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夏谨防“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

2020-10-13霍寿喜

生命与灾害 2020年8期
关键词:达尔劳作生理

霍寿喜

炎炎夏日,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不仅对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考验,很容易使人发生“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

高温劳作,谨防“生理中暑”

中暑是夏季高温天气下常见的病症,尤其在高温环境下劳作(如从事室外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的人们,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中暑:轻者表现为头晕、恶心、乏力,重者会昏迷不醒,如未得到及时救治,则危及生命。

中暑是人体不能适应炎热环境的结果,所以气温的高低是产生中暑的最主要外因。资料表明,中暑与日最高气温关系密切,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7℃时,中暑人数将显著增加。正因为如此,气象和劳动部门会在日最高气温达到37℃时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告诫人们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为什么高温环境下劳作容易中暑呢?研究表明,人的体温调节主要有三种形式:传导和对流、辐射散热、水分蒸发。气温升高,人体以传导和辐射方式的散热减少,而通过汗液蒸发这一方式的散热增加。当气温在35~39℃时,人体2/3的余热须由汗液蒸发排出,而排出不畅时,则容易中暑。可见,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体质和营养状况等有关。

运动保健专家研究发现,要想排汗顺畅,避免中暑,必须及时补充因流汗过多而失去的水分。当然,补充水分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一般可在劳作前15分钟,喝大约400~600毫升水(1~2杯);劳作的过程中,每隔半小时喝大约250毫升水。

除了补充水分外,当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都较大而风速较小时(如梅雨季里的晴日),要减少劳动量或运动量,缩短劳作时间;炎炎烈日之下,最好穿棉质、浅色的衣服,不可赤膊。同时,每次劳作之前,应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根据气温的高低和风的大小,制定适宜的劳作计划,采取得力的防暑措施。

不可忽视“情绪中暑”

在2012年欧洲杯小组赛时,丹麦队迎战荷兰队。当比赛进行到第84分钟时,丹麦老将罗梅达尔被教练替换下场。不料,罗梅达尔在下场的那一刻,竟然愤怒地将摆放在地上的矿泉水瓶踢飞,以此来发泄他对教练换人之举的不满。其实,罗梅达尔已经为丹麦征战了12年,在预选赛中,罗梅达尔也是球队晋级的最大功臣之一。绿茵场上的罗梅达尔速度奇快,性格沉稳,为何在欧洲杯会有如此有失大将风范的动作呢?赛后,有足球记者分析,十有八九是炎热天气惹的祸——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比赛,球员不仅生理上容易中暑,也容易诱发情绪失控,这就是通常说的“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也称“夏季情感障碍症”,其主要症状是情绪烦躁、多变,爱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对事缺少兴趣,对人缺乏热情。

学者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心境和行为与气象条件关系很大,低温环境有利于形成较佳的精神状态,而在气温回升或变化幅度较大时,人的精神情绪容易产生波动。例如,当暖流入侵时,精神病患者起床徘徊、无法入睡的情况显著增加,情绪变化、躁动不安、喊骂、摔东西、自虑(含自杀)的概率也比平常高出许多。而在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当然,造成夏季“情绪中暑”的内因还是人体对环境不适应,以及由此产生食欲不佳、睡眠不足和体内代谢紊乱,最终影响到脑神经的活动。所以夏季必须注意改善居住环境,既要有效地锻炼身体,又要在睡眠和营养方面遵循夏季的养生之道;平时也要注意克服性格弱点,提高思想境界,做到既“修身”又“养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夏季“情绪中暑”症状。

猜你喜欢

达尔劳作生理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春暖劳作花相伴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湖南与蒙达尔纪的深情“握手”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内容分析及其对老年合唱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