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研究
——以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2020-10-13陈雪蓉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融通工匠课程体系

周 磊,陈雪蓉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多年以来,“双证融通”模式都是高职院校为培养满足企业、行业、产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探索的教育模式。随着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以及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研究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双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工匠精神与“双证融通”的内涵

1.1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对待工作的专注与踏实,更是爱岗敬业精神的表现。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被日益重视。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的相互融合,既是高校、企业的需求,也是社会、国家的要求。

1.2 双证融通

“双证”是指学生毕业时拿到“学历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融通” 是指学习过程中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互相融合。具体来说,“双证融通”是指按照岗位职业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把职业岗位要求融入到职业教学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学历教育、岗位职业技能、素质培养三者的统一。通过双证融通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

2 “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脱离

“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强调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相互融合,强化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让学生毕业时获得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院校的课程内容仅仅依靠教材,忽视了职业技能标准,融通根本无从谈起。例如某些院校开设的综合布线课程,教材内容主要是围绕综合布线系统的体系结构,教师也更愿意讲解各种技术规范,并没有按照网络运维等岗位的要求与标准去培养学生,最终培养的学生了解布线系统的架构,却不熟练网络运维实际岗位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1]。

2.2 课程教学设计与职业岗位技能不匹配

“双证融通”课程教学设计,不仅要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还要与职业岗位技能结合起来。要想学生掌握岗位技能,岗位环境和在岗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但某些高职院校缺乏足够的资金或者缺少校企合作的平台,导致实训条件不能满足职业岗位技能的需求[2]。岗位环境的缺失,不但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造成影响,而且会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实践环节进行删减。在岗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甚至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3 课程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在一些职业院校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停滞不前,特别是在期末考核方面,仍是奉行“理论成绩为主、实训成绩为辅”的课程评价方式,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考核占比几乎没有或者非常低。例如某些职业院校开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考核的重点依然还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理论知识,考核的方式依然还是笔试,导致学生学完课程之后,对于网络管理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依然模糊不清。

2.4 专业教师团队素质有待提升

在“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岗位技能,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缺口较大,既缺少从企业引进专家的渠道,又没有为专职教师提供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导致专业教学团队出现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

3 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3.1 注重品德培养,围绕岗位技能建立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核心技能展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把职业兴趣、职业品德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始终,有意识地将工匠精神渗透到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都能让学生感受工匠精神的熏陶[3],从而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H 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为例,通过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与骨干教师近年在长三角、珠三角企业调研,走访多家网络与通信企业后发现,企业要求新型网络通信人才的知识体系能够涵盖网络管理的各个方面,并掌握网络系统的实施、维护、管理、安全防护和营运等多方面技能。另外,该专业依托学院与W 公司校企合作平台,最终确立了以通用能力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核心技能模块、拓展能力模块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 所示。其中,通用能力模块课程涵盖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是一个以文化基础和职业道德内容为主的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和核心技能模块课程涵盖了W 公司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能够让毕业生在企业“零距离上岗”。拓展能力模块课程主要是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在专业能力上能够更上一层楼。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双方共同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才能更加符合“双证融通”的要求。

图1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图

3.2 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课程思政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4]。在H 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通过开设云计算、光接入、无线局域网技术等专业拓展能力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通过开设职业规划、就业规划、素质提升指导、思政等人文素养提升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通过开设创业基础等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敬业感。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知识更新快、技能操作多,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和深入地调研分析,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职业素质主要包含如下四个部分:(1) 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坚定且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精神,熟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2)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社会公德意识和高尚的人文精神。(3)职业能力素质,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从事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售前与售后技术支持、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网络运行及安全管理与维护、无线网络管理与维护等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4)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抗压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劳动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通过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可以让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齐头并进。同时,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座、人物访谈、技能竞赛等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

3.3 融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内涵,完善评价机制

完善的评价机制是“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工匠精神传承的有力保障。“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是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要求与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构成内容多元化,考评方式也变得更复杂[5]。在H 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通过几种方式来完善“双证融通”的评价机制:在学历教育考评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和华为认证体系的考核标准及方法,对学生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在考评内容上,与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华为认证要求相衔接,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让学生有更清晰的知识结构;在考评方式上,采用师生、生生、企生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从不同维度审查学生学习行为及职业水平,客观反映实际,有机地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完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最后,H 学院还建立了激励机制,对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相关获奖证书的学生给予免修课程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发展动力及潜力:如果学生取得HCNA 证书,可以得到4 个学分的奖励,并且可以免修网络互联技术这门专业课程;如果学生在全省或者全国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得名次,也可以得到4 个学分,并且免修网络安全与管理课程,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资格证书、获奖证书对应免修课程如表1 所示。

表1 H 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资格证书、获奖证书对应免修课程一览表

3.4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在新时代,高校教师应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践行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是确保“培养什么人”的前提和基础[6]。因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需要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的“匠师”。H 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一是专门成立科研与督导处,形成系部督导、院级督导两个层次,对师德师风进行监督考核。二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评教考核中,比如平时教学中有随堂评教、学期过半有期中评教、学期结束有期末评教,畅通了学生的反馈渠道。三是开展多种专项督导检查,比如“教风学风专项督导月”和“管教管导专题督导”等,学院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就是为了锤炼教师的“匠心”。

依托与W 公司的校企合作平台,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师资队伍中引进了来自企业的专家,师资结构更趋合理,有助于学院教师与企业专家携手共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生一方面可以从学院教师身上学习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学习企业专家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总之,打造一支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实施“双证融通” 模式的基础保障。

4 结束语

工匠精神是职业态度和精神,“双证融通”是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法。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到高职院校“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中,努力探索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适应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融通工匠课程体系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90后大工匠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工匠风采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在二元对立中实现多元融通——论张曼君的导演思维及其实践意义
工匠神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