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探析
2020-10-14刘园园
刘园园
【摘 要】目的有关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心肌梗死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4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服务,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40例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将其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服务之后的焦虑评分、检测心室率以及左心功能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在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护理工作期间重视健康教育,能够显著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心肌梗死;健康教育;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1
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心血管内科十分多见的一类疾病,关于心肌梗死疾病的出现因素主要为心肌由于缺氧以及缺血引发部分坏死,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在临床中对于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疗主要选择对症治疗,但是由于大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疾病欠缺了解,导致临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从而对疾病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期间配合良好的健康教育护理非常重要[1]。本文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有关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心肌梗死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4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服务,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40例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将其纳入研究组;对照组4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区间值为50岁,最大年龄区间值为77岁,平均62.00±3.33岁;研究組4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区间值为52岁,最大年龄区间值为78岁,平均62.03±3.67岁。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护理工作人员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以及生命体征检测等基础护理。
研究组40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在患者进入医院之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第一时间了解其基本信息,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利用图文方式为患者涉及健康教育宣传卡片,卡片内容包含疾病发生原因、并发症预防措施、治疗方案等,根据卡片内容护理工作人员为心肌梗死患者介绍疾病基本知识,在介绍期间需要注意自身态度和语气,如果患者提出疑问,需要马上解答;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心肌梗死患者情绪转变,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尽量做到感同身受,根据心肌梗死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为其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通常来讲处于急性期的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干预重点为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处在稳定期的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干预重点为疾病知识宣传教育,处在恢复期的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干预重点为康复指导[2]。
1.3 评价标准
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服务之后的焦虑量表评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功能以及心室率进行监测和记录[3]。
1.4 统计学计算
本文两组对比所获各项数值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加以计算,利用“x±s”对于计量数据加以表示,利用百分比对于计数数据加以表示。通过x2与t检验开展统计学处理,结算所得P值用于评价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服务之后的焦虑评分、检测心室率以及左心功能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包含心律失常、胸骨后疼痛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对于此类患者临床需要提供及时的救治,但是大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对于自身病情以及治疗方案不甚了解,产生明显焦虑情绪,对此需要加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4]。健康教育能够对临床患者进行健康知识传播,对个人以及群体行为产生影响,解除危险因素,将以往错误观念进行纠正,显著提高人们的保健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行为,从而发挥预防疾病,加快疾病康复速度的作用。因为心肌梗死疾病的出现与发展过程相对复杂,所以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怎样为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利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排便、休息、用药以及心理方面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心肌梗死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临床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最终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5]。通过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研究组与对照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服务之后的焦虑评分、检测心室率以及左心功能对比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在为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强化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宗香俊,陆云,张娟.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中的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16):47-48.
[2] 顾丹丹.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6):234-236.
[3] 马玮,刘敬,陈娟,陈丹.以临床护理路径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03):73-76.
[4] 韩晓闽,潘丽华,刘萍.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出院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8,46(05):589-592.
[5] 袁丹,陈嘉妍,徐卫平.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