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防输入织“天网”

2020-10-13法制日报蔡岩红

法人 2020年4期
关键词:天网海关总署检疫

◎ 文 《法制日报》记者 蔡岩红

有人说,抗疫战场,湖北武汉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中国海关打满全场。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多项指标的清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境外疫情却加速扩散蔓延。作为防止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海关成为抗疫主战场。对此,海关总署部署各地海关将外防输入作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科学、精准、高效的措施,加强各口岸卫生检疫、优化入境通关流程,与地方携手实现闭环管理,布下口岸抗疫“天网”。

北京:制定“一机一策”

“您最近有什么不舒服吗?”

“这两天自己有没有量过体温,有没有咳嗽、嗓子痒等症状?”

这是首都机场海关旅检一处五科关员谢丽惠每次都要询问进境旅客的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有着8 年预防医学专业背景的谢丽惠,退掉了原本春节回老家的机票,与首都机场海关关员们一起持续作战。在仅5平方米的巡查通道里,她日均能走上1 万步,24 小时的值班周期,平均睡眠时间不足3 小时。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京海关已组织420 人次加入应急力量支援队,累计有1125名关员奋战在机场口岸一线,占全关人员总数的40%。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海关工作人员 曹珺/摄

据北京海关副关长高瑞峰介绍,面对海外疫情形势不断扩散蔓延,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骤增的严峻形势,北京海关对重点航班实施最严格的检疫监管措施,制定“一机一策”针对性处置方案,围绕检疫作业、处置流程等8 个方面细化18 项具体要求,优化排查流程,突出分类分级防控,全力捍卫首都安全。

北京海关在检疫筛查环节严格落实“三查”,即严格100%查验健康申报、开展体温筛查、实施医学巡查;在检疫排查环节落实“三排”,即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实验室检测排查;在检疫处置环节落实“一转运”,即对疑似病例一律按照联防联控机制转运地方卫健委妥善处置。确保所有出入境人员一个不遗漏、健康申明卡一份不缺少、有症状人员一个不放行。

高瑞峰说,从3 月10 日起,首都机场将T3 航站楼D 区划设为专区,集中停靠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的入境航班,机上旅客全部在专区内完成卫生检疫、体温筛查、信息查验、进港中转等流程,与其他抵京旅客实现空间上的物理隔离。同时将检疫关口前置到航班到达前,通过加强风险分析与信息共享,提前掌握风险航班信息,第一时间获知风险旅客姓名、座位等详细信息,对风险航班实施100%登临检疫,确保分类施策、精准到位。

上海:集中管控封闭管理

“你来自哪里?你要去哪里?你去干什么?”在浦东机场T2 航站楼内到达区域设置的临时点,入境旅客每人都要接受海关流行病学调查的“灵魂三问”。但询问过程并不简单。

从伦敦经莫斯科转机到沪的留学生小陆,被海关关员问及“你在英国哪里上学,学的什么专业?”“在伦敦有室友吗?他们身体情况如何?”“你的老师们呢?他们最近有和什么人接触过吗?”提问不仅是有针对性的,而且还加上察言观色。这看似“闲聊”的对话,实际上却是海关关员通过抽丝剥茧式的调查询问,透过纷繁复杂的生活轨迹,探索潜在可能传染的来龙去脉。

“现在转机回国的情况比较多,我们要花大力气从非重点地区直航的航线上把重点人群再挑出来进一步排查,集中管理整个上海口岸入境的高风险人员,与地方无缝对接。”浦东机场海关旅检处副处长张澍介绍说。

上海海关对24 个重点国家的航班及入境人员,实施更为严格的100%登临检疫、100%体温检测和100%健康申明卡审核。对登临检疫、体温检测等环节中查发的有发热等症状的入境人员,同步开展检疫排查,对有症状的疑似病例立即启动“120 模式”,直接由120 车辆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诊疗;对其他涉疫风险旅客启动“130 模式”,直接转运至指定隔离点,集中采样,根据检测结果,再做后续处置。同时,加大对健康申明卡的审核力度,大力推广健康申明卡电子申报,实现相关信息可追溯。

同时,对非重点国家的航班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严格实施登临检疫、流行病学调查、体温检测以及健康申明卡审核。

广州:分区分级分类管控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国内三大航空枢纽之一,国际及地区航点近90 个,年出入境旅客近1800 万人次。”广州海关副关长孟传金介绍说,广东毗邻港澳,还有大量旅客通过香港、澳门中转入境。对此,广州海关已在关区范围内累计调配838 名人员集中支援疫情防控一线。

自3 月27 日早上6 点起,广东进一步严格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对所有经广东口岸入境人员实行核酸检测全覆盖,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 天。

“我们在通关环节对所有出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检疫措施,并且在广州白云机场航站楼实施‘分区分级分类’管控。”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旅检一处卫生检疫科余小密介绍说,广州海关进一步加强对境外疫情风险的研判,全方位收集疫情信息,开发建设8 个大数据模型,已在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建立高风险旅客精准捕捉监控机制,同时建立“专用廊桥、专区检疫”模式,重点国家(地区)航班停靠专用廊桥,专区实施检疫。

目前,广州海关已进一步优化通关程序,对海关检疫发现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有症状人员,及时移交所在地防控指挥部落实转运、隔离等防控措施。属地联防联控机制“兜底负责”其他入境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工作。实施全流程健康监测管理,全方位织密织牢境外疫情输入防护网。

海关总署:专业人员充实一线

3 月22 日,民航局、外交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移民管理局5 个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自3 月23 日0 时开始,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始发客运航班均需从天津、石家庄、太原、青岛等12 个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

公告发布后,海关总署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调配专业人员支援有关海关一线,要求12 个海关与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密切沟通,结合各口岸实际情况,完善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应对准备。同时,海关总署一方面派出专家组赴相关海关进行现场指导,协助制定应急预案,梳理工作环节,规范工作流程;另一方面通过视频连线进行远程技术指导,联合专家共同做好现场处置。

天津机场作为距离首都机场最近的国际航班分流地点,入境航班密集,单日架次多、航班间隔短,大部分飞机载客量在300 人左右,飞行航程超过10 个小时,经过长途飞行的旅客们盼望着尽早下飞机、尽快回家休息。这就对现场海关关员高效检疫处置、快速办理通关工作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面对旅客检疫业务量突增的情况,天津海关迅速抽调全部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并在全关范围内开展动员,组织起300 余名应急梯队增援一线。对应急人员实行集中住宿、统一管理、强化培训,确保“打胜仗、零感染”。在完善负压隔离室检测设备的基础上,新增两个负压方舱,更新25 台红外体温监测设备,增购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提升现场排查、采样、检测能力。

入境人员:瞒报信息将入“黑名单”

近期,一些入境人员怀着侥幸心理,采取各种手段拒绝申报,或者不如实申报健康状况,不配合体温检测;还有一些入境人员明明已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或曾经去过疫情严重地区,故意隐瞒发病情况和境外旅行史。

“甚至有人采取吃退烧药等方式降低体温,掩盖发热症状,在海关卫生检疫环节蒙混过关,入境以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导致与其密切接触的人员被感染或者被隔离观察,给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风险。”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军介绍说。

对此,3 月16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 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六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行为可能定罪入刑。

记者从海关总署了解到,为让违法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海关还将采取多项惩戒措施:将被处罚人员列入海关失信旅客黑名单,在进出境环节对其行李进行100%开箱人工彻查,有同行人员的,对同行人员的行李一并予以严查;对被处罚人员的进出境邮件、快件进行100%开箱(包)人工彻查;被处罚人员属于海关实施信用管理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关务负责人等管理人员的,被处罚人员的违法行为将作为海关认定企业信用状况的依据;被处罚人员属于公务员、法律法规授权管理公共事务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等,将通报其所在单位或相关主管部门依法依纪处理;被处罚人员属于海关监管企业的工作人员,如进出境检疫处理单位、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等,对这些单位将采取提高抽查比例、加严检疫监督等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

此外,海关还将加大对被处罚人员违法情节的曝光力度,除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和地方信用网站公开被处罚人员相关信息外,还将通过各种媒体将案件信息公之于众,使违法者无处遁行。各地海关将依托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将被处罚人员的违法信息归集到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地方相关部门依法采取联合惩戒措施。

猜你喜欢

天网海关总署检疫
网 购
探究影响生猪屠宰检疫的因素与对策
厉害了!中国“天网”
起念
论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
动物检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DNA编织人体“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