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时代图书编辑转型对策分析

2020-10-12张培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冲击媒介图书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融媒体发展迅猛,对图书编辑的工作模式造成了强劲冲击。本文基于对媒介融合时代概念和意义的研究,探讨了媒介融合对图书编辑工作形势上造成的冲击,包括工作模式上的冲击、读者需求上的冲击、读者阅读渠道上的冲击等,之后探讨了图书编辑如何借助技术手段,提升自身的知识获得效率、工作路径规划水平、工作方法变革等,更好顺应读者的要求提高工作能效。

关键词:媒介融合;图书编辑;大数据技术;融媒体平台;技术手段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8-087-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8.021

本文著录格式:张培.媒介融合时代图书编辑转型对策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0(8):87-89.

媒介融合时代意味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电子图书阅读平台技术都获得了良好的建设和发展,图书编辑必须要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借助专业的技术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在图书编辑的工作中,传统工作模式面向纸质图书,虽然能够保障图书的编辑质量,但是在时效性、工作对接流畅度、工作结果的保障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最终导致在图书编辑出版之后,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1. 媒介融合的概念和意义

1.1 媒介融合概念

“媒介融合”概念最早由学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提出,是一种在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硬件设备全面深入融合之后,直接借助网络系统传递数字信号并展示的技术。[1]在媒介融合时代,需要借助目前建成的数字信息平台,把所有的信息在获得了传递、转码之后直接展示。对于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来说,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读者可以通过使用当前已经建成的各类图书阅读平台直接取得各项信息,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图书编辑甚至不参与数字信息的发布和校核,而是创作者直接把这类信息提交给信息的展示平台,常见的平台为各类小说的创作平台。

1.2 媒介融合意义

媒介融合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提高各类作品的校核工作效率,尤其是在建成了专业性网络信息系统的编辑工作体系基础上,可以将不同的任务分发给不同的工作部门,各个部门做到统筹协调和按部就班,在最短时间内给出最终结果,符合读者要求的图书出版时效性。其次,管理方法的革新。媒介融合时代的基础是互联网设备硬件和软件系统,无论是信息的提交和传递过程,还是图书编辑的内部工作体系,通过网络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图书编辑单位时间的工作量,降低工作负担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提高编辑工作质量,更贴合当代读者在各类文章质量方面的需求。最后,信息传递渠道的建设。可以建成图书资料和其他类型传媒形式的融合管理,比如“图书+音频”“图书+视频”等模式,可以让图书编辑的工作范围拓宽,同时扩大图书的影响力。

2. 媒介融合时代图书编辑工作受到的冲击

2.1 创意思维的冲击

现代图书出版编辑工作中,要采取专业性的工作方法,让取得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创新效果,让出版的图书除了可以借助已经建成的图书阅读平台传递信息,也可以和其他类型的媒体模式和媒体平台建成合作共赢工作系统。主要的创新点在于,图书编辑要关注社群,并主动积极创新身份、素养以及技能,让个人可以更好把控读者的需求,甚至做到主动引导或者潜在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让已经建成的创意思维有用武之地。[2]媒介融合时代带来的创意思维冲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读者思维的影响,当前的互联网资源中存在铺天盖地的信息,每个观点貌似都具有科学性,这就导致读者出现了“伪独立思考思维”,导致图书编辑难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转变读者的思想问题。另一方面是图书编辑掌握知识的影响。媒介融合时代由于要使用大量的知识支持和扩充作品的内涵,图书编辑的工作过程必然要做好分析工作,这对编辑的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和获取信息的类型都具有强力的干扰。

2.2 阅读方法的冲击

在图书阅读方法中,已经开始从纸质资料的阅读转变到了电子图书的阅读,同时读者的阅读倾向于碎片化和片段化,当不能保证文学作品中的片段具有吸睛效果时,读者通常不会阅读该作品。媒介融合时代对图书编辑工作带来的冲击在于,一方面电子图书平台对于图书的排版方法、插图形式和工作模式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常见的工作问题是,基于移动端平台的设备通常不支持文字中的图片插入。另一方面一些平台的运行过程中,难以全方位探讨目前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合适的屏蔽词系统,则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整个图书编辑工作系统的工作质量相对较低,导致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该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难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的工作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图书编辑工作中,需要采用专业的技术,升级现有的综合运行和管理工作模式。

2.3 出版模式的冲击

在媒介融合时代下,图书的出版模式也要经过相应的变革,从而让取得的编辑工作成果按照新时期的工作指标和工作要求,分析当前可以具体使用的出版工作方法,让最终出台的工作模式具有更高的完善度。新时期的图书出版工作模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借助电子图书阅读平台的出版方法要求,另一个是专业性工作方法的要求,需要借助专业的工作方法和综合运行工作模式,让整个工作的实际取得效果得以提高。对于图书编辑人员来说,其必须了解新型出版工作模式对于原有工作体系造成的影响,尤其是管理工作方法的分析和了解,从而让整个工程系统的专业化管理工作水平获得提高。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详细使用该项工作方法,让已经取得的新型工作方法和管理规划工作系统的工作取得质的提高。另外在新型出版工作模式中,也要合理使用新时期的综合工作方法,让最终取得的专业化工作方法质量升级,这对于工作方法的选择、工作系统的综合运行体系可以合理性的提高。

2.4 媒介技术的冲击

在媒介技术的冲击,冲击点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图书编辑内部工作中的技术冲击,在图书校核、出版和发布过程中,要能够体现该项工作方法的时效性和质量性。可以采用原有的技术储备体系,让编辑人员按照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经验,然后与新型工作方法体会对比。更好提高新工作方法的应用能力,消除文章中存在的各类文学性错误,提高该作品在文学方面的质量。其次是图书资料的上传技术冲击。尤其是对于学术期刊、杂志等,要防止在数据上传之后出现插图以及排版方案变化问题。最后是辅助性工作方法的冲击。现行的图书编辑以及出版工作中,已经开始和新型的媒体资源融合,如音频资源、视频资源等,这类新型媒体资源都需要经过全面科学地调用,方可让整个工作系统的质量得以提高。[3]

2.5 管理要求的冲击

在新时期的图书编辑工作中,需要换用新型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新时期的图书编辑人员在知识面的建设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3.媒介融合时代图书编辑的工作转型策略

3.1 转变思维方式

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图书编辑工作中,要详细分析当前工作中可以使用的技术手段,之后方可让编辑人员建成专业性的创新思维,让人员的工作水平取得全面性的升级。

图书编辑的创新思维建设工作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方面是让图书编辑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建成专业性的工作模式,建成基于自身素质和工作思路的独属数据库,提高人员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是构筑各类新型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思路,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文学作品的图书编辑,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升级和优化现有的工作模式,在电子图书平台中,详细分析评论区的各类读者意见,提高整个工程技术体系的工作质量,尤其是要收集建议性的评注,在获取了评论区的几乎所有评价后,设置搜索关键词,如“我认为”“缺点”“优势”等,找到读者对该文章或者资料的看法。图书编辑要在总结了工作项目之后,了解对应读者的信息需求,查缺补漏,并且让自身在工作过程中建成数据信息库,形成备忘录式的工作模式,用专业的工作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

3.2 阅读方式的改变

在互联网时代,读者的阅读已经从原先的纸质数据转变成电子书籍,同时常用的客户端有两类,一类是依托于手机设备的客户端,另一类是依托于计算机设施的阅读器,这两种客户端在运行过程中,单页能够容纳的信息量不同,其中计算机设备的阅读客户端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4]

图书编辑的工作中,首先要考虑当前的系统运行体系下,基于手机端的设备在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上的展现方法,之后才可以更好完成信息的融合工作,但是这类软件需要图书编辑的工作单位自主研发,之后根据界面的分布方法和管理模式,向文章中合理加入相关的图片,从而让图书资源可以更好吸引读者。对于基于计算机系统的阅读系统,可以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直接借助网页系统发布资源,要求网页发布的信息要保证和出版的纸质图书完全相同。图书编辑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已经建成的专业性工作方法与系统中建成的专业管理系统,直接根据网页的模板完成图片加入、排版等任务,之后汇总所有的信息,从而让该系统的工作质量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图书编辑也要对已经建成的网站系统有具体化的了解,包括图书资源的展现方法、图书资源的类型和图片占据比例、该网站中的相关信息综合体类型等。

3.3 出版模式的调整

在现有的图书资料出版中,若单纯只注重纸质图书的出版,则必然会和庞大的读者群体需求脱离,从而导致取得的工作结果较差。在今后的工作图书编辑工作过程,要能够体现图书出版工作的时效性,让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

比如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大多行业都处于停工状态,我社医卫编辑紧急联系疾控中心,以邮件和微信、视频会议的方式,确定选题方向和内容,在保证三审三校的情况下,利用专业的编校软件加快书稿在各部门之间的流转。在零接触情况下,短时间内编辑、出版了针对新冠肺炎的防控手册,以电子版和纸质版这种形式向大众发行,非常快速、及时地完成了出版任务。这和以往传统方式用纸质稿件进行审校、排版是有区别的,编辑在其中承担的工作有所不同,面对的读者群体和阅读偏好也不同,需要更精准、更及时地完成图书的编、校、发工作。当然,这样也会产生新的编辑岗位,比如针对电子图书的数字图书编辑,针对图书视频、音频内容的视频编辑等。

3.4 媒介技术的使用

媒介融合时代下,必然选择优质的媒介系统,方可让构造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模式得以全方位的建设,对于具有较高热度的文学作品来说,可以考虑建成新型的信息传递媒介,从而让该系统的质量提高。[5]

比如在图书编辑的工作中,首先要开发出针对移动手机端的阅读App,同时建成科学的网页框架。图书编辑工作过程中,要通过对该信息的使用和调查,采取专业的工作方法。其次是媒介体系的合理选择,要让相关资料可以得到更好地贯彻。最后是数字信息的发布,让作品的宣传成效和读者的接受度得以广泛提高。对于相关辅助性渠道的建设,有两种手段,一个是在建成的App内设置语音朗读系统,语音的录入由专业人员完成,该过程中图书编辑人员的工作内容是帮助朗读人规划语气、情感和时间。另一个是制作从作品内容中提取的观点并合理融合的视频。图书编辑的工作任务是,使用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研究在目前的工作中,各類视频网站的用户类型,之后规划该视频的制作方法,甚至可以成为某话题以及工作项目下的具体内容,让整个系统的管理水平提高。

3.5 管理要求的满足

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首先要监管所有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分析该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后是管理其综合素养,其中综合素养包括信息查询能力升级幅度、编辑工作人员的道德体系、对于各类信息化技术的了解深度等,从而让整个管理工作体系质量升级。

比如在某项管理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建成专业的图书编辑管理系统,定期或不定期抽检该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建成的独占性数据库状况,该过程并不是单纯审查数据库中的信息总量,而是根据编辑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当前的个人素质等多个因素,了解和总结该工作人员的当前工作水平。另外在专业化的管理工作中,也要可以实现对于所有信息的科学处理,并建成各类专业性的素质评价体系,比如对于已经建成系统的操作掌握情况,在日常工作中,观察不同编辑人员是否可以正确操作,同时分析工作人员在基于信息技术体系下,是否可以完成图书编辑、校核以及出版工作的任务规划工作,该过程中涵盖信息的浓缩、不同部门的任务发布形式、各项工作结果的汇集结果等,让图书编辑的任务完成质量纳入日常考核。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时代的图书编辑工作中,受到的冲击不止读者喜好方面的冲击、管理形式上的冲击、媒介技术方面的冲击等,还有图书营销方式、方法上的冲击,读者偏好、内容平台的冲击等。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只有迅速转变思维方法,适应新媒体时代技术变革带来的工作方式的变革;根据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改变图书内容和出版形式,调整出版流程,加快出版步伐;最重要的是,利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的流量变现方式让图书出版、营销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吴朝香.媒介融合趋势下编辑的转型与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9,3(26):66-67.

[2]王爱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者素养提升——以现代出版图书编辑为例[J].科技传播,2019,11(16):153-154+191.

[3]梁祥崇.基于媒介融合背景的学术图书出版问题探究[J].传播与版权,2019(05):83-84+87.

[4]宋秋颖.图书编辑:十年仅谋一寸的职业——日常工作中的感想与收获[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0):193.

[5]于巍.媒介融合时代图书编辑转型对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2):55-57.

作者简介:张培(1980-),女,河南洛阳,编辑,研究方向:新闻出版。

猜你喜欢

冲击媒介图书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外出就餐对英国餐饮业的冲击
色彩冲击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阅读理解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