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新模式
2020-10-14欧阳朝霞
欧阳朝霞
摘 要: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尽快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 2014年 9月 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会上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此讲话告诉我们,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必要的、必须的、迫切的。
关键词::教育;科研;核心理念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开展各级各类的继续教育集中培训,给教师继续学习和素质提高创造了良好机遇和条件。实践结果表明,这种集中培训虽然便于监督、管理和教学考核,但收效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这种集中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等缺乏较好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导致这种方式的培训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为破解这一难题,笔者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总结,不断地与参培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认为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下,开发“校本培训”模式是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既经济又实效的重要途径。
校本培训模式淡化把教师当作“学生”的集中培训方法,根据教育發展的需要和学校的校情、师情、教情等的实际,自主灵活地确定培训目标、内容、人员、方式、时间和考核等,把教师培训工作实实在在地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和教研教改过程中,把教师学习培训工作经常化、基层化、全程化,其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学代培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如果不及时学习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掌握现代课堂和教学技术,转变教育观念和充实专业知识,是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而会被时代淘汰的。因此,学校要大力倡导在职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其他培训形式为辅的教师素质提高模式。积极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学历达标培训学习,离职短期专业培训学习,教育硕士研修班培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学习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新的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才能真正促进广大教师素质的提高。
从旧教育观看,学生要有一碗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而现代教育观则要求学生要有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活水。
“活水”其内涵是赋有鲜明时代特色具有创新意识,创新价值的知识,教师不仅要能给学生一碗“活水”,而且还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得“活水”。所以,教师如果不坚持继续学习,积极探索,就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二、以课代培
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素质,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只有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也只有让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摸爬滚打,去实践研究,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抓:
抓好教师的说课听课和评课活动。说课是教师上课前将自己备课的思路,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安排等,与同行或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广泛地听取同仁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集思广益,这既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控制的前瞻性,又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成长和素质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听课是要求教师从学科教学过程的观察,了解施教者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创造性、科学性、伙伴性;评课就是在说课和听课后,别人对施教者的上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和交流,从而快速提高施教者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和自我反思矫正能力,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抓好教师献课和赛课活动。教师献课能大面积将教师个体教学水平、教学风格、教学特点全方位地展示在大众面前,在业务水平较高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升。赛课是一种层次较高的示范性教学实践和研究活动。同学科或不同学科教师开展赛课活动,基本反映一所学校或学科教师群体教学能力和现状,具有较强的观摩性、交流性和指导性,这种活动对教师素质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学校要求新教师上好合格课,中级教师上好公开课,高级教师上好研究课,优秀教师要上好示范性课,广泛地通过集备组间相互听评课、学科组内的研究课、校级示范课等的观摩学习,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赛课和评课活动,尤其要以学科组为基础,校级交叉观摩说、听、评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应当代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及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课型和新模式,大练教育教学基本功。学校要让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去锻炼成长,去发展提高。
3.抓好选修课、活动课、地方课程等校本课程开发。从课程结构和教材改革的需要出发,今天的教师不仅要上好必修课,还要能开设选修课,开展活动课,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要通过开设各种课程,锻炼、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显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必须要加强自我继续学习,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技能。否则,难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三、结对代培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深刻总结和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应相互探讨学习、互相促进、充分借鉴别人丰富完善自我的道理。为让新教师或经验不足的教师快速成长起来,采用教师拜师结对(又名导师制)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年轻教师知识新,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识快,工作富有挑战精神,但工作缺乏经验。而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稳重干练,但易趋于保守,通过教师新老结对的方法,就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通过拜师结对,从而实现老带新、新促老、互帮互学、各得其所,对教师的培养和成长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教师和经验不足的教师要拜业务强经验足的教师为“师”。新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上优于老教师。但作为一名好教师,首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师德,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做到爱岗敬业,以自己优良的道德风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价值观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结成良好的伙伴和合作关系。所以,结对代培时,要选择素质高的教师作为带教者。其次,一名好教师还要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手段、驾驭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必须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探索、思考、总结才能完成。这就需要求学者虚心学习,不断求索;带教者要热情指导,毫不保留,相互切磋,做到教学相长。既要防止新教师照本宣科,又要防止指导教师蜻蜓点水。指导教师要对“徒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进行全方位监督和指导,从备课、说课、上课、训练等全程监控,方能在一年不等的时间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教学能力弱的教师要拜有教学特长的教师为“师”。在教学实际中,有的教师语音準确精炼生动、逻辑性和启发性强,而有的教师却语音干瘪、缺乏感染力。有的教师在培养优生、转化差生上独具特色,而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教学活动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教师在课堂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得心应手,显出极大优势,而有的教师还很少涉猎。因此,我们通过交叉结对带教代培方式,实现新老教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使教师整体素质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极大提高。
学校对教师结对代培要建立明确的章程,并规定出具体的时间、目标和质量要求,要监督结对培训的过程,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期末或学年结束通过评估验收后,实施考核和奖励。
四、以研代培
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是实现教师从过去的教书型向理论型、科研型、专家型、复合型的新型角色地位转化的重要条件。教学离不开科研,科研必须以教学为基础。可以说,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没有发展潜力和缺乏生机的教学,而脱离教学实际进行的科研则是空洞和没有价值的科研。
教学、科研和教师的成长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即校情、师情、教情、生情等就学校科学管理、学校德育教育,青年教师的成才,课堂改革尝试,校本课程的开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研究,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创新教育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等展开切实有效的科研与实践,通过科研实践过程使广大教师得到积极的培养和锻炼,促使教师成才、成名、成家。
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让不同的观念、观点、方法等思维相互碰撞,促进教师不断地学习交流、反思和研究,促进教师自觉性的形成和增强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育科研实践的能力。学校应要求每个教师自立、自选研究课题,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积极投身年级、校级、县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实践活动。做到教师人人有研究课题,个个有奋斗目标。在教师中形成不研就会落伍,不研就会被淘汰,不研就不踏实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热潮。同时,学校还要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育科研活动,实现以研促学,以研促培,以研促改,以研促教,达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双赢目的。其次,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分层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类专题报告会、专家演讲会、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展示会等。以学校为基地,组织一年一度教育教学和管理学术经验交流会,学术论文研讨会,将广大教师的创新精神、实践经验、探索方法、取得的成果进行广泛的交流、评奖。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教师教育科研的创造热情。再次,学校应有目的地分批组织教师到发达学校、地区访问、学习交流,通过考察分析比较,结合本校,本人的实际提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建议、思路和方法,在思想境界上,思维方式上,解决问题的途径上为教师打开心灵的窗口,提高他们进一步自觉学习、思考,在工作中大胆实践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在五大核心理念的引领下,因师施教、因地施教、因人施教,改变培训方式,强化培训管理,注重培训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培训出一支数量足、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才能真正把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落到实处。所以说,认真研究提高和增强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培训方法,开发和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新模式,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