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场
2020-10-13
文/本刊记者 于 洋
▲自由女神也戴上了口罩,海外石油人还安全吗? 供图/视觉中国
全球疫情依然肆虐,海外石油人的安全健康让人牵挂。
7月18日这天,华北石油总医院的田洁医生一夜无眠。她在微博上写了一段长长的文字,把不敢对丈夫“王先生”表达的担心和思念都汇聚到了这里:
“现在是凌晨三点半,我失眠了。地球另一半的王先生,你和你的同事依旧在努力工作,保障国家在海外的石油生产。今天看到海外石油人回国被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我心里满是担心却不敢问你。11年的陪伴,我们两个都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只希望你在异国他乡多注意身体,一定要平安。算算我们已经分别了9个月了,因为时差,只能抽空和你联系,每次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好,不要担心我,照顾好自己。’说实话,每天看着你所在国家的确诊数字,我的心就会揪起来。多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所有中石油海外的员工能早日回国团聚。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我们一家三口能永远在一起……”
这一天,是田洁结束医学观察回家的第一天。就在上个月,她义无反顾地参与到了援助北京新冠核酸检测队伍。“见过了武汉的冬天,经历了北京的夏天,生活温暖顺心,其他别无所求。”这是田洁经历疫情来最大的感受。她想,这应该也是所有海外石油人的家人们的期盼。
然而,截至北京时间7月22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5063264例,累计死亡病例618122例,76个国家确诊病例超过万例。除了中国外,全球新冠病毒正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增长!
疫情下的海外石油人,你们还好吗?
疫情肆虐
7月10日,巴西石油监管机构ANP的数据显示,巴西约有155座海上石油平台出现了确诊病例,海上石油工人中已出现了1427例确诊病例。意味着该行业约有3%的工人感染,是巴西平均感染率的6倍左右。
不止是巴西。自3月11日挪威国油报告在北海Martin Linge平台上发现全球海上首例确诊病例以来,已有多例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在海上钻井平台及支持船上出现。
尼日利亚Siem Marlin号钻井平台支持船上,6名工人被确诊;在设德兰群岛西部Lancaster油田作业的Aoka Mizu号FPSO上,出现了1例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病”员工;在北海的Cormorant Alpha号平台和North Cormorant号平台上,出现了13例疑似病例;在Magnus平台上,发现了多起疑似病例,大约有8名员工在该平台上进行隔离;澳大利亚Maersk钻井平台上,也出现了一位石油工人的核酸检测呈阳性……
国外海上平台频频“沦陷”,仅是石油行业受疫情影响的一个表征。中国油企深度参与国际石油业务,受困于肆虐的疫情,难以避免。
《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9-2020)》显示,2019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权益产量达到2.1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3.6%,权益油、气产量分别达到1.67亿吨、540亿立方米。中国石油海外油气权益当量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达到1.04亿吨。目前中国已有30多家油气企业,在中东、美洲、中亚和非洲等地的50多个国家拥有200多个油气项目。
但疫情全球蔓延叠加低油价,使中国的海外油气业务经营环境高度承压。中油油服海外项目108个,其中55个项目所在国发生疫情,涉及在岗员工2万余人;东方物探海外业务涉及58个国家,其中56个国家出现疫情,正在运作的15个陆海项目中外员工近万人,疫情防控任务艰巨;中国石油管道局共有海外机构和项目72个,分布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有6000多名海外员工……
停工待命
“危机”和“寒冬”正在深刻影响全球油气行业。
化工巨头巴斯夫已在全球出现5名员工确诊。受此影响,巴斯夫有超过45%的员工在家中工作,Geismar工厂减少了47%的合同工作。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因一名员工感染而隔离了在加州炼厂的部分员工。埃克森美孚将推迟其在莫桑比克投资的3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工厂,壳牌石油公司预计将暂停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型石化工厂建设。
受巴西海上钻井平台暴发疫情的影响,日本三井海洋开发公司为巴西国油服务的2艘大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均在5月停止运营。根据ANP的数据,5月这2艘FPSO的日产量比2月的平均水平下降了大约12.5万桶,相当于巴西总产量的4.5%。
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甲方纷纷要求作业队伍停工。沙特疫情发展形势严峻,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四建公司沙特朱拜勒空分项目业主沙比克公司要求工程停工至少两周。3月16日下午,项目收到了总包商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转发的业主关于停工要求的正式函件。
不仅在沙特,受疫情影响,海外项目经历了大范围的停工。正在尼日利亚OPL233项目施工的中石化地球物理SINOPEC322地震队不得不在封城前把关键人员撤回到贝宁设备基地休整。
除了甲方要求停工外,海外项目还因很多国家暂停疫区人员的入境,出现了人员、设备短缺,造成项目进展不顺利甚至停工。停工的员工只能待在项目地,等候通知。
“石油行业的停工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把机器一关,大家收工回国就可以了。”多年参与海外油气项目的一位业内人士说,“因为有的是带着设备出去的,运输设备的成本很高,即使停工等通知,设备也不可能运回国,仍需要工人每天对设备进行维护等。这些经费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在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厄瓜多尔项目部从雨林深处停工撤离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2月29日,厄瓜多尔确诊了首例病例。之后的一个月,疫情迅速扩散蔓延。厄瓜多尔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采取了宵禁、限制人员和车辆流动等防控措施。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厄瓜多尔项目部在建4支机组先后接到了甲方暂时停工和人员撤回前线基地的通知。3月27日是项目留守现场的最后4名中方员工撤离的日子。然而,撤离的过程惊心动魄。
虽然其他的机组人员前期都顺利撤回了基地,但最后这次是跨省撤离,而且是将人员从有疫情的SUCBMBIOS省撤离到暂无疫情的ORELLANA省。
“听当地员工说,3月23日就有ORELLANA省社区居民封堵了省道,阻止疫区人员进入。所以撤离前我们都很忐忑。”厄瓜多尔项目部平台经理贺拥军说。他们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撤离分两辆车进行。早上6点出发,10点左右第一辆车安全到达基地,但另一辆车在省界处被当地居民拦截了,被要求返回。
虽然按预案联系基地厄籍协调员和在厄子公司律师,通过联络员与居民交涉,但均被拒绝。在僵持中,眼看宵禁时间临近,大家心理焦急万分。“宵禁期间可是严禁人员和车辆流动的,但是原路返回2名员工再撤离就很难了,因为疫情形势比较严峻了。”贺拥军说。
无奈之下,项目生产主管吴海南联系到一家中资企业的基地,希望2名中方同事可以到对方基地暂住。对方爽快答应了,说:“都是在海外打拼的中国人。这个特殊时期更应该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放心来吧,住多久都行!”
虽然2名同事暂时有了着落,但项目部还是想办法尽可能把他们接回项目基地。吴海南早上5点不到就派车去省界查看,趁着拦路的社区居民不在,卡着宵禁结束的时间点,最终顺利把同事接了回来。
超期工作
有的海外石油人停工待命,有的海外石油人则迎来了他们最忙、最累的时候。为了项目正常推进,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超期工作。
伊拉克政府宣布在3月1日之前限制中国人入境,各上级部门也发出了中国员工暂停倒班的通知,导致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鲁迈拉修井项目部部分在伊项目人员工作超期;远在西非的42名大港石油人已平均连续驻守岗位3个工作时段以上;东方物探阿联酋ADNOC项目海上项目3支作业队伍因受疫情影响,暂停人员倒班后,项目人员趋于紧张;华北石油工程项目400多名干部员工,已有260多名员工超期在岗……
4月9日,是张士朋在海外第100天的日子。这天,他与国内的闺女通了一通电话:“爸爸,我种的‘肉肉’都已经长出新芽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抱抱我啊……”每当听到手机里女儿带着哭腔的声音,这名1987年出生的录井小将的鼻头就有点酸。
张士朋是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地质录井公司科威特项目的技术骨干。1.77米的个子,长相硬朗帅气,总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年初,他就独自带领4名印度籍员工在科威特开展录井服务。在SA-0882井到处都是外国井队,偌大的井场上只有他一个中国人。每天他穿梭在各施工方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遇到人员紧张的时候,还要身兼数职,负责岩屑描述、坐岗监控、疫情防控等工作,工作强度很大。作为一名党员,张士朋却说:“没有接到撤回的命令,就必须带队坚守,这是我的职责!”
不仅张士朋,受疫情影响,包括中石化科威特GC-32项目项目经理在内的85名中国员工,春节前回国休假至今无法返回,所有印度、尼泊尔等第三国人员动迁也全部被迫停止。
随着近期伊朗疫情加剧,吐哈油田海外项目继续暂停一切动迁。油田海外人员普遍已连续工作超过3个月。
春节前,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十建公司科威特K031项目部中方管理人员还有40多人,由于春节部分管理人员按计划回国休假,现在只剩下了18个人。疫情暴发后,科威特政府下发了暂时停止中国人入境的通知,回国休假的同事因此只能在国内继续等待。而剩下的这18个管理人员,要一个顶俩地肩负起现有的工作。
除了人员超期“服役”外,受疫情影响,海外项目原本应有的有序推进,经常出现难以预料的“掉链子”。
3月初,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五建公司沙特EOEG项目部与RB.Hilton公司签订保温分包合同,承担EOEG项目管道及设备保温工作。4月初,应总包要求,EOEG项目开始复工,设备保温准备重启。不料此时保温分包商RBH公司营地发现确诊病例。RBH营地被沙特当地卫生机构查封,保温重启工作又被迫停止。
▲疫情虽险,挡不住海外石油人为祖国找油的使命感。 供图/吕 晶 刘佳豪 高仙菊 郝晓明 大港油田
虽然遇到突发状况,但甲方并不会因此修改工期。项目班子成员绞尽脑汁,考虑到RBH公司解封日期悬而未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更换保温分包商。经过认真的实地考察,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最终选中KAEFER公司代替RBH承担设备保温工作。
目前,设备保温材料全部运送到DEG储罐,项目部申请总包和业主检查员对材料以及DEG储罐表面进行检查,一次验收合格,宣布设备保温工作正式开始。项目团队出色的表现得到了总包和业主的一致好评。
一边是石油一边是炮火
4月18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两枚喀秋莎火箭弹射向位于伊拉克巴格达南部的中国石油企业。两枚火箭弹落到了设施附近,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已经是当月的第二次了。就在12天前,美国哈里伯顿公司在伊拉克南部地区的石油设施同样遭到了火箭弹的袭击。
“中东疫情形势严峻,令地区原本脆弱的医疗卫生体系雪上加霜。中东国家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民生发展遭遇新的困难。”国际金融协会中东和北非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加尔比斯·伊拉丹表示,“这些打击将让这些国家更加动荡不安。”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东地区累计确诊病例数已突破15万。严峻疫情给饱受冲突与动荡之苦的中东人民再添困苦。
4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彼得森、联合国秘书长也门问题特使格里菲思、联合国中东和平进程特别协调员姆拉德诺夫等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中东地区冲突各方停止敌对行动,通过对话化解分歧,共同抗击疫情。
“疫情导致的各国国内经济衰退加剧了部分产油国国内的紧张局势。”长期关注海外油气资产运营筹划的业内专家朱润民指出。
1月17日,利比亚问题柏林峰会召开在即,支持利比亚军事强人哈利法·哈夫塔尔的部族武装夺取东北海岸沿线和南部多个石油出口终端,命令国家石油公司下属5个分公司暂停石油出口,总共涉及50多处油田和多座油港。
就在人们紧张猜测冲突可能蔓延并纠缠欧佩克生产国时,焦点回到了伊拉克。国际能源机构1月20日表示,由于伊拉克和整个地区的政治风险不断上升,伊拉克的供应“可能处于脆弱状态”。
▲中油国际中亚公司阿克纠宾项目第三油气处理厂疫情期间正常运行。 供图/中油国际
尽管充满着各种危险,而中东却是中国海外石油人不能忽略的一个市场。以中石油为例,中石油海外油气产量来自中石油已经建成的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美洲、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其中,中东油气合作区贡献超过65%的原油产量,成为中石油海外原油主产区。
除中东外,非洲也是我国的重要海外合作区域。位于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的苏丹,被联合国等组织界定为地球上“最不安定的国家”。对于中国石油公司来说,这个国家具有时代标杆意义。
上世纪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陆续退出苏丹后,中石油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挺进苏丹,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短短数年,中石油便发现和开采出大量石油,并帮助苏丹建立起了现代石油工业体系,使得这个地球上曾经最贫穷的国家一跃成为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好景不长。苏丹混乱的政局让中石油陷入泥潭。尤其是2011年,苏丹南北分治,中石油从此被夹在了南北苏丹之间,地位尴尬。此后,南苏丹这个拥有整个苏丹地区石油探明储量75%的新国家内部武装冲突不断,石油工业备受打击。
地缘政治是影响这个国家未来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一位曾在苏丹工作多年的中石油员工说,2011年至今,南苏丹国内形势并没有向好,并且持续恶化,武装冲突不断。“每次武装冲突,率先受波及的可能就是油田和管道。”
一边是石油,一边是炮火。这是海外石油人在南苏丹处境的真实写照。
“说不焦虑是假的”
在国内疫情暴发的初期,海外石油人时刻关注着祖国的抗疫进展,为在国内的家人朋友忧心不已,同时想着捐款、筹备防疫物资支援国内抗疫。随着国外疫情的蔓延,如何安抚国内的家人朋友,保障自身物资供应,按计划推进项目……成为压在他们心上的一块块石头。
在中石化巴基斯坦库兹达北二维项目,随着巴基斯坦疫情的发展,通往工区的道路被封锁,休假人员不能返岗,新招工人被政府劝返。在上产的关键时期,项目面临新的挑战,劳工匮乏,钻井停钻,效率下降。在疫情和工作的长期压力下,部分员工出现了精神状态欠佳的现象。
十建科威特GC-32工程项目部负责人方遵直言:“从疫情暴发开始,科威特项目部员工心理上经历了很多磨难。”
1月30日,科威特政府宣布暂停中国人入境,项目部的中方员工产生了一些恐慌。有天晚餐后,一名员工心怀忧虑地向方遵打听科威特的疫情情况;后来,又有几个90后年轻人相约来到方遵的办公室,表达了惶恐和压力。面对这些一直坚守项目、默默工作的员工,方遵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之后疫情的发展,更让十建科威特项目承受巨大压力。科威特于3月宣布暂停与其他国家的商业航班,对进口货运航班也出台了限制性政策。中、日、印等国的出口控制及科威特的进口限制,导致当地最大的工程建设材料shuwaikh市场出现供货短缺的情况,材料价格也随之猛涨50%~80%。
油气资源国多为欠发达国家,普遍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口罩、防护服、试剂盒、相关药品等医疗物资缺乏,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生活物资短缺。一旦疫情进入社区传播阶段,被感染的概率激增。“若发生危重病例或疫情暴发,当地的医疗资源很可能无法应对。”朱润民说。
虽然面临各种压力,但海外石油人懂得苦中作乐。大家积极疏导情绪,放松心情,营地里的菜园、果园成了大家工作之余常去的地方,大家相互鼓励,彼此安慰,现场的中外方员工都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
“说不焦虑是假的。”一位在苏丹坚守一线的石油人告诉记者,“但是我们会相互鼓励,国内公司也会主动了解我们的心情。我们有信心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干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