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榜样教育

2020-10-12张震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榜样教育抗日战争军队

摘要:榜样教育是军队政治工作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队开展榜样教育的方法在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相关论述有力地指导了军队榜样教育的开展,相关法规的制定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各部队广泛掀起群众性的创模运动,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英雄模范。本文通过查阅梳理详实的历史资料,力在较为全面的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榜样教育开展的情况,为当下军队榜样教育的开展提供历史的镜鉴。

关键词:榜样教育;抗日战争;军队

自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进行军事实践活动伊始,我党的领导人便对军队的作用有了新的历史定位,“是实现我们的理论先锋”[1],并十分注重榜样的作用发挥。在经历了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国共产党愈发地注重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官兵、教育部队,以把其所领导的人民军队打造成革命中的模范力量。1937年3月6日,洛浦、毛泽东在《关于国内和平实现后的形势和红军任务的指示》中提出:“红军应利用时机,加强内部政治上的与军事上的训练力量,加紧党在红军中的堡垒作用,重新教育干部,使他们能够担负新形势下的新任务。严整军风纪,学习群众工作,使红军成为抗日军队中的模范。”[2]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军队开展榜样教育的方法逐步走向成熟,相关实践活动更加丰富。

一、軍队榜样教育方法走向成熟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了较为稳固的陕甘宁边区和诸多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较土地革命时期有了较少流动的环境,从而给了党和军队以学习研究的条件。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军内的领导者,在对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撰写了大量政治工作论著,回答了军队转入抗日战争阶段所遇到的诸多新问题,指导了这一阶段的战争实践。在军队榜样教育方面,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和时机,基于部队开展榜样教育的经验总结对榜样教育开展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使得军队榜样教育这种方法走向成熟。

1943年6月1日,毛泽东在总结了党历史上尤其是开展整风以来的经验作法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并在政治局通过后下发全党,《决定》刊登于6月4日的《解放日报》。提出了“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以及“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工作方法[3],为军队榜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1944年7月7日的《解放日报》,刊登了《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朱德高度评价了各部队在战斗、生产、群众工作总涌现的英雄模范,并指出:“新英雄主义运动是我们推进工作、培养干部和教育群众的很好的很重要的方法。”要求把新英雄主义运动推广到党、政、军、民、学各个方面,“形成一种热火朝天的伟大运动,创造出更多的部队英雄和英雄事迹,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加强我们的斗争”。[4]1944年9月12日,为了及时表彰大练兵中的积极分子,推广先进经验,陕甘宁边区部队在延安召开了模范学习者代表会议,《解放日报》于9月21日发表社论《祝边区部队模范学习者代表会议》,对1943年冬季开展的练兵活动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树立模范标准、开展竞赛活动的群众性运动形式,指出“这几乎是过去从来所没有的”。[5]自此,召开英模大会,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就成为人民军队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方法。

1944年12月15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做了《一九四五年的任务》演说,对开展榜样教育的方法有了系统凝练的总结:“从军队中,农村中,工厂中及政府机关中,用群众民主选举的方法选出优秀分子,充当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给予奖励与教育,经过他们去鼓励与团结广大的群众,这种制度,对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提高农业及工业的生产力,提高政府机关及一切其他机关的工作能力,数年来的经验,已经证明是极有效果的,各地应该普遍地推广这一运动。”[6]自此,在部队中创造英雄模范,开展榜样教育的实践方法已经相对成熟,各种实践活动在相关原则方法的指导下也更加丰富起来。

二、榜样教育法规制度日趋完善

自土地革命时期以来,我军在正规化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抗日战争时期,修订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有力地指导、保障了军队实践活动的展开。在这其中,军队榜样教育的相关法规制度也日趋完善。

1940年3月总政治部公布了《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条例中对政治委员、政治指导员、政治战士的模范作用发挥做了明确的规定,并对青年队、军人俱乐部以及党支部的性质以及在培养塑造模范方面的任务进行了明确。[7]同年8月23日,八路军政治部下发了《关于青年工作决定》,对总政颁布的青年工作条例进行了补充,其中指出“创造模范青年应成为青年工作之经常的主要的内容”,并明确了“模范青年”的条件。[8]这些条例及规定对在军队内开展榜样教育、发挥模范作用、开展革命竞赛、创造先进模范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这一时期,军队从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到各军区部队,详细制定了的评选的参照标准和具体实施的程序办法,例如:1940年,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分别于4月8和4月16日下发了《关于八路军奖励问题指示》[9]《关于“八一”对全军有功人员授奖的指示》[10],对奖项设置、评选标准及程序进行了规定;山东军区、太行军区、苏中军区相继下发《关于培育大批战斗英雄的训令》《关于部队参加全区杀敌英雄劳动英雄大会及展览会的命令》《关于创造大批英雄模范的训令》,对英雄模范的评选标准进行了明确。

总政治部制定的《军队中干部抚恤条例》、新四军政治部的《关于荣誉军人处理的指示》等法规政策的制定,为在部队广泛开展英雄主义运动、培育创造英雄模范提供了托底性的基础保障,有效提升了军人荣誉,对稳定部队情绪、巩固部队战斗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榜样教育实践活动日益丰富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一如既往地重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军事实践经验积累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军队榜样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模活动,加大对英雄模范的通讯报道力度,把英雄榜样的感人事迹搬上舞台,党和领导人亲自选树榜样人物等。

这一时期群众性创模运动深入发展。1943年2月11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宣传八路军、新四军中的各种英雄任务的指示》,要求各部队学习陕甘宁边区宣传吴满有、赵占魁等劳动英雄的方式,对军队的各种英雄,特别是火线上的英雄进行宣传。[11]各根据地部队积极响应军委号召,相继开展创造、培育英雄模范的运动,通过群众推选,机关审核,评选了众多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个人,召开表彰大会,请英模讲述先进事迹,相互交流学习,并向部队和人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极大地激发了根据地军民参与生产建设、打击日伪敌军的热情,对部队建设和根据地巩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总政治部于1944年6月从全军上报的先进典型中遴选出较为突出的十几人,汇编形成《八路军的英雄们》,并下发给官兵们学习。[12]

在抗日战争中,由于战局扩大、部队增多,军队高度重利用视报刊杂志对英雄榜样进行宣传,以鼓舞军民斗志。毛泽东、王稼祥、谭政、肖劲光于1939年3月18日发电给全军各政治机关,在《收集和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民族英雄事迹》文中指出:表扬军队中涌现的民族英雄及其英勇行为,“对外宣传与对内教育均有重大意义。”[13]1943年10月8日,八路军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政治部发出《关于开展部队通讯工作的指示》,号召全体军人应当学会拿枪杆、拿笔杆、拿锄头三件本领,实行“群众写作,群众阅读”。[14]在相关精神的指导下,通讯报道成为一项群众性工作,各部队报刊以大量的篇幅宣传报道人民军队的军事活动和重大战役,在这其中对战斗中涌现出的英雄榜样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激发了广大抗日军民的斗志。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941年10月23日,晋察冀军区《抗敌三日刊》刊载了《关于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训令》。[15]训令中首先呼点英雄模范名字的做法后为我军部队广范采纳,让每一次点名活动成为一次榜样教育,融入到官兵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这一时期,部队文艺工作大力发展,把英雄榜样搬上舞台,成为榜样教育的重要阵地。1941年1月18日,总政治部、中央文委联合发出《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要求部队中的文艺工作者“把民族战争中的一切现实生活反映出来”[16]。各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面向前线、面向连队,创作了大量紧贴战争实际,深受广大军民欢迎的文艺作品,这其中把很多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改编成话剧、歌剧搬上舞台,在根据地军民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发挥了较好的教育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军队榜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剧作有:《李殿冰》《戎冠秀》《洛堂哥》《李国瑞》等。

在抗日战争期间,党和军队的领导人通过选树具有代表性的榜样人物,把这些榜样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代表性精神、道德品质、思想观念以及行为规范传导给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以转化为群众性的实践活动。例如: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为纪念白求恩同志,撰写文章《纪念白求恩》,号召每一名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17];1942年6月15日,朱德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纪念左权的悼文,赞颂了左权同志“对民族对人民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积极性和耐烦细心”以及其“诚实朴素、勤学苦干”的优秀品质,并发出向左权同志学习的号召[18];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指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张思德自此成为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光辉典范。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20]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榜样,他们身上闪烁着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经过历史的陈酿,在和平时期更加显得珍贵。这一时期,我军在榜样教育方面积淀的经验方法和优良传统,促进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发展。时至今日,军队榜样教育在创新中回答着时代课题,2020年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层建设纲要》中,对“双争”活动做出了创新性的规范,正是对群众性创模运动的创新发展。在全媒体建设全面推进的当下,军队榜样教育拥抱互联网,进一步拓展宣传媒介平台,抢占新阵地,以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榜样的力量传递开。

时值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来临之际,在缅怀英雄先烈的同时,需要我们把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精神通过军队榜样教育更好地传承下去。

參考文献:

[1]周恩来.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北京,1997:8.

[2]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M].解放军出版社:北京,2002:736.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年:897-902.

[4]朱德.朱德选集[M].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年:115-122.

[5]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三)[M].解放军出版社:北京,2004:559-563.

[6]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四)[M].解放军出版社:北京,2004:613.

[7]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二)[M].解放军出版社:北京,2004:152-183.

[8]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二)[M].解放军出版社:北京,2004:369-370.

[9]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二)[M].解放军出版社:北京,2004:190-191.

[10]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二)[M].解放军出版社:北京,2004:193.

[1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一九三六——一九三八)[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1991:306-309.

[12]肖裕声.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史·上卷[M].军事科学出版社:北京,2015:81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新华出版社:北京,1983:43.

[14]肖裕声.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史·上卷[M].军事科学出版社:北京,2015:612-615.

[15]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三)[M].解放军出版社:北京,2004:435-436.

[16]总政治部办公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三)[M].解放军出版社:北京,2004:19-21.

[1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年:659-661.

[18]朱德.朱德选集[M].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年:82-84.

[1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年:1004-1006.

[20]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9/02/content_2924258.htm,2015-09-02.

作者简介:张震(1990.05-)男,汉族,安徽淮北人,本科,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军队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榜样教育抗日战争军队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抗日战争(第一卷)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
五代后周的军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