仓储企业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2.6 库点之间药剂的运输

《规范》要求,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需使用专用车辆运输,由专人押运,承运企业应该取得国家相关资质。目前,粮食仓储企业从市场上购买的储粮杀虫剂,均由具有承运资质的企业运输至库里,能够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为了方便種粮农户卖粮,不少粮库尤其是大型粮食仓储企业,都会设置一个或多个分库(库点),就近收购农民粮食。为了节省成本和方便管理,这些分库(库点)所需储粮杀虫剂统一存放于主库区,熏蒸杀虫时再从主库区调运至分库(库点)。储粮杀虫剂在主库区和分库(库点)之间的调运过程,只能采用普通车辆运输,且只能自己运输,这种安全管理上的漏洞成为粮食行业所面临的危险品安全运输“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难题。

2.7 药剂采购

《规范》要求“使用单位应有采购储粮化学药剂计划,采购数量不宜超过上年度药剂使用量的150%”。通过调研发现,45家企业均建有规范和严格的药剂采购制度,基本做到了药剂零库存。结果表明,在药剂采购方面,我国粮食仓储企业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2.8 药剂领用

《规范》要求“实行储粮化学药剂出库登记制度,做到账实相符,领用储粮化学药剂应由单位主管负责人审批”。通过调研发现,41家企业建有出库登记制度,占比91.1%,4家企业未建立出库登记制度,占比8.9%。同时,《规范》并未规定药剂出库后的监管方法。现行制度下,药剂出库后,很难准确跟踪到每一瓶药剂的流向,成为储粮化学药剂安全使用管理的漏洞。结果表明,在药剂领用方面,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基本能够按照《规范》执行,但《规范》存在监管漏洞。

3 调研结果

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在储粮杀虫剂“采购”“存储”方面,均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在“领用”方面,基本能够按照《规范》执行;在“设立警戒线”“配置防护装置”“药剂残渣处理”方面,未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未能执行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规范》制定未考虑土地紧张的实际情况,仓房距离难以满足设立警戒线距离的要求;(2)粮食仓储企业从业人员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较为淡薄,造成防护装置配置不齐;(3)《规范》对药剂残渣处理规定较为模糊。

调研结果表明,当前磷化氢仍然是我国储粮害虫防治的主要手段。自溴甲烷禁止使用以后,磷化氢一度成为我国防治储粮害虫唯一的熏蒸药剂。虽然近年来硫酰氟作为一种新型储粮熏蒸剂开始应用于储粮防治,但是硫酰氟不但会产生很强的温室效应,而且仍然是一种高毒化学药剂。2016年农业部明确提出,5年内包含磷化铝在内的高毒农药将全部禁止使用,因此高毒化学药剂均面临禁用危机。

4 建 议

4.1 加快《规范》的修订

(1)《规范》存在部分条款表述模糊问题,造成企业实施《规范》无所适从,使《规范》的作用大打折扣。如对药剂残渣处理、对尾气处理等条款的表述非常模糊。

(2)《规范》在化学药剂使用的部分关键环节没有规定,化学药剂的安全使用存在监管漏洞。如“主库与分库(库点)之间药剂转运”和“药剂领用后每一瓶高毒药剂的准确流向”等。

4.2 加强《规范》的宣贯

调查表明,储粮杀虫剂安全管理中最大的问题是从业人员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规范》执行不到位。安全生产无小事,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规范》在内的粮食杀虫剂安全使用管理的法规、标准等制度的宣贯工作,粮食杀虫剂安全长期抓、常常抓,培训人员要实现从管理部门到实际操作人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

4.3 建设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监管平台

基于物联网技术,建设储粮杀虫剂安全使用监管平台,实现对储粮杀虫剂从采购、审批、库存、使用和残渣处理全流程的监管。

4.4 加大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

储粮杀虫剂安全管理的终极解决方案,就是加大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使储粮杀虫剂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绿色储粮技术发展迅速,已在部分粮库得到推广应用。研究表明,结合控温储粮技术和绿色生物储粮防护剂防治,能够有效防治储粮害虫,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储粮技术替代化学药剂,是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广大老百姓对绿色食品消费要求日益提高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白旭光.储藏物害虫与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莫国良.储粮害虫的防治技术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 43(6):106-107.

[3] 吴镇,刘宇昊,杨文棋,等.储粮害虫防治方法及防护剂的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9):56-59.

[4] LS 1212—2008,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S].

[5]袁芳芳.光伏技术助力绿色储粮[J].粮食加工,2018,43(2): 76-78.

[6]蒋源勇,侯兴之,杨国峰.利用浅层地能低温储藏粳稻的研究[J].粮食储藏,2013,42(5):23-25.

[7]赵九永,吴树会.微生物杀虫剂在粮食储藏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42(4):42-43+51.

[8]王昌金.农村储粮有害生物防治方法探讨[D].武汉:武汉工业学院,2011.

[9]王绍文,刘强,郑坤,等.高大平房仓气密性改造与熏蒸杀虫效果试验[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7):52-54.

[10]吕建华,赵英杰,吴树会.储粮保护剂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7(5):34-37.

[11]张来林,刘志雄.储粮害虫的防治[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 (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