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有效策略研究
2020-10-12韩璐
韩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也与经济成正向发展。高层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在具体阐述了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的基础上,对高层建筑防火监督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低层和多层建筑渐渐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和经营活动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多少通常也代表着这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高层建筑既减少了城市人口住房的压力,又节约了城市土地,增加了城市绿化的空间。但同时它也是把双刃剑,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问题也逐渐成为我们亟须研究的问题。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发生火灾难以扑救,且火灾蔓延迅速,给消防人员灭火救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高层建筑设计初期,开发商要将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和消防隐患全面、仔细地评估,降低因高层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问题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在管理方面,高层建筑管理人员要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做好日常防火巡查和消防隐患的排查工作,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办公和居住环境。
一、高層建筑存在的消防隐患
(一)管理松散,人员缺乏防火意识
在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合理,灭火器材配备齐全的情况下,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的消防安全意识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很多管理者只重视表面工作,认为只要将消防设施器材配备齐全就可以了。对下属人员的管理比较松懈,导致管理人员的消防意识淡薄,对消防隐患的排查工作流于形式,有的甚至对消防器材的使用还一知半解。当火灾突发时,很多工作人员惊慌失措,措手不及,耽误了最佳的灭火时间,造成无法估计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二)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有其自身的特性,建筑沿纵向空间发展、内部结构复杂、体量庞大,诱发火灾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一旦着火,因其内部独立的功能空间通过连廊、走道联结在一起,危及相邻区域,灭火和人员疏散困难。平时,人们寻找卫生间或者出口都需要花费时间,发生火灾时,人们的情绪会处于慌乱中,更难以找到安全出口和楼梯,而且高层建筑内人口密集,电梯迫降,人们通过楼梯间逃生时容易发生踩踏事件,造成更多人员伤亡。如果中层起火,只能通过云梯对高层的人进行救援,这也大大降低了人员的救援效率。
(三)可燃物品相对较多,火势蔓延迅速
高层建筑特别是一些城市综合体,易燃可燃物数量多且种类繁多,此外,建筑内部还存在大量的电线电缆。有些建筑因为投入使用时间长很容易出现线路老化,同时用电设备大量使用,都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加之有些建筑还在防火隔离带摆放易燃可燃物,火势会迅速蔓延,缩短了人员逃生的时间,加大了消防人员灭火和救援难度。2017年6月14日凌晨,伦敦高层公寓楼格兰菲尔塔发生重大的火灾,造成81人死亡,起火原因是一台老冰箱自燃。公寓外墙保温材料存在严重问题也是这次火灾迅速蔓延的原因。
(四)火灾扑救难度较大
高层建筑的垂直距离较长、层数较高等特点给火灾扑救增加了难度。消防救援部门现有的消防设备中,高压水枪最高的喷射高度也就几十米,救援用的云梯车最高也只能达到100米。而且高压水枪主要对建筑外部进行灭火,云梯车也主要负责对困在高处的人员进行营救,无法对高层建筑内部燃烧的物体进行灭火。建筑中层发生火灾,高层的人员无法通过楼梯间逃生,由于吸入毒气和烟雾,伤亡人数可能会增多。高层建筑自身的特性和消防设施的局限性都直接加大了火灾扑救的困难程度。
二、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措施
(一)增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群众的防火意识
要将消防安全纳入物业管理企业、单位员工、重点岗位人员教育培训范畴,组建志愿消防力量,提高单位消防自主管理水平。指导管理人员如何使用自动灭火系统和灭火器材,在火灾发生时,如何按照预案有效扑救初起火灾,如何及时疏散内部人员和自救。管理人员要定期查看消防设施和器材是否损坏,定期查看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有无杂物堵塞、锁闭安全出口等现象。对在建筑内部工作或者居住的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防火意识,提醒居民对室内的防火措施要做到位。定期对室内的电气线路进行排查,防止电气线路老化发生自燃。在公共区域指定吸烟区吸烟时,不要乱扔烟头,提高防火意识。除此之外,还要让居民掌握基本的灭火逃生常识,如了解在火灾发生时如何使用消防设施、如何自救。火灾发生时,用水浸透被子或者衣物披在身上及时逃生。遇到楼道有浓烟的情况,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压低头部进行撤离。在无法撤离的情况下进行安全避难,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提高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群众的防火意识尤为重要。
(二)重视高层建筑的消防检查
第一,要定期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进行检查,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存在损坏、过期和丢失。对无法正常使用的设施器材及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维修、保养和购买,防止出现消防安全隐患。第二,重点成立防火巡查小组,明确巡查内容,对高层建筑内特别是公众聚集场所进行24小时巡查,督促商户全面整改各类动态隐患。第三,对消防通道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杂物及时进行清理。严禁居民电动车或者其他物品占用疏散通道,通过张贴通告、上门宣传等方式为居民普及消防安全常识。
(三)强化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一方面督促单位自身加大消防投入,确定专门的消防管理人员负责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另一方面要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委托给具有资质的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实施,通过签订维保协议落实维保责任,对出现的故障反馈及时维修。
(四)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明确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建立和完善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逐级防火责任制,加强火源、电源管理,加强制度的落实和检查,从上到下形成消防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建立奖惩机制,对消防隐患排查不到位或未履职尽责的,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结语
通过上述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的分析可以看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为了减少这些损失的发生,我们应该重视日常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火灾的预防工作。在日常管理方面,消防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地检查消防设施,排除火灾隐患。对人民群众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人们学会如何预防火灾和火灾发生时的自救方法。总而言之,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苏鹏.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189-191.
[2]王连奎.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J].各界,2018(6):176-178.
[3]陈巴图.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要点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8):160.
[4]施无为.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5):132-133.
[5]杨爱勇.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分析及防火监督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3):140-141.
[6]尹红.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