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国”证券何以拔得券商合并头筹

2020-10-12胡东辉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0年38期
关键词:国联国金中信证券

胡东辉

券商股之间的并购,最早传言的是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两大头部券商要合并,因为这符合打造券商航母的战略设想。但是“两中”证券起个大早,却没赶上晚集。谁也没有想到,券商股合并的頭筹,却被并不起眼的“两国”证券拔得。消息披露之前,国联证券和国金证券双双涨停。如今“两国”证券已经停牌,合并之事板上钉钉。为什么是“两国”证券,而不是“两中”证券?

“两中”证券合并为何没下文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的合并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先后在4月和7月都有媒体报道,但“两中”证券双双发布澄清公告,否认合并传闻。第一次传闻和澄清,“两中”证券的股价反应不大,说明当时相信的人还不多。到第二次传闻和澄清,“两中”证券的股价反应就大了,股价连着上了好几个台阶,并且不下来了,在高位横盘,说明第二次相信的人多了,大家都从战略高度来理解券商股合并的事。为什么这事后来没了下文,却让“两国”证券抢了先呢?这还是要以市场角度来看。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都是头部券商,体量庞大,一个3900亿元市值,一个3800亿元市值,中信证券的流通市值就要接近3000亿元,中信建投的流通市值虽然只有660亿元,但限售股解禁压力也很大。这样两只庞然大物合并在一起,虽然有利于打造券商航母,但市场效果未必很好,1+1能不能大于2,很难说。别看传闻出来后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的股价都大涨了,但合并以后很可能股价要往下走,因为流通盘子更大了。一般情况下,流通盘子越大,股价越低。这个在南北车合并后,中国中车的股价表现已有充分反映。如果“两中”证券合并,很可能重蹈中国中车的后辙,这就不利于后续券商股的并购了。

“两国”证券合并是应运而生

券商股合并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合并的市场效果好不好,将直接关系到后续券商股的合并能否顺利进行。“两中”证券体量大,如果合并前股价被炒高,合并后股价跌跌不休,那就会让投资者对券商股合并心灰意冷,后续再有券商股要合并就没那么容易了。正因为如此,体量小很多的“两国”证券合并应运而生。有人说国联证券吸并国金证券是蛇吞象,其实并非如此,“两国”证券的体量差不多大,国联证券市值467亿元,国金证券市值462亿元,总市值是国联证券大,总盘子是国金证券大,只是因为国联证券是次新股,流通盘比国金证券小得多,股价高一些。“蛇吞象”或许是从流通盘的角度来看的。

为什么是国联证券吸并国金证券,而不是国金证券吸并国联证券,也很容易想明白。国联证券是国资控股,国金证券是民企控股,因此国联证券吸并国金证券顺理成章。“两国”证券合并后的总市值也不到1000亿元,体量仍然比中信证券或中信建投小得多,因此后续股价由高走低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了。股价高开低走还是低开高走,市场效应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打击投资者持股信心,后者提升投资者持股信心,因此股价走高还是走低将决定券商股合并的成败。“两国”证券在合并消息披露前双双涨停,很可能是消息泄露造成的。证监会核查内幕信息知情人,也是不希望“两国”证券股价被提前炒高,这样对合并后的“两国”证券股价走势不利。

券商做大做强已是当务之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国”证券的合并是券商做大做强的试点,必须确保成功,因此选择体量较小的券商股进行合并相对比较容易成功,这或许也是“两国”证券超越“两中”证券,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在金融业加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外资券商的股比将完全放开,国际投行纷纷准备在中国设立外资独资券商,国内券商将面临国际投行的直接竞争,因此做大做强国内券商已是当务之急。做大容易做强难,券商股合并必须让市场要素起决定性作用,既要有利于券商整合,也要维护好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券商做大,股价落地。

由此来看,位处腰部的“两国”证券能够脱颖而出拔得券商股合并的头筹,偶然之中有必然,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两国”证券合并能否最终成功,还要取决于或然因素,比如,有关合并的内幕消息是否走漏?“两国”证券股价突然大涨是否与内幕消息走漏有关?过去也不乏因为存在内幕交易导致并购重组胎死腹中的先例。投资者对“两国”证券的合并也应该保持一分平常心,“两国”证券合并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了,股价上升的空间恐怕并不会太大。

猜你喜欢

国联国金中信证券
国金基金困局:货基大幅缩水 投研力量待考验
国联和日本耍的把戏
张佑君执掌中信证券
浅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反对国联派遣调查团的原因
国金证券:携手腾讯推出“佣金宝”利好出尽股价连跌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