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新年石头经
2020-10-14老炉子
文/老炉子
石市随时事,早已进入调整期,相关从业者、爱好者一直都在随行就市地调整,只是节奏缓慢而滞后,如追踩自己的影子,似乎永远慢半拍。连续两三年如火如荼的石展会,办展者和参展者都兔死狗困,疲惫不堪,这种状况早生石市转变的内动力。
2020 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有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无关的大型集会活动暂停,原拟于春节后开展的品牌石博会及相关活动或取消、或后延,今年上半年石展和其他聚集性赏石活动锐减已可预见,石市业态将进入新一轮调整期。2020 年,石市或将走进一个新的拐点。
题名:【天人合一】 石种:玛瑙
新年赏石,除了“沉淀”“淘汰”“创新”等共性外,不同群体有不同的体会:收藏家有独特的“三个意识”,普通爱好者有自己的“三观”,石商遵循着他们的“三要”。
新年石头经,各具特色。
一、赏石经·收藏家的“三个意识”
曾经,石友、石商是石市“八九点钟的太阳”;现在,观赏石收藏家无可争议地成为石市冉冉升起的“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是属于石友、石商的,而最终是收藏家的。
题名:【照夜白】 石种:灵璧石
在石友的“汪洋大海”中,收藏家已脱颖而出。他们通过“雄厚”的资金,聚集了“批量”的“精品”观赏石,而且仍在“持续”收入精品。其关键词是:资本+批量精品+持续购藏。
这是高端艺术品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备因素。何况,他们在观赏石藏玩方面的“三个意识”站位高、眼界广,还很接地气。
(一)精品意识
单品精品观赏石跨过“百万元级”已有十多年时间,但单品频繁出现“百万元”成交案例的却是近几年的事,一批收藏家正利用雄厚资金批量购进精品观赏石。“块块是肉”的观赏石购藏,反映了收藏家快速觉醒的精品意识。
(二)开放意识
与“私藏”和“窃喜”不同,收藏家不仅大张旗鼓地“买”,还敞开胸怀地“展”。一个个特色展馆集单品观赏石展示、科普性宣传、艺术性展示和文创性研发于一体。众乐乐的开放意识成为收藏家的新“标配”。
(三)关爱意识
“学费”是每一位赏石爱好者入行必交的成长费,即使是收藏家也不例外。然而,当收藏家读完“小学”“中学”“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赏石“研究生”文凭后,他们仍会去购买“小学生级别”的石头。笔者在与一些藏家深入接触后,发现他们“非不懂耶,而是对行业和人有所关爱也”。他们有能力也有情愫对行业投入更多的脉脉温情。
二、赏石经·爱好者的“三观”
与观赏石收藏家和石商不同,这里所说的“爱好者”既没有收藏家的条件,也没有石商以石养石的压力,只是纯粹喜欢石头,有钱的时候买一些,有时间的时候玩一下。于是,爱好者们也有自己的赏石“三观”。
题名:【金钱龟】 石种:古磐石
题名:【蝶飞巧对】 石种:沙漠漆
(一)快乐消费观
玩石头是为爱好买力所能及的单,不作增值保值功能的前置设定,买石头是爱好者众多娱乐性消费之一,“喜欢就好”“快乐就对”。
(二)随时转化观
不强求所收观赏石能保值增值,但当藏品超预期增值时,爱好者也可随时卖掉变现。即使全部卖掉所藏,也和“江湖地位”无关。银子到手,重新再买,如同涅槃,再历赏石人生第二世。
(三)随性创作观
“赏石艺术创作”是一个难度极高的活,它不仅对创作者艺术素养、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有较高的综合性要求外,对观赏石素材本身条件也有极高要求。因此,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会看热闹的、会动口的远远多于会动手的“创作者”。对于玩票的观赏石爱好者来说,能“创作”出赏石艺术作品就创作,创作到什么程度和高度都无所谓,玩得高兴就好,没有任务,没有压力。
三、赏石经·石商的“三要”
做个好石商是非常不容易的。石商以石为生,他们的生活费和家庭幸福几乎都寄托于此,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他们要有“从石头中看出一朵花”的能力,还要有精准的价格评估能力,还要有纠错的决断,这些都是优秀石商必备的“三要”条件。
题名:【苗乡翠岩】 石种:彩陶
题名:【颜山古韵】 石种:淄博文石
(一)艺术水平要高
收藏家可以用资金买“艺术”,爱好者无所谓投资回报,但石商以小博大就必然要靠智力来换时间和空间。艺术水平高才能点石成金,锦上添花,甚至是化腐朽为神奇,创作出令人心动的赏石艺术作品,打动自己,打动别人,实现观赏石应有的价值,或挖掘超高的附加值。
(二)价值评估要准
石商懂创作赏石艺术作品只是实现价值的第一步,也是奠基性的一步。而对于赏石作品价值的准确判断,才是实现价值的关键。能卖高价的石头毕竟是少数,拥有这类石头的时候就应该充分挖掘价值。许多石商对于该要高价的石头不懂要高价,错失赚钱的机会;而对于不该要高价的石头,却开出了杀人价,卖不了石头,还得罪了客户。懂创作并能精准评估赏石艺术作品价值的石商,要比只懂卖资源的石商走得更远。
题名:【九龙璧之魂】 石种:九龙璧
(三)断舍离要狠
谁都会买错石头,石商更容易进错货,想当然地认为某人会喜欢某类石头,某类石头在哪里可能会好卖。有些石商抱着一定要回本的心态,没卖到成本价以上就一定不出手,不管在手中压三五年还是十年八年。而有些石商对自己试错和纠错都非常“狠”,对“进错”了的石头,不论成本,即使收回一点资金都要处理,以求快速调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