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过敏反应临床案例分析
2020-10-12李文娟
李文娟
【摘 要】目的:探讨儿科过敏反应临床案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60名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过敏原因及临床症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观察及统计分析,这60名患儿中由抗生素类药物引起过敏比例最高,占比达71.66%。患儿过敏临床症状表现中,药物性皮疹出现比例最高,其中斑丘疹40例,占66.66%;荨麻疹18例,占30.00%。结论:在儿科治疗中,应当注意用药安全,尽量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时,必须时刻关注患儿的过敏反应,谨慎对待药物过敏患儿。
【关键词】儿科;过敏反应;抗生素;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190-01
随着科技的进步,公共卫生事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在面临疾病时能够使用的药物越来越多,然而药物过敏的现象也逐渐变多[1]。药物过敏反应(drug-induced allergy)属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一种,通常是在使用某种药物后,由于特异体质而产生的变态反应[2]。在儿科治疗护理中,虽然患儿出现过敏反应的概率低于成年人,但是由于患儿体质的特殊性,一旦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可能影响儿童发育,因此必须时刻关注[3]。本文旨在了解小儿药物过敏的原因及临床症状,总结如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间的患儿60例,其中男性和女性患儿各30例,患儿年龄1月-10岁,平均年龄4.87±1.22岁,这60名患儿临床护理试验都经过了患儿监护人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这60名过敏患儿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相關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统计分析。
1.3诊断标准
患儿过敏反应的诊断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恶心、呕吐、发热、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腹泻、出现皮疹、皮肤紫斑、面色苍白及休克等表现[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过敏药物分类上,对患儿过敏反应药物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为抗生素类、镇静类、中药类等药物,见表1所示。
2.2 患儿过敏临床症状表现上,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呼吸异常、发热等症状,见表2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在儿科临床治疗护理中,药物过敏现象呈逐渐上升趋势,尤其是小儿过敏现象。由于小儿这个群体比较特殊,年龄小,自身无法表达清楚医疗诉求,早期过敏表现难以诊断。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患儿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面色苍白等症状,同时无法用原发疾病解释时,需立即停止使用可疑药物,并做好门诊病历书写,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综上所述,在小儿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患儿药物过敏有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谨慎对小儿用药,在用药前对患儿的一般资料及疾病史需要有详尽的了解,提高患儿用药的警惕性,及时对患儿药物过敏进行预防。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药物过敏,需及时进行处置,保证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张金哲,江载芳.儿科药物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61-64.
[2] 陈晓,邓小凤.临床药物过敏试验指引手册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11):167-168.
[3] 赵梦,郑迎.加强儿科临床用药安全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1):67 -69.
[4] 李阳,朱冬梅,祝秀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150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