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区中—新生代变格构造运动
2020-10-14丁道桂李凤丽
丁道桂,李凤丽
( 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126)
为了估计油气资源而对中国的沉积盆地进行分析时,朱夏先生[1-2]在1965年就曾指出:“它们同在不同地质演化阶段中,使盆地得以形成的构造体制有密切的关联。……在中国控制盆地发展的构造体制,在印支(或晚海西)运动以前和以后是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他曾试图把后印支期大陆盆地的形成同大洋盆地的发展联系起来,由于当时新全球构造的板块构造理论尚处于孕育状态,所以只能用“阿尔卑斯盆地”和“前阿尔卑斯盆地”这2个名称来强调属于不同构造体制或不同世代盆地之间的差别。朱夏借用并扩展了浦勃诺夫(BUBNOFF S V)的变格运动(diktyogenese)一词来说明这种改变了先前槽台格局,并以新方式控制了中—新生代盆地形成与发展的构造体制。变格运动反映了2个方面:一是对印支运动以前盆地的改造;二是控制了印支运动以后盆地的形成与发展,包括它与大洋盆地的联系在内。这种中—新生代变格运动体制,作为板块构造概念的萌芽,就是板块构造体制在中国大陆内部的反映。
变格运动的概念是建立在承认板块构造发生之前和以后存在着2种不同构造格局这一事实基础上的。指的是阿尔卑斯构造运动新体制对前阿尔卑斯中国地台进行改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构造格局。由于板块构造曾以其刚性作为假设的前提,假定在板块内没有或几乎没有形变产生。而我们又要应用变格运动来说明中国大陆板块内部因板块边缘运动而引起的板内变形,且具有多种构造型式。因此对它们的分析将有助于对盆地演化和油气形成的机制进行估测。
在变格运动体制下,中—新生代盆地形成与发展是在不同的基础单元上统一起来的,结构复杂的盆地,变格运动一方面对老的基底进行改造,另一方面又对新一代盆地形成的构造格局进行控制,二者是迭加的。因此,盆地的不同部分在接受同一运动体制下同一动力作用时,可以有不同的反应。或者说,各个部分服从同一动力作用的时间先后与程度多少可以有所差别。再者,动力作用本身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运动体制的发展,它可以有从强到弱,乃至于改变其性质等情况。盆地各个部分和与之相适应的程度亦可以有所不同。新运动体制与旧构造关系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新生的不同类型盆地的性质。随着泛大陆潘基亚A(Pangea A)的解体,在中国东南部分的大陆边缘变格运动的演化大致可分为3个期次,其时间大致为:印支—早燕山、晚燕山—早喜马拉雅及晚喜马拉雅—现今新构造运动期。但朱夏等[3]进一步指出,变格运动并不具有严格的同时性,而是多旋回发展的。
1 第Ⅰ期变格运动
第Ⅰ期变格运动以中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A式俯冲与前渊挠曲沉降作用,以及基底拆离式推覆构造与后缘弹性松弛断陷作用为特征。下扬子区第一次变格运动发生在印支—早燕山时期。以特提斯洋壳俯冲和太平洋壳形成,并向北移动为标志。提供了大陆边缘和板内盆地发育的基础,控制了陆上和海区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图1)。
1.1 下扬子板块的A式俯冲及前渊拗陷沉降
在中国东部(郯城—庐江断裂以东)由于这次变格运动(印支运动)及稍后的燕山早期运动,秦岭—大别印支褶皱造山带形成,使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结合在一起。扬子地台向北移动,向大别—苏鲁造山带A式俯冲(A-subduction),在中扬子北缘形成当阳上三叠统—侏罗系挠曲沉降的前渊盆地(foredeep basin)(图2中模型1b[4]),在苏北阜宁县蛤蜊港的蛤1井曾钻遇厚逾千米的上三叠统黄马青组河流湖泊相碎屑岩地层、泰州市的苏泰111井钻遇的厚达数百米的下侏罗统象山群河湖—沼泽相含煤碎屑岩地层。代表了在苏鲁造山带前缘形成的挠曲沉降前渊盆地中的沉积,一直向南超覆至宁镇山脉的前缘隆起带上。
图2 扬子板块中—新生代陆内拉张盆地原型与分类[4]Fig.2 Typ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Meso-Cenozoic intra-continental extensional basins in Yangtze Plate
1.2 江南基底拆离构造及板内递进变形
在中国东南部,由于印支—早燕山运动是在已褶皱的前寒武系基底上发生的,是中国南海海域的东西向特提斯洋脊的向北俯冲与南北向转换断层平移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影响,因此表现得格外强烈。扬子地台随着A式俯冲下潜挠曲度的加大,发生了基底拆离与滑移推覆构造,使古生代盆地的盖层和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前渊盆地都受到了改造变形(图1)。
图1 下扬子地区构造区划Fig.1 Tectonic units of Lower Yangtze region
基底拆离概念的提出改变了过去的岩石圈只是在软流圈上移动的提法。深部地震探测发现岩石圈的流变学性质不同,上地壳和上地幔遵循脆性变形定律,下地壳因温度作用而发生蠕变变形。在图3中[5],(a)为深度为T的弹性板块在A式俯冲挠曲时,上半部伸展而下半部受挤压的构造应力分布;(b)在纯弹性板块中部(T/2)发生拆离,拆离成上、下2部分,分别独立以相同的曲率进行挠曲,其曲率半径与(a)中相同,(b)中的有效弹性厚度是(a)中的63%;(c)和(d)表明在伸展(正应力)和挤压(负应力)作用下的破裂痕迹。岩石圈各层流变学性质不同。上地壳和上地幔的强度由摩擦滑动(拜尔利定律)确定,而下地壳和下岩石圈的强度由韧性流动确定,斜线部分代表了破裂包络线由挠曲产生的应力值;(c)当板块挠曲度较小时,构造应力极少超过板块破裂极限,有效弹性厚度(89 km)几乎与弹性板块厚度相同;(d)当板块挠曲度增大时,构造应力超过破裂极限,在下地壳形成拆离带。此时有效弹性厚度只有44 km。因此,大的挠曲应力作用和曲率是基底拆离式推覆构造形成的力学机制。
图3 用应力横剖面来说明的挠曲岩石圈强烈挠曲处的拆离作用据参考文献[5]。Fig.3 Detachment of strong deflection of flexural lithosphere explained by stress cross section
在扬子板块上,从江南的障公山、怀玉山经幕府山到湘鄂西的雪峰山、武陵山一带,形成了江南—雪峰基底拆离推覆隆起带,出现向西、向北的眉毛状弯曲弧。并由南东向北西方向(同时派生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方向)逆冲推掩。对此朱夏[6]指出:“这种多层次的盖层推卷和基底拆离相结合是薄壳构造的一种类型。”许靖华[7]创立了薄壳碰撞的阿尔卑斯模式,并以阿帕拉契亚的模式来说明南华的构造是有启发意义的。但是值得讨论的是,(1)中国薄壳构造是在没有洋壳和地槽的条件下发生的,“无牙膏可挤”,所以不能形成阿尔卑斯的“鸟头状”(bird head shape)构造;(2)它发生在多期性不均一的基础上,缺乏原有的连续性,所以没有阿帕拉契亚南段那种“只受到一次吻合手术”的幸运,运动的发生不是沿着一个平整的庇板(sole),而是依从了不同层次的梯道(ramp);(3)中国东部在太平洋的影响下,陆壳“被榨挤显然更强烈”。基底拆离式的推覆作用一方面使得扬子古生代盆地沉积盖层发生以逆冲断裂—褶皱为主要样式的递进变形改造;另一方面在推覆体上盘和后缘,由于逆冲后的弹性松弛,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向南、向东的滑覆,形成了诸如沅陵—麻阳、弋阳—广丰、衡阳等晚白垩世的断陷盆地,沉积了以红色碎屑岩为主的地层。
在下扬子区,以怀玉山—障公山为主体的江南基底拆离推覆隆起带由南向北的推挤作用,是下扬子区海相古生代盆地递进改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位于江南基底拆离推覆体上的“兰田盆地”和“修水盆地”,连续沉积了从震旦系、寒武系至中、下三叠统的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图4),是扬子古生代克拉通周边坳陷盆地的一部分,因此“江南隆起”并不是加里东期古陆。在其下,由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表明不具备莫霍面下凹的“山根”,因此也不属于陆内造山带。它只是一个在第一变格运动(印支运动)期,由于基底拆离作用形成的推覆隆起带。而“兰田盆地”和“修水盆地”也只是一个轴向近EW,由震旦系—寒武系构成的复向斜构造,在其北翼发育了层间剪切滑脱作用形成的A型剪切小褶皱(枢纽:195°∠10°),及轴面产状为345°∠60°的B型褶皱,指示了由南向北的挤压作用。
图4 下扬子白际山—殷家汇构造地质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Fig.4 Geological profile of Baijishan-Yinjiahui, Lower Yangtze region
在障公山前缘,从东至县良禾村到黟县郭村一带,中、元古界羊栈岭群(Pt2y)逆冲在下震旦统休宁群(Z1x)紫红色板岩之上。休宁群又向北逆冲在震旦系条带状灰岩、硅质岩层之上。整个震旦系又继续向北逆冲在下寒武统荷塘组(-C1h)黑色含磷、碳泥岩及薄层之上。构成宽约300~1 000 m,延伸约80 km以上,由若干冲断岩片组成的叠瓦状逆冲断层带,主断面为宽约30 m的碎裂岩—糜棱岩带,产状为172°∠82°。由南向北的推覆作用使下盘的寒武系及整个古生界形成轴向近EW的逆冲—褶皱带(图4)。
江南基底拆离体在中三叠世末由南向北巨大的水平推挤运动,是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代盆地(Z-T2)改造变形的主要动力学来源。较大的水平位移量使得盆地中古生界发生了由强及弱的逆冲—褶皱递进变形改造。由南向北可分为(图1):ⅠA带:江南基底拆离推覆隆起带;ⅠB带:石台—旌德—宁国冲断层—断弯褶皱带;ⅠC带:铜陵—南京逆掩断层—断展褶皱带;ⅠD+E带:苏北—南黄海滑脱断层—滑脱褶皱带;ⅠG带:弋阳—广丰滑覆断层—后缘重力滑覆断陷带。苏皖南区(ⅠB+ⅠC),早古生代盆地属于克拉通周边坳陷盆地,沉积了薄层状含泥碳酸盐岩与含炭泥页岩、泥灰岩互层的陆棚—盆地相岩层。由于岩层呈薄互层状,在受到挤压作用时,在推覆体前缘形成具有较大缩短变形量、水平位移量、隆升剥蚀量的石台—旌德高角度冲断层—断弯褶皱带(ⅠB)(图4),以及苏皖南的铜陵—南京逆冲断层—断展褶皱带(ⅠC)。而在南京—南通一线以北的苏北—南黄海区域(ⅠD+E)的早古生代盆地,则属于扬子克拉通内凹陷盆地,沉积了以厚层碳酸盐岩夹薄层泥页岩、泥灰岩为主的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岩层。由于距江南基底拆离推覆体逆冲前缘较远,由南向北的挤压压力衰减,岩层变形强度减弱。形成沿薄层泥页岩软弱层滑移的苏北—南黄海滑脱断层—滑脱褶皱带(ⅠD+E),宽向斜、窄背斜的“隔档式”的褶皱变形特征,使之成为只有较小的缩短率、水平位移量和隆升剥蚀量的弱变形区。古生界的褶皱整体呈现出由南向北变形强度、水平位移量和剥蚀量由强到弱的递进衰减变形趋势。应该是由于江南基底拆离体由南向北推覆作用所产生的应变结果(图1)。
1.3 江南基底拆离体后缘的弹性松弛断陷作用
基底拆离推覆体后缘的弹性松弛断陷作用,主要发生在推覆体底部犁式逆掩断层的上盘。主逆冲断层与分支逆冲断层间的岩块,在推覆体前冲挤压应力释放之后,断层面弹性松弛,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反向下滑,形成属于简单剪切机制的半地堑断陷盆地。盆地平面分布范围局限在推覆体范围之内,多呈长条状,长轴垂直于推覆体的逆冲方向。图2中模型2曾对东阿尔卑斯—西喀尔巴阡潘农—维也纳盆地进行过分析,认为这一类盆地形成于岩石圈缩短背景上,发育在异地逆冲地体上盘,接近于逆冲前渊的断陷是薄皮的,下地壳和地幔并没有热扰动异常,因此,不属于纯剪切拉张的热沉降盆地。
在下扬子区属于这一类型的盆地主要有障公山推覆体后缘的屯溪—休宁盆地(J3—K2)以及怀玉山后缘的戈阳—广丰盆地(K2)(图1中ⅠG)。盆地断陷深度和沉降幅度小于推覆体岩片厚度。沉积物为近源山间河流冲积相粗碎屑砂砾岩、砂泥岩,缺乏有利的烃源条件。
2 第Ⅱ期变格运动
第Ⅱ期变格运动以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陆平移走滑构造及拉分断陷作用为特征。这一阶段
在中、下扬子区强烈平移走滑活动的出现是一次重要的变格运动。据ENGEBRETSON等[8]研究,在白垩纪的135~100 Ma,伊泽奈崎(库拉)(Izanagi)板块以高速(166~364 km/Ma)向NNW—N方向斜向俯冲运动,从而造成与东亚大陆的左旋扭动。结果在东亚大陆边缘上形成一系列以郯庐断裂带为代表的大规模NNE向的左行平移走滑活动。
通过近年来对于郯庐断裂带平移走滑运动的定年研究,朱光等[9]认为主要有2期活动。第一期是对郯庐断裂带(桐城县—牛栏铺段)早期剪切带糜棱岩中的白云母样品用40Ar/39Ar测年,获得了(192.5±0.7)~(188.7±0.7) Ma坪年龄数据,代表了源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并向大别—苏鲁造山带A式俯冲时期以转换断层形式出现的郯庐左行走滑运动。第二期是对肥东段的糜棱岩中的角闪石进行40Ar/39Ar测年,获得了(143.3±1.3) Ma变形坪年龄[10]。这两期平移走滑活动记录了在扬子板块东部,特提斯板块构造域由南向北会聚碰撞作用,以及伊泽奈崎(库拉)太平洋板块向北斜向俯冲之间平移走滑作用的转换。
在扬子板块东部,这一时期的平移走滑构造作用除了形成郯庐断裂带外,还形成了诸如(自西向东)中扬子区的远安—枝江、洪湖—湘阴、麻城—团凤、湖口—南昌—崇义平移走滑断裂带;在下扬子区还形成了沿长江、绩溪—滆湖、天目山—白际山、江山—绍兴等一系列大型平移走滑断裂带及分支断裂系(图1)。根据我们对这些断裂带的性质与构造特征的野外调查,它们大多表现为脆—脆韧性断裂。碎裂岩带宽约30~80 m。断层面产状陡倾—直立。发育高角度糜棱面理、破劈理和单轴拉伸的剪切透镜体。剪切面具走向NNE—SSW近水平的拉伸线理和擦痕a线理。沿断裂带常有中酸性的岩脉、小岩株侵入。
图5 下扬子绩溪—滆湖平移走滑断层信手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Fig.5 Free hand profile of Jixi-Gehu translational strike-slip fault, Lower Yangtze region
在下扬子区,在郯城—庐江断裂带与绩溪—滆湖断裂带之间为苏皖南平移走滑构造及拉分断陷变形区(图1中Ⅱ1);在绩溪—滆湖断层与江山—绍兴断裂带之间为浙西平移走滑构造及拉分断陷区(Ⅱ2)。
在扬子板块东部,这一期大规模的平移走滑构造极大地改变了前一期(印支期)由南向北推覆作用下的逆冲—褶皱构造变形的格局。其构造效应主要有[4]:
(1)郯庐断裂带的左行平移活动使苏鲁造山带相对于大别山造山带向北左行平移533 km。据郝天珧等[11]地球物理资料,郯庐断裂带与黄海东缘断裂带(EMFYS)之间的扬子地台北缘,向北嵌入中朝地台块体之中,形成巨大的“Z”字形构造。
(2)水平错移作用还表现在对前一期(印支期)所形成的江南—雪峰山推覆体肢解和左行错移。洪湖—湘阴平移走滑断层使幕阜山推覆体相对于雪峰山推覆体左行向北错移,水平位移量约127.5 km。郯庐—湖口—南昌平移走滑断层又使障公山—怀玉山推覆体相对于幕阜山左行向北错移,水平位移量为120 km左右。平移走滑断层肢解了整个江南—雪峰基底拆离带,分为3段。错移作用自西向东具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3)左行简单剪切和拉分变形作用:主要是在下扬子区对印支期形成的递进变形逆冲—褶皱带,不仅使其水平错移,而且叠加了左行简单剪切变形,使前期的近EW走向的逆冲—褶皱构造线左行扭动至NE走向。在苏皖南平移走滑构造和拉分断陷区(Ⅱ1):郯庐断裂带和绩溪—滆湖断裂带的左行平移走滑,使其间所形成的近EW走向的逆冲—褶皱构造左行扭动呈NE向。并在分支左行断裂、沿江断裂、方山—小丹阳断裂、七都—茅山东断裂的走滑拉分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庐江—枞阳、南京—芜湖、溧阳—郎溪、亭子山拉分断陷盆地。
(4)在浙西平移走滑构造和拉分断陷区(Ⅱ2):密集分布的天目山—白际山、乌镇—马金、萧山—常山、江山—绍兴等一系列左行平移断裂活动使得左行简单剪切变形表现得格外强烈。印支期所形成的近EW走向逆冲—褶皱构造线,已经被左行剪切作用形成的NE向构造线完全置换并更
加紧闭。左行走滑拉分形成的断陷盆地有安吉—桐庐盆地(J3—K1)、寿昌盆地(J3—K1)、金华—衢州盆地(J3—K1)等(图1,图2中模型3)。这些盆地北侧往往发育一条与两侧NNE走滑断层正交的SEE—EW走向的正断层。在盆地中主要沉积了高钾钙碱系列和钾玄系列火山岩。岩性以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为主,以及火山碎屑岩,缺乏有效烃源岩。
3 第Ⅲ期变格运动
第Ⅲ期变格运动以晚白垩世—第三纪伸展拆离构造及“多米诺式”断陷作用为特征。印支运动以来,中国板块东部构造应力场基本上是一致的,虽然属于同一个运动体制,但是中国东部板块内部盆地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形成发育机制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大致以白垩纪末—第三纪初的晚燕山期为转折点。正如黄汲清等[12]认为,“中国东部的构造应力场在晚燕山及其以后,与印支、早燕山运动是完全不同的。”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朱夏认为[13],“在我国东部滨太平洋地区,自印支运动或晚三叠世以来,开始是东高西低和后来(白垩纪以来)又是西高东低趋势演变中,确有隆凹相间的规律排列映现。这是不是侧应力的作用结果?算不算是由侧应力引起岩石圈中的弯曲?似乎值得进一步研究。当然,在这个地区相应存在有大量断裂系统,应联系这种弯曲一并来考虑。”对于地壳厚度的变化,特别是在岩石圈伸展拉张变薄或热收缩变薄的时候所引起的沉降,WERNICKE[5]曾用简单剪切拉张模型描述了这一地壳及壳下岩石圈的伸展作用过程。
在晚白垩世—第三纪时期,继伊泽奈崎(库拉)板块向NNW方向俯冲之后,太平洋板块紧随其后持续向北运动。使得从晚华力西阶段的内日本华力西优地槽向西至琉球,经台湾岛到菲律宾,再转向西南的北加里曼丹的半环形华力西期优地槽褶皱带(即东部锋线)以西区域,至郯庐断裂带之间(包括中朝地台、扬子地台和南华北地台的东部区域在内)的整个东亚大陆地区岩石圈地壳处于区域性的向北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在郯庐断裂带以东的苏皖南—苏北—南黄海的下扬子区表现得格外典型与强烈,形成了一系列的中—新生代拉张断陷盆地及其间近EW走向的核部杂岩褶皱带。从南向北有石台—宁国核部杂岩褶隆带(Ⅲ1)、苏皖南伸展拆离断陷盆地带(Ⅲ2)、南京—南通核部杂岩褶隆带(Ⅲ3)、苏北—南黄海南部伸展拆离盆地带(Ⅲ4)、滨海—崂山核部杂岩褶隆带(Ⅲ5)及南黄海北部伸展拆离盆地带(Ⅲ6)。拉张断陷盆地均具有南断北超的箕状半地堑形态,并与其间的近EW走向的核部杂岩褶隆带以及坳陷盆地中若干凸起带(如溧阳—长兴、天长、江都—小海、建湖—沂山—蒙山、莱西、乳山凸起等)一起构成具有“多米诺骨牌式”排列结构以及区域广阔、规模宏大的“盆岭构造”(图1)。这一期的拉张构造是对海相中古生代盆地的另一种形式的改造方式,是对于曾遭受过前2期逆冲—褶皱和平移走滑作用之后,又叠加了简单剪切的拉张变形。这对于受到强烈变形、变位和剥蚀作用之后的海相古生界盆地来说十分重要。再次的深埋作用将重建遭受破坏的海相油气系统,促使海相烃源岩晚期的热演化和二次生烃。对于这一宏大的由南向北多重递进伸展拉张,晚白垩世—第三纪“盆岭构造”成因,历来均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模式。曾有郯庐断裂走滑拉分或热地幔上拱纯剪切拉张沉降说等。但是从盆地普遍具有南断北超半地堑结构和“多米诺式”排列方式看,应该是简单剪切拉张的结果。
因此,我们试图用前人[5,14-17]在研究北美科迪勒拉地区和北京西山“盆岭构造”时提出的伸展拆离构造模型,来解释下扬子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成因(图2中的模型4)。
大陆地壳伸展构造的基本组成可以概括为:(1)上部脆性伸展域,由高角度正断层系(陡崖断层)所控制的未变质的沉积基岩块体,在简单剪切作用下,旋转下滑,形成“多米诺式”排列的若干半地堑盆地;(2)下部韧性伸展域,以糜棱岩化的变质的中、下地壳岩石为特征的核部杂岩体;(3)在(1)与(2)之间以大规模的“低角度拆离正断层”(low angle detachment fault),又称之为“剥离断层”(denudational fault)为界。这3个构造单元的共生组合,构成了上地壳尺度的伸展拆离构造模型。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盆岭构造区”是否出露“变质核杂岩”,需视该地区纵向上的地壳结构、地层组成和伸展拆离程度的差异性而定,则可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及地层组成。“变质”是指上、下盘板片相比较而言,“核杂岩”则代表了新生断陷盆地的不同性质基底岩系。
3.1 低角度拆离断层
伸展拆离构造首先是从陡崖正断层活动开始的,而下扬子区的伸展拆离构造则是从皖南石台—宁国核部杂岩褶隆带(Ⅲ1)北侧、南陵—广德晚白垩世—第三纪断陷盆地(图6)南缘的木镇—烟墩陡崖正断层开始的。陡崖正断层在地表起始点为高角度正断层,延伸至深部10~12 km处则变为低角度犁式伸展拆离断层。它是控制古生界基岩块体简单剪切旋转下滑的生长性断层,也是分隔了伸展拆离构造“上部高度断裂未变质的上盘”与“下部褶隆带中变质核杂岩”之间的韧性剪切断裂带(图2中模型4)。断裂作用发生在青阳县木镇—烟墩、泾县北贡里—周王、广德卢村一线中、下奥陶统—下志留统灰—深灰色泥岩、钙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地层中(S0:355°∠49°)[9],主断面产状355°∠68°,断裂宽度约100 m。发育了一组27°∠65°糜棱面理和15°∠43°的片理,共同组成了脆韧性断层的S—C组构。泥灰岩剪切透镜体上30°∠54°的擦痕a线理指示了由南向北的伸展拆离正断层的运动方向。古生界基岩块体沿烟墩正断层简单剪切旋转下滑沉降,形成南陵—广德箕状半地堑断陷盆地。盆地中上白垩统宣南组(K2xn)河流相红色砂泥岩地层,向北不整合地超覆在丫山露头的下二叠统栖霞组(P1q)之上。南陵—广德盆地与同样也是南断北超半地堑的苏南句容—常州直溪桥K2—E盆地构成了“多米诺式”排列。二者之间的铜陵—溧阳—宜兴凸起则是古生界基岩左旋下滑后翘起的脊。
图6 下扬子泾县北贡里—铜陵县新桥构造地质剖面剖面位置见图1。Fig.6 Tectonic profile from Beigongli in Jingxian to Xinqiao in Tongling, Lower Yangtze region
3.2 上部高度断裂的未变质上盘
即初始高角度陡崖正断层延伸至深部为低角度伸展拆离断层所控制的高度断裂化未变质的上盘构造层。由古生界基岩块体在简单剪切作用下,沿伸展拆离断层旋转下滑,形成若干呈“多米诺式”排列的箕状半地堑断陷盆地群及其间的凸起所构成。
在下扬子区的苏北—南黄海区域,据王小凤等[18]在郯庐断裂带分别采用的40Ar/39Ar法、断层泥K-Ar法和石英电子自旋共振法(ESR)测得(104±3.7)~(55.0±1.1) Ma的断裂活动年龄分析,由南向北的伸展拆离构造运动是与郯庐断裂带等平移走滑运动同时进行的。在郯庐断裂与绩溪—滆湖断裂之间的区域(Ⅱ1),受左旋平移走滑牵引拖拽的影响,苏北东台坳陷和盐阜坳陷中的断陷与凸起的轴向大多呈NE走向,而在绩溪—滆湖断裂带以东的(Ⅱ2)区域,南黄海南部的青岛坳陷、北部的烟台坳陷及其间的滨海—崂山褶隆带均呈近EW走向(图1)。
在苏北东台坳陷,从G44测线剖面(图7)[19]分析,苏北盆地中,溱潼断裂、吴堡(真武庙)大断裂、汉留断层等是形成溱潼、高邮、金湖等南断北超箕状断陷盆地的陡崖正断层。主正断层与分支正断层组成向NW倾的断阶带,控制了前白垩系古生界基岩块体由S(SE)向N(NW)方向迭次左旋单剪下滑,也控制了半地堑盆地的沉降速率、沉降深度和白垩系—第三系的沉积厚度、沉积速率。溱潼—吴堡(真武庙)、汉留—柘垛等陡崖正断层向深部延伸,产状趋缓,至8~10 km深度倾角小于15°,逐渐归并为一条犁式低角度拆离断层 (图8)。断裂带随着岩石圈地壳由南向北的伸展(拉张)减薄,而向N(NW)方向延伸发展。在建湖隆起(高凸起)南侧出露后,又翻过高凸起,成为控制阜宁、涟水箕状凹陷南侧(南东侧)沉降的“兜底勺状正断层”,一直延伸至苏鲁造山带南侧。
图7 苏北盆地G44测线地震地质解释剖面[19]剖面位置见图1。Fig.7 Geologic interpretation along seismic line G44 in Subei Basin
图8 伸展拆离断层地震反射特征Fig.8 Seismic reflection of extensional detachment faults
在绩溪—滆湖平移断裂延伸线与江山—绍兴平移断裂延伸线之间的南黄海区域(Ⅱ2),伸展拆离构造的“上部高度断裂的未变质上盘”构造层是呈近EW向延伸的南部青岛坳陷和北部烟台坳陷(图1)。从过两个坳陷的近南北向的剖面(图9)[19]分析,控制青岛坳陷中胶州凹陷和五莲斜坡古生界基岩块体左行单剪下滑沉降的是坳陷南缘的莒南陡崖正断层及其与分支正断层组成的莒南断阶带。整个青岛坳陷呈现为南侧深断陷、向北斜坡抬升的箕状半地堑结构形态。莒南正断层向北延伸至10~12 km深度,产状趋缓变平,并在崂山褶隆带南侧延伸出露,成为“兜底勺状拆离断层”。在越过崂山褶隆带之后,在北部烟台坳陷的南缘,青州断层成为控制整个烟台坳陷沉降的最年轻的拆离断层。青州凹陷呈南断北超的箕状半地堑与莱西基岩凸起、北侧诸城凹陷、乳山凸起、平度凹陷、栖霞断陷呈“多米诺式”排列结构。
图9 南黄海地区伸展拆离构造剖面[19]剖面位置见图1。Fig.9 Tectonic profile of extensional detachments in South Yellow Sea Basin
在苏北—南黄海区域,晚白垩世—第三纪在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走滑作用与岩石圈地壳由南向北伸展拆离构造作用的联合作用下,所形成的由NE转向近EW走向、南断北超(箕状)半地堑断陷盆地与基岩翘倾凸起的脊,呈“多米诺式”排列结构,共同构成在低角度伸展拆离断层之上的盆岭构造“高度断裂化未变质的上盘”构造层,这也应是鉴定岩石圈地壳伸展拆离构造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3.3 韧性的下盘变质核杂岩
这一术语原先定义为:以糜棱岩化的变质的中、下地壳岩石为特征的核部杂岩体。这也是人们在研究伸展拆离的“盆岭构造”时,最为关注的地质体[14-16]。大多以同位素年代学测定、韧性变形的糜棱面理、a型剪切小褶皱、拉伸线理、旋转碎斑、石英组构等显微构造来进行运动学形式与方向及动力学条件的研究。但问题在于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壳演化历史和岩石结构,上、中地壳地层厚度不尽相同,不同区域伸展拆离构造发育程度差异性较大。因此,“变质”是“上盘脆性变形域”与“下盘韧性变形域”相对而言的。一个区域是否出露古老的变质核杂岩地质体,应视该区域上地壳沉积岩系的结构和厚度、以及地壳被拉伸减薄拆离的程度而定。
与北美地台科迪勒拉“盆岭构造区”不同,中国的华北地台、扬子地台沉积了逾万米的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沉积岩系。如果岩石圈地壳伸展拉伸减薄程度不高,则下地壳韧性变质核杂岩是难以大面积地被拉伸上拱出露于地表。因此,宋鸿林等[17]在研究秦岭—北京西山伸展拆离构造时,提出在被剥离断层分隔的上、下构造层之间还存在一个由中、上元古界“褶叠变形的中间构造层”。即建立了有别于科迪勒拉“三层”模型的“四层”伸展构造模型。
在下扬子区,分隔了苏皖南、苏北—南黄海南部、南黄海北部伸展拆离坳陷区的是:石台—宁国(Ⅲ1)、南京—南通—勿南沙(Ⅲ3)、滨海—崂山(Ⅲ5)3个近EW走向的核部杂岩褶隆带。如前所述,它们都曾是印支运动期,由江南障公山基底拆离推覆体由南向北推覆作用下,扬子古生代盆地沉积盖层形成的逆冲—褶皱递进变形带。石台—宁国褶隆带属高角度冲断层—断弯褶皱带,变形强度大,上拱抬升高,剥蚀量较大。获得了安庆地区洪镇出露的董岭片岩、片麻岩杂岩体Sm-Nd的同位素年龄[20-21],以滑覆断层与上覆的震旦系相接触,可能代表了被伸展拆离拉伸上拱出露于地表的变质核杂岩体。
分隔了苏皖南伸展盆地坳陷区与苏北—南黄海南部伸展盆地坳陷区的是南京—南通—勿南沙核部杂岩褶隆带。它是印支期的逆冲断层—断展褶皱带,变形强度中等,上拱抬升幅度和剥蚀量中等。丹徒县埤城浅钻所发现的中元古界斜长变粒岩、阳起石片岩、黑云母片岩和斜长角闪岩夹条带状大理岩、磷灰石黑云角闪岩的变质杂岩体的同位素年龄[21-22],可能代表了被伸展拆离断层尚未拉出地表的韧性变形下盘的变质核杂岩。这一变质核杂岩带向东延伸到南通、上海,也发现了同埤城杂岩体相类似的两个近卵形的高阻变质核杂岩拱起的增厚块体。
分隔了南黄海南部青岛伸展盆地坳陷区与北部烟台伸展盆地坳陷区的是滨海—崂山核部杂岩褶隆带。它是印支期江南推覆构造形成的滑脱断层—滑脱褶皱的弱变形带。中、下三叠统—上古生界多有保存,产状平缓。变形量小,抬升幅度和剥蚀较低。也是伸展拆离程度相对较低的褶隆带,未见有“下部韧性变形域”的变质核杂岩的抬升显现。但是它确实起到了分隔青岛坳陷与烟台坳陷这两个呈“多米诺式”排列的半地堑盆地区的构造作用,因此,仍具有“核部杂岩褶隆带”的构造属性。
下扬子区晚白垩世—第三纪的伸展拆离构造,既形成了晚白垩世—第三纪含油气沉降盆地,同时对于海相中、古生代盆地来说,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改造方式。它使得海相中、古生代盆地在经过印支运动逆冲—褶皱改造变形和剥蚀、早燕山期左行平移变位后,再次被深埋。海相烃源岩在喜马拉雅期的热演化和二次生烃,将重建曾遭受破坏的海相油气系统。
4 结论
下扬子区古生代盆地自印支运动以来经历了3期变格构造运动:在第一期(中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变格运动中,下扬子区在向北侧的苏鲁造山带A式俯冲的同时,在其北缘形成前渊挠曲沉降盆地(T3—J1),随着俯冲下潜板片的挠曲曲率增大,扬子板块发生了江南—雪峰基底拆离式的由南向北的推覆构造作用。扬子古生代盆地受到了以逆冲—褶皱为主的递进变形改造。苏北—南黄海区域处于构造变形稍弱的滑脱褶皱变形区。随后印支期形成的近EW走向的逆冲褶皱被第二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变格运动的一系列大型NNE向的左行走滑断层平移错离而肢解,或被左行剪切而呈NE向。接着又被第三期(晚白垩世—第三纪)变格运动由南向北多重递进式伸展拆离构造所拉张。海相古生界岩块左行旋转下滑,形成一系列南断北超半地堑(箕状)断陷盆地,呈“多米诺式”排列,叠加在海相古生界盆地之上,使得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变得格外复杂。但海相古生界在第一期变格构造变形中,在逆冲断层下盘所形成的属于中—弱变形强度的原地变形体的挤压背斜、半背斜以及滑脱背斜等,仍然是早期油气聚集并保存的主要圈闭类型。特别是滨海—崂山核部杂岩褶隆带古生界产状平缓、保存完好,属于滑脱断层—滑脱褶皱弱变形区域,是海相油气形成与保存的有力区域之一。而在“多米诺式”排列的半地堑断陷盆地中被中新生界所覆盖的不整合面上的古潜山圈闭中,则有可能找到“朱家墩式”海相烃源晚期生烃的油气藏。但是对于下扬子区的油气勘探,需要改变地震测线及综合物探剖面的布线方法。部署近南北走向的测线和提高海相地层的信噪比,是正确解释下扬子区,特别是苏北地区构造变形图像、认识构造变形规律和识别可能的含油气圈闭的前提条件。我们相信扬子板块海相古生界残留盆地虽然经历过3期强烈而又复杂的不同性质的变格构造作用的改造,仍然具有潜在的油气资源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