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对口扶贫的路径及效果探析
2020-10-12王慧周少倩
王慧 周少倩
摘 要:高校作为参与精准扶贫的主体之一,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H大学对口帮扶湘西X村和W村为例,探讨了高校扶贫的主要途径。如通过开展驻村调研,做好规划引领;抓好党建扶贫,建立先进基层党支部;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创新村集体经济产业孵化模式;建立“以购代捐、以销定产”消费扶贫服务平台等。通过多种措施,有效帮助帮扶村脱贫出列,脱贫效果显著,期望给其他高校的脱贫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对口扶贫;路径;效果
一、高校对口精准扶贫的背景
(一)高校对口扶贫的缘起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阶段。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全面脱贫攻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为响应指示,各高校逐步从教育扶贫转向精准扶贫、对口扶贫,把高校优势与定点扶贫县短板相结合,全面推动产业扶贫、民生扶贫、思想扶贫、教育科技扶贫和消费扶贫,从根本上改变定点扶贫县的贫困状况。中央部属高校主要参与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工作,省属高校参与各省的对口扶贫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企业积极参与,集各方力量实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所有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这是中国特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二)高校对口扶贫的优势
高校作为国家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不仅要将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基本工作和职能,还要努力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将自身发展和国家发展相结合,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对口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一步。高校对口扶贫有着与其他扶贫主体相比不同的优势。一是全国高校总体数量多、分布广。据教育部发布消息,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成为对口扶贫工作中一个基数相对庞大的参与主体,为对口扶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这些高校分布在国家的各个地区,可以就地区进行精准扶贫,地方高校基于对当地基础性条件的了解,可以快速制定脱贫方案,加速脱贫进程。二是高校人才、科技资源丰富。扶贫先扶志,要让贫困人口真正从精神上站立起来,自主脱贫、主动脱贫、积极脱贫,让贫困人口真正懂得扶贫的意义,就需要高校利用自己丰富的人才优势组织学生“三下乡”深入贫困地区,讲解宣传扶贫政策,解决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高校丰富的科技资源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切实保障农民种植的科学性,降低风险。
二、H大学对口帮扶湘西X村和W村的案例分析
(一)对口帮扶村基本情况
X村是一个以苗族集居为主的村寨,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寨,7个村民小组,314户村民,总人口1408人,共有劳动力942人,其中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376人,占总劳动力的39.91%。全村总面积4818亩,耕地面积1670亩,人均耕地1.1亩,占全村面积的34.66%。全村无村办企业,村集体收入空白,村民经济来源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全村经济发展缓慢,村民间贫富差距较大,2014年人均收入2800元。X村的道路硬化路面较窄,行车安全存在隐患,水利设施和电力设施较为完善。目前,X村设有卫生室和村部小学,仅有两名教师且无医护人员,基础设施较为简陋,无村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村里有健全的“两委”班子,但文化程度偏低,村级组织的整体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W村紧邻X村,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共有1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86户1329人,贫困户127户578人。全村现有劳动力560多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392人,占70%,劳动力缺乏,全村总面积4130亩。全村无村办企业,村民收入主要靠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为主。村里的道路硬化虽已完成,但路面坑洼,影响正常使用,水利设施不完善,雨水时常导致農田洪涝灾害发生。村“两委”班子健全,但文化程度较低。
(二)贫困原因分析
思想观念落后。农民的封建传统观念较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小农观念根深蒂固,“等靠要”思想较严重,部分村民对自己的贫困无动于衷,甚至主动接受贫困事实,只等待着扶贫工作组的帮扶。除此之外,村民缺乏创业和产业发展理念,不能很好地根据村庄和自身优势规划家庭发展。
基础设施不完善。两村的村内道路和机耕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垮塌,不仅对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威胁,也制约了农产品及时外输;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年久失修,特别是排洪渠、拦洪坝等设施缺乏,农田旱涝时有发生,农作物收成低;农业生产设施较差,无法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
生产技术落后。大多数村民长期从事着单一的传统粮食种植和养殖业。由于缺乏技术和经济意识,即使部分村民尝试规模化种植和养殖,也往往因生产技术落后而导致失败,进一步加剧贫困的程度。
劳动力缺乏。随着城镇化的扩大,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村里人员结构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三留守”人员为主,致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还有很多家庭因主要劳动力长期患病无法进行体力劳动,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其债台高筑,艰难维持生计。
(三)高校对口扶贫路径
开展驻村调研,做好规划引领。驻村帮扶队积极展开调研,主要是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组建专家团队对帮扶村的自然条件、现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实地勘察和调研,同时结合学校长期在科技、教育扶贫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驻村帮扶队制定了科学的扶贫规划。一是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专家、教授和企业家多次到村调研考察,同时组织村干部、党员和脱贫带头人赴外地考察学习成功经验;二是联系企业家资源,以市场销售能力倒推产业发展,避免产业搞起来了产品销不出去的情况发生;三是高校专家团队为W村制定长远产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X村“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W村“微城市”产业发展规划》《W村脱贫攻坚工作总体规划(2018-2020)》等一系列工作规划,使X村和W村的脱贫工作站在科学有序的高度。
抓好党建扶贫,建立先进基层党支部。把党建作为扶贫工作的“牵引车”,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力量,在脱贫攻坚提档升级的过程中,持续把组织力量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抓好党建扶贫,建立健全“两委”制度管理,着力培养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周工作例会”“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常态化,开展“教授送党课”特色活动;组织W村“两委”、党员、企业代表和产业能人34人外出考察学习,培养致富创业带头人11人(其中党员3人),培养年轻后备干部3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党员1名等;组织X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年龄和文化程度上均有较大的优化,为村级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组织村“两委”代表到外省示范村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经验,开拓干部视野,提高干部素质。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将有效推动“户脱贫,村退出”任务的完成,维持集体经济的良好运作,防止返贫情况的发生。
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将严重影响脱贫工作的进展,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村民的衣食住行是帮扶队进行脱贫工作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帮扶队为加强两村水、电、路、房和改善环境等项目的建设,积极争取政策帮扶和工程立项。为解决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完成全村“户户通”入户路工程。为解决组道路垮塌隐患和路面狭窄问题,完成通组道路维修与提质改造工程,新建多处会车道。为提升村民的饮水质量,为W村村民建立新的水源点,为X村完成了水利局40万元人饮工程项目建设。为解决村民电压不稳、用电不便问题,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同时,还帮助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保障村民的住房安全。
因地制宜,创新村集体经济产业孵化模式。产业兴才能乡村旺,农村脱贫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集体经济产业。为此帮扶团队结合W村和X村现有的产业,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发展了不同的产业模式。X村属于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园的辐射区,为果蔬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范围。基于X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农业学校优势,在X村建设示范性少数民族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即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委托帮扶模式,村委会以土地和村集体经济入股的形式,结合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传承,在X村建立了具有特色种植养殖、旅游休闲和教学科研实习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性基地。W村则因地制宜,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探索了“村企合一”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运营模式。由合作社全面统筹村集体经济扶贫项目申报、运营管理、利润分配。并且根据落地项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合作对象、灵活选择合作模式和灵活管理项目运营,培育出多样化的产业形势。
建立“以购代捐、以销定产”消费扶贫服务平台。消费扶贫是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关键。构建合理的消费扶贫服务平台是解决脱贫问题的法宝。因此,为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出路的问题,学校与对口扶贫县签订“以购代捐”合作协议,制订了消费扶贫工作计划,建立“以购代捐、以销定产”消费扶贫服务平台,保障农户产品有销路。
三、高校扶贫模式反思
目前,存在很多类型繁多、行之有效的高校对口扶贫模式,如北京大学的“1+8+N”帮扶模式、北京邮电大学的“1+6+N”工作模式、华中农业大学的四螺旋模型、昆明学院的六螺旋模型等,这些模式均以建档贫困户为中心,集政府、高校、企业、社会之合力,以黨建扶贫为引领,通过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消费扶贫、民生扶贫等多途径进行有效扶贫,帮助村集体脱贫出列。此外,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各高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一高校对一村,一支部对一户,一户一方案,精准有效脱贫。在H大学对口扶贫工作中,学校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户脱贫、村退出”任务,干群感情有深化,村容村貌有改变、民生基础有改善、产业发展有起色,脱贫工作得到了村民和政府的肯定。但脱贫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校要持续做好帮扶的后续工作,持续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帮扶村产业发展,坚决保障农户不返贫。
参考文献:
[1]周涛,张春红.新时期高校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路径探析——以太原师范学院为例[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6):115-118.
[2]时昌桂.教育扶贫视域下高校如何精准发力[J].人民论坛,2019(26):124-125.
[3]段培俊,陈虹,徐吉瑞,夏小焱.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创新探究——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21(06):101-104.
[4]向丽.民族地区高校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及经验探析——以吉首大学对口帮扶吉首市联团村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8,37(12):64-67.
基金项目:“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对口扶贫的模式及实施效果研究”,立项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8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湘社评〔2018〕1号),课题编号:XSP18YBC240,项目负责人:王慧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