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表演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探析
2020-10-13葛润峰
葛润峰
摘 要: 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当今社会处于不断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主旋律,也是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多样性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无法凸显民族特征、教材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式缺少创新等实际问题亟待解决,是阻碍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民族声乐表演;多样性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8.249
引言: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根植于传统音乐文化基础上,历经千百年历史岁月的洗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汲取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不断充实自身。民族声乐演唱多样性的提出是当前社会多元发展环境下的产物,也是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具备民族声乐演唱多样性能力的声乐人才,体现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特色,也顺应多样性声乐教育教学体系发展的要求。
1 课程体系方面的优化
首先,内容的持续扩大。在新形势下民族声乐教学中,传统的内容与教材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需要适度增加一定本土化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声乐技巧的时候,还能够将民族音乐之中的思想感情与文化内容传授给学生。其次,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增加乐器教学。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时候,钢琴是最为主要的乐器,长时间单调的钢琴学习,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学生的倦怠感。从本质上来看,钢琴并非适宜所有民族声乐的乐器。所以,在新形势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更多元化的乐器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体会不同的民族声乐,让学生更为深入浅出地理解民族声乐,为后续的学生学习体验奠定殷实的基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最后,在民族声乐课程体系中加入额外的文化素养课程。为了更好配合民族声乐的教学推进,可适度搭配如中国舞蹈、中国绘画鉴赏等,通过综合性地方式解读民族声乐体系,帮助学生在联系民族声乐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化素养,达到综合性的教学目的。
2 气息训练
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当中,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我们一定要充分了解呼吸的使用和呼吸的控制方法,即隔膜呼吸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的体系中,气息是最重要的,它是歌唱的灵魂,是不可以忽视的。要达到良好的歌唱水平,我们必须运用好气息,合理地控制气息,从而更好地演唱作品。从我自身来看,我通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在演唱某一首作品时,声音就变得没有张力、抖动,甚至在假声区容易走音、偏音等问题,这样话完成一首作品就很费劲。在练习的过程中,首先就是发音要标准,每字每句都应当有讲究、字正腔圆。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我采用闻花香和吹蜡烛来找气息的支点。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存储气息也很重要,那么我们要怎样去存储气息呢?就是要将力量集中在腰间的位置,在呼吸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灵活地控制气息,找到气息点和位置,控制好呼吸,打开共鸣腔体,找到支撑点和发声位置,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的声乐练习。
3 对美声唱法中咬字技术进行借鉴
通过对民族声乐教学进行创新,能够显著提高表演者的咬字技术,同时也能够对英语与汉字,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表述差异进行消除。在实际演唱过程中,转音宽音并不会受到发音的影响,因此确保小巧的咬字动作,能够顺利完美地对歌曲进行演唱,将中国的咬字风格和技巧与这种方式进行融合,能够保证演唱中咬字的自然性、准确性,从而使听众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带给自己的亲切感。美声唱法是对演唱理论和演唱技巧进行高度总结的产物,对于民族声乐的教学科研、声乐艺术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影响作用。同时,民族声乐发展的轨迹也受到美声唱法的影响,从而使声乐演唱方式呈现出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因此,与时代多元化发展趋势进行结合,对美声唱法中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借鉴与融合,能够使民族声乐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4 多元教学方式
第一,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保留民族声乐的原生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围,加强原生态民族歌曲的深入挖掘。教师带领学生深度分析原生态民族歌曲,了解原生态的演唱方法和技巧,以此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民族声乐艺术精髓和内涵的理解;第二,应转变传统单一的民族声乐教学手段,可以聘请优秀的民族歌手进入校园,以开展座谈会、民族声乐演唱会等方法,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实现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通过聘请优秀民族声乐歌手进入高校校园,民族声乐歌手在开展座谈会的过程中,能够从实际角度出发,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实践引导,促使学生获取更丰富的民族声乐实践知识,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熏陶和感染高校学生的民族艺术情操。
5 科学的演唱方法
要想具备声乐演唱多样性的能力,科学的演唱方法是首要的。科学的演唱应该是所有声乐研究和工作人员所必须要掌握的技术,包括较为科学正确的发音与歌唱训练方法,多种进行演唱的相关技巧与声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从学科形成角度来看,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声乐艺术,其形成都是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并且社会背景、时代精神、人文与语言特色等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可以理解为:科学性声乐艺术的演唱形式,也是基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包括传统戏曲、说唱等,并借鉴西方声乐艺术的演唱技术,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并逐渐得以完善,发展成为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声乐演唱体系。而正确进行科学的声乐艺术演唱,基本上要达到如下几点:一是进行演唱时声音上下贯通,松弛有度;二是演唱过程中气息均匀流畅,运用自如;三是演唱时要保证音色干净利落,圆润明朗;四是吐字清晰,富有情感。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是进行声乐艺术演唱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阐述作品中的精神内涵与情感表达,能够在声乐艺术领域达到一定造诣的同时感染听者,展现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神魅力。
结语:多样性民族声乐演唱人才的培养,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声乐艺术演唱人才,能够展现具有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以及时尚性的民族声乐演唱,使中国民族声乐能够在世界音乐艺术领域展现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马秋华.中国声乐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声乐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J].中国音乐,2011(3):148-151.
[2] 支慧.由“吴碧霞”现象探讨声乐教学理念[J].艺术教育,2017-Z2.
[3] 赵沨.中国音乐何处去.[J].人民音乐,19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