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2020-10-13刘桂萍
刘桂萍
摘 要: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学校电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 学习主体 教材 制度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特点。
一、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要求较高,学生素质低
高校扩招、生源质量下降,已成为近年来中等专业学校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反映在当前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畏难和厌弃该课程的情绪,对该课程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二)忽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培养的单一课堂教育模式普遍存在
由于受教材及大纲的限制,教师在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实际教学中仅注重原理、定理等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授课方式单一、教案僵化固定”的情况在相当范围内存在,“重教材、轻学生”是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学生电专业的入门课程,是电专业相关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未能很好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将成为无本之木。如何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大纲要求搞好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改进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想法及建议
(一)注重实例,重视实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其他课程相比,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定理多、概念多、内容枯燥,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想要学好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必须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课堂授课必须遵循“生动举例,深入浅出”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据客观的实际例子或依据已掌握的知识,提出趣味性、形象性、启发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思维。例如,“相位差是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的相位之差,且等于初相之差”,但是由于相位差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即使利用图解,学生仍难以理解。在讲解当中,笔者采用了举例加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结合学生在运动场赛跑的例子,假设运动场为圆形,学生甲和学生乙跑步步距、快慢相同,在起始时刻学生甲和学生乙间有1/4圈(π/2)距离,过段时间,观察两人之间的距离差应是多少呢?学生很清楚地知道答案,差距仍为1/4圈(π/2),也就对“相位差”概念恍然大悟。由此,笔者深切地感觉到,对数学基础差、逻辑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积极采取这种启发式的“化复杂为简单”的教学方法,尤其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仅依靠概念、原理的罗列堆砌,很容易导致基础较差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其次,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实验具有学生亲自实践、亲身参与的特点,可使学生产生好奇感和新鲜感。根据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各个实验环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充分指导和引导,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兴趣。实验前要指导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并有意识地留一些与实验相关的疑问,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实验产生兴趣并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验中,教师结合以往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导。教师一般不直接回答学生如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而是提示或启发学生自身思考,尽量让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答案。直观的实验教学和取得实验结果后的成就感,可以使学生对实验越做越有兴趣,同时强化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理解的自信心,自然激发了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完善考核制度,提高知识接受质量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精简教材。教学内容的要求决定了教学方法。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数学推导论证的内容较多,有相当多的内容涉及高等数学。目前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对相关知识内容难以接受和理解,难免出现“你讲我记,下课还你”的填鸭式教学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素质普遍偏低的现实,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加强对学生运用原理、定理解决电路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精简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中数学推导过程及知识程度较深的教材内容,增加了学生在课堂运用原理解题的时间,力争让学生当堂掌握应用知识的要领。在实践中采用每次少题量的练习后迅速反馈信息的方法,立即检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运用能力,纠正学生认识的偏差,有错误当堂解决。由于重点突出及反馈速度加快,学生的正确认识及时得到强化,避免了“夹生饭”现象的出现,提高了学生总体接受知识的质量。基于实践和学生反馈的信息,以上教学办法是与当前学生素质相适应的。学生普遍反映“少而精”的 教学效果优于“满堂灌”。
第二,强化日常考核,淡化“两期考试”。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突击死背,考试为主的现象。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适当增加学习压力,授课老师建立完善的日常考核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日常考核中采用了学分激励的办法,具体规则是:平时课堂提问的成绩占期末总分的20%,凡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答对记1分,答错不扣分;在重点内容学习结束后,自制卡片,随机考试,交卷自愿,结果正确加2分,答错不扣分;同时将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也纳入记分制中,学生上课违反课堂纪律每次扣1分;日常考核成绩采用记分册量化,并定期公布考核成绩。上述办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三,精减板书,提倡学生作“书眉式”笔记。除标题、重点、难点和揭示其内在联系的提纲和摘要外,一般概念和内容可不写。教师应指点学生,结合教材勾划相关内容,在书边空白处加上注释。这种做法与大量板书简单复制到学生笔记本的传统授课方式比较,不仅节约了学生记笔记的时间,突出了重点,同时也给课后复习创造了方便条件。
第四,重视多媒体教学,丰富理论教学手段。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相当部分内容具备了从“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授课方式向多媒体直观演示方式转换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把老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转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交流电相位”是该课程中比较抽象的概念,用黑板上静态的发电机原理图的传统方法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有相当的难度,但用多媒体的动画手段将感应电动势(正弦交流电)随发电机转子转动的动态变化过程展现给学生,感应电动势的相位、瞬时值及变化一目了然。经过静态抽象到动态直观的转变,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大大提高,达到了多媒体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运用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學辅助手段,是提高授课质量不可缺少的方式,但同时需强调的是,必须结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避免滥用,以防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申凤琴.电工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