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媒体融合时代编辑记者转型之路

2020-10-12崔玲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转型融合

摘  要:伴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互联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早已与几十年前千差万别。网络技术促使新媒体的诞生,而5G技术的逐步成熟,使得新媒体具备更大的优势,以更丰富的方式传递各种信息。如今,面对时代巨变,传统媒体大多开始转移工作重心,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融媒体时代已经全面来临。面对这一现状,传统媒体下的编辑记者如何紧随企业进行转型,也成为核心要点。本文将针对媒体融合时代编辑记者的转型进行分析,并结合时代变化发展提出个人建议,以推进我国融媒体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编辑记者;转型改革;5G技术;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8-078-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8.018

本文著录格式:崔玲. 论媒体融合时代编辑记者转型之路[J].中国传媒科技,2020(8):78-80.

导语

在过去十几年里,普罗大众对于网络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升,不少人认为传统媒体已经是穷途末路。再加上近些年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从业人员对传统媒体发展产生了疑惑。但是,媒体融合时代并不是要消灭传统媒体,也不意味着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不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媒体融合时代,其本质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全平台宣传,这也是我国媒体事业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探究编辑记者的转型策略,对促进我国媒体环境良性发展有积极意义。

1.媒体融合时代面临新的挑战

1.1媒体产业链不断完善,作用更加多元

在融媒体时代洪流的冲击下,不少的传统媒体在激流中积极主动地寻找应对策略,不断加强媒体产业链的成熟和完善。多个省市的传统媒体企业基本上都建立起了融媒体平台,以線上+线下的方式积极传播相关信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报纸、电视等媒体平台在新闻报道上的延后性,提升了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

不少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除了积极融入新媒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信息传播结合外,还创新了平台运营策略,优化了盈利模式。融媒体时代下,这些传统媒体不仅没有受到多少不良影响,反而异军突起,将一些更大的传统媒体平台超越过去。比如说,《齐鲁晚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新闻App“齐鲁壹点”,并不断加强微信公众号运营,在跨领域项目开发和建设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媒体的作用在融媒体时代也更加丰富多元。[1]

1.2全民参与,互动性增强

传统媒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往往是单向传递,人们在看到信息后无法即时参与互动,需要写信亦或是通电话。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以即时的收到读者和观众的评论留言,还能够以个人账号为基础,在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比如说新浪微博平台中,经常会有网友将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分享到微博上,使信息容量急速膨胀,人们不单单从专业的新闻媒体机构获取信息,还可以从其他人发布的内容中获取信息。这样一来,在媒体融合时代,信息和群众之间的互动性得到了增强,信息传递成为一件全面参与的事情,为媒体编辑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资源。

1.3编辑报道走向全媒体化

在媒体融合时代,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用户习惯的不同以及新媒体平台的不同,很多报道和事件往往会发布到多个平台之上,目前常见的有微信、微博、抖音、知乎等等。这种现象正是媒体融合时代的重要特征,即编辑报道的全媒体化。为了能够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时效性,解决编辑记者的工作量问题,很多编辑记者在工作中,会将同一事件和报道,经过非线性软件编辑整理后传递到不同的媒体平台,实现全媒体化的信息传播。

1.4媒体内容和渠道整合发展

在融媒体时代,媒体内容和渠道的整合是必然趋势,并且有十分显著的特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受众人群有一定的重合,但是大多数都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用户在获取信息时会有不同的平台和渠道。因此,在媒体融合时代,编辑记者通过对媒体受众的分析,将媒体内容和渠道进行科学的整合,能够为媒体未来的发展制定出清晰地路线和规划。目前,很多媒体都开始加强媒体内容和渠道的整合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内容同步,来推动融媒体时代自身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2.编辑记者在媒体融合时代的转型探索

编辑记者是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最具备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因素。其编辑水平和新闻能力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决定了新闻信息的质量,影响着媒体企业的品牌力和引导力。因此,加强媒体融合背景下编辑记者的转型改革是必然趋势。笔者根据个人视角,谈谈可能的转型方式与策略。

2.1广开言路,实现多渠道信息获取

编辑记者原本是两个职业岗位,即编辑负责文字撰写和审阅校对工作,记者负责外出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内容确认可信度。在大多数国内的媒体企业中,编辑和记者工作出现了重叠,记者既需要外出获取信息,又需要动笔进行文章的撰写和审阅,因此被称为编辑记者。在融媒体时代,要想顺应时代潮流,编辑记者就必须广开言路,从多个渠道获取新闻信息,同时也能够亲自走访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这就要求编辑记者有较强的新闻嗅觉,第一,要从网络信息入手,关注网友们个人账号的发言,然后对该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调研。第二,编辑记者还需要有“脚力”,能够在发现线索后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到基层一线的现场中,观察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第三,编辑记者要提升个人的社交能力,从朋友和身边的信息圈中获取可靠的新闻线索。总而言之,在融媒体时代,编辑记者不再只是接受热心群众的线索汇报,而是转变成为“信息猎手”,主动地从多个渠道获取不同的新闻信息,再做好信息的真实性调查,不断为群众提供有报道价值和可靠性较强的新闻内容。[2]

2.2扬长避短,守好个人报道特色

自媒体的出现,导致人们都可以借助网络发声。信息的传递不再需要由专业新闻机构发布来提升影响力。很有可能一个人的一篇帖子,一条微博,就能够在网络上引发滔天巨浪,从而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但是,自媒体的诞生有其天然的劣势,当人们在信息发布时没有门槛,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参差不齐。很多谣言和虚假新闻应运而生,给群众带来了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着编辑记者的社会形象。

编辑记者不同于自媒体的编辑人员,在转型过程中,编辑记者一定要扬长避短,将自己与自媒体编辑人员的身份划清界限。编辑记者面对自媒体平台一些虚假信息和谎言,一定要用专业的采访调研能力,在新闻报道中提升真实性,从而在观众心里不断印证自己的权威性。编辑记者要守好个人报道的特色优势,顺应时代潮流,做一个有特点、有风格的编辑记者,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比如说,在自然灾难类新闻报道中,编辑记者要准确报道相关数据的同时,还要加强与一线新闻记者和救援队伍的联系,对数据和情况进行实时反馈,显示编辑记者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这是一些自媒体编辑所不具备的能力。

如今自媒体账号泛滥成灾,为了能够更加地吸人们关注,获得更多的流量和粉丝,很多非专业的伪媒体人捕风捉影,听风就是雨地宣传一些不实信息,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恐慌。这些虚假信息不仅仅会导致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影响,还会降低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面对这样的现象,编辑记者一定要学会扬长避短,从报道资源的深度、广度和创新等多个角度打造全新的媒体内容,帮助群众掌握一手资料和深度解读信息,实现媒体行业的正向积极发展。[3]

在全民发声的时代,编辑记者所具备的一些信息发布属性不再明显,他们需要更加关注新闻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为群众提供最为准确的新闻信息,做好事件的准确反应,减少不良信息带来的误导。这才是编辑记者的立足之本。当然,专业性过强的内容还会导致趣味不足,可能难以引起当代年轻人的喜欢。因此,在转型时,还是要注意个人报道特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新闻编辑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类型新闻风格的转变,灵活运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去提升报道的可读性。

此外,在编辑记者的工作模式中不难发现,由于大部分编辑记者的工作流程是“信息发掘-任务派发-采访-撰稿-编辑-送审-发布”,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一些自媒体账号早已凭借捕捉到的蛛丝马迹开始发布最新信息,等到传统媒体机构再进行发布时,总会迟来一步。这就需要编辑记者在工作中尽量缩短流程和时间,以创新方法来满足融媒体时代的工作节奏。比如说融合“小记者+大编辑”理念,记者致力于突破消息,编辑以评论的方式实现文章的调整,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从编辑记者手中发出。[4]

2.3关注不同平台的用户属性,打造矩阵媒体平台

由于融媒体时代不同的新媒体平台有着不同的用户属性,这就需要新闻机构做好平台矩阵的搭建,从而实现信息的全面覆盖。比如说,在微信、微博、抖音、知乎等App上,不同的平台有着不同的人群属性以及性格特点。编辑记者就需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平台的用户特征,找到用户的需求,从而推进矩阵平台的建设。

在不同的平台发布新闻信息,也不能够直接复制粘贴,而是要对报道模式和风格进行转变和重新编辑,以使报道形式符合平台用户的习惯,满足用户的阅读和观看需求。比如说,在微博上发布新闻报道,就需要简短、明确,满足用户碎片化的信息获取习惯。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新闻报道,则需要图文并茂,利用图片来讲故事,将内容作图表化处理,方便用户阅读和吸收。总之,不同的平台用户有不同的习惯和需求,编辑记者一定要注重对平台的用户分析,建立起有效地媒体矩阵,这样才能够满足融媒体时代用户的多样化需求。[5]

2.4加强信息鉴定工作,提升权威性

编辑记者还需要能够在纷繁的网络信息中,快速筛选出具有报道价值的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鉴定,使信息的真实性有着极高的保障。长期以来,专业的编辑记者在人们的心里一直有着较高的信任度和权威性。当编辑记者发布信息时,能够使人们更加信服,这也是新闻报道发挥社会引导力和舆论导向的关键,编辑记者一定要提升自身的信息辨别和鉴定能力,从用户角度筛选出真实信息。

2.5强化编辑记者的受众意识

在媒体融合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信息获取和传递渠道。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大多数人很少通过阅读报纸获取信息,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来源于网络。基于这一特点,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逐渐从信息的接收者变成了生产者和传播者。而新闻传播途径也从单一渠道的报道变成了多方向辐射性传播。这给媒体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对编辑记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编辑记者必须有受众意识,真正地参与到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传递中,通过自身的體会和实际使用,来感受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从而适应时代发展。同时,编辑记者还必须转变传统的信息生产传播观念,要从手中的角度分析问题,对受众关注点和新闻点做出预测。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孤芳自赏”的尴尬局面,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新闻的准确传达和真实。通过强化受众意识,能够帮助编辑记者了解受众心声和关注点,再加上分析各平台用户的情感特点,提升编辑记者的书写技巧和编辑能力,从而提升媒体的权威性,为媒体积累更多的忠实用户。

2.6改善编辑记者的知识结构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5G技术的到来使得当前社会信息传递方式更加多样。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新时代的编辑记者必须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开拓自身视野,面对新事物时要能够更快的接受,激发求异心理,提高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在编辑能力上得到较好地提升,以便在复杂的媒体融合时代能够继续深挖信息,找到人们关心的新闻内容,将更丰富、更专业、更优质的内容呈现给受众。

媒体融合时代编辑记者的转型实际上需要从业者继续放低姿态,不仅仅要从社会现象中获取新鲜事物和信息,还要从每个人的生活片段入手,整合更多的真实内容加入媒体之中。只有关注人们的实际生活,才能够更好地为受众服务。作为一名媒体融合时代的编辑记者,一定要用探索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实际生活分析现象背后的原理和逻辑,将更有深度和意义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期能够通过媒体的方式来影响受众,帮助受众更好的接收社会新闻信息,提升社会适应力。

2.7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在媒体融合时代中,要想能够彻底实现媒体的转型和发展,必须有优质的人才资源作为储备,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因此,要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来提升编辑记者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素质。在实践和培养阶段,媒体就需要率先引进先进的媒体理念和相关知识,针对融媒体时代的编辑记者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针对性地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编辑记者不仅仅需要对新闻传播知识进行详细地了解,还需要对一些人文、地理学科知识有所涉猎。只有编辑记者的视野越宽阔,才能使编辑记者的工作水平得到增强。除了要整合内部的培训资源外,还需要结合新媒体研究一些新的栏目或产品,从而提升媒体的行业竞争力。这就需要编辑记者能够对多元化的信息进行鉴别,在确保信息准确的同时,还要提升信息的上传速度。借助多种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说声音、图像、视频等等,以此增加用户的感官体验,以此提升新闻消息的传播速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编辑记者必须承担起转型的重任。任何转型和改革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编辑记者会经历一些困难、迷茫和痛苦。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人,还是要认识到时代发展浪潮的意义,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继续为群众提供真实、准确和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社会信息传递如今呈现出扁平化的趋势,媒体工作者和读者间的交流正在朝着简单化和快捷化转变,只有形成互联网意识和思维,才能够帮助受众更好的获取信息,最终实现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杰.编辑记者在媒体融合时代的转型[J].声屏世界,2019(09):78-79.

[2]崔楠.媒体融合时代编辑记者转型之路探索[J].新闻论坛,2018(01):117-118.

[3]閆芳芳. 媒体融合时代网络媒体编辑记者如何转型[N]. 发展导报,2017-12-12(031).

[4]吴松江.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全媒体转型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8,2(36):77+90.

[5]王飞.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全媒体转型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8(23):159+161.

作者简介:崔玲(1988-),女,山东菏泽,助理记者,研究方向:编辑记者。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转型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刚柔并济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破次元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融椅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