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载哲学主体超越的修养智慧
2020-10-12赵馥洁
张载认为人的价值追求有天理和人欲两个方向,追求天理是光明的,向上升华的;贪求人欲是黑暗的,向下沉沦的。因此他主张一个真正的人,应该舍弃人欲,上达天理,确立正大光明的价值取向。张载哲学的宗旨就是阐发主体超越的修养智慧。他所谓的“为天地立心”就是为天地立人,而所立的人就是“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具有“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道德精神、达到“民胞物与”崇高境界的人。
张载哲学既有一种严谨求实的学术趋向,又有一种崇高博大的精神气象。严谨求实的趋向主要体现在他十分关注现实,力求经世致用;崇高博大气象则主要体现在他主张修养圣人境界,自觉实现主体超越,从而使他的哲学蕴涵着深厚的主体超越智慧。
张载哲学的主体超越的修养智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变化气质,从气质之性复归天地之性,实现人性超越。
张载认为人性具有二重性,气质之性是人的特殊性、表象性、偶然性,其内涵是善恶混;天地之性是人的普遍性、原本性、必然性,其内涵是至善。人要成为真正的主体,就不能局限于、安居于气质之性,而应通过修养,变化气质,复归到人的至善本性——天地之性。他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正蒙·诚明》)他认为复归天地之性,是人成为主体一成为大人的基本条件。“惟大人为能尽其道(体现天地之性),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
二、突破见闻,由见闻之知上升德性之知,实现认识超越。
张载把人的认识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两个层次。见闻之知是人通过感官与外物接触而获得的认识,德性之知是通过发挥人的道德本性与外物交合而获得的知识,“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正蒙·大心》)。他认为见闻之知很有意义,一是开启认识,“知其为启之之要也”(《正蒙·大心》)。二是沟通内外,“耳目内外之合”(《正蒙·大心》),“要他便合得内外之道”(《张子语录上》)。然而,见闻之知有着严重的局限性,因为它很浮浅,不能认识万物和人的本性,而且还会对认识人的本性形成制约。“耳目……为性累”(《正蒙·大心》)。因此,张载主张必须升华到德性之知的认识层次,德性之知是“合内外于耳目之外”的认识,是对天地、万物以及人的本性(天地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是通过充分发挥心的能动性而达到的对人性天性的根本认识。其实就是人的天地之性的自我认识。张载认为达到了德性之知的层次,人就超越了自身,“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则其知也过人远矣。”(《正蒙·大心》)
三、克服人欲,从人欲取向上达天理取向,实现价值超越。
张载认为人的价值追求有天理和人欲两个方向,追求天理是光明的,向上升华的;贪求人欲是黑暗的,向下沉沦的。他说:“烛天理如向明,万象无所隐;穷人欲如专顾影间,区区于一物之中尔。”(《正蒙·大心》)因此他主张一个真正的人,应该舍弃人欲,上达天理,确立正大光明的价值取向。他说“上达反天理,下达徇人欲者与!”
四、解放心灵,由“小心”境界升华“大心”境界,实现精神境界超越。
张载把人的精神境界区别为“小心”境界和“大心”境界。“小心”境界就是局限于见闻,束縛于成心(私意),受累于嗜欲,因而不能普遍地体认和体贴万物,把有的物排除于自己体认、关爱的范围之外的这样一种精神境界。张载说“若只以闻见为心,但恐小却心。”(《张子语录下》)“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正蒙·大心》)。而且还总是受到“成心”(私意)的制约,“成心者,私意也。”(《正蒙·大心》)
在《正蒙·大心》篇中,他描绘了大心境界的基本特征。“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可见,大心境界就是以弘大心境體认、体悟万物,体贴、关爱万物,使自我与万物合一、人心与天心合一的境界。因为大心超越了“闻见之狭”、“嗜欲之累”,心灵不被“私意”所隔断,沒有内外之别。所以能与天心相合,张载云:“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不以见闻梏其心”、“不以嗜欲累其心”的大心境界,其道德特征是什么呢?张载在《诚明》篇中进行了论述。他说具有大心精神境界之人,因为体悟到“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从而达到了“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的道德境界,这也就是《西铭》所谓的“民胞物与”道德境界。
张载指出要使精神从小心境界升华到大心境界,就必须破除“成心”。破除“成心”包括两点。其一,“不以见闻梏其心”,心灵不受见闻知识的束缚;其二,“不以嗜欲累其心”,心灵不被私欲成见所拖累。成心破除后,心灵得到了解放,心境自然弘大就会做到以自身体悟大道(“身而体道”),与道合一,进而以大道支配自身(“以道物身”),以大道体认万物(“以道体物”)的大心境界。张载说:“成心忘然后可与进于道。”“体物体身,道之本也,身而体道,其为人也大矣。道能物身故大,不能物身而累于身,则藐乎其卑矣。”(《正蒙·大心》)
在张载看来,实现了人性、认识、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四方面超越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他把这种变化气质、体认德性、上达天理、弘大心境的人称为“圣人”,他说“无我而后大,大成性而后圣”(《正蒙·神化》),“圣人之神惟天,故能周万物而知”(《正蒙·神化》),“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正蒙·大心》)。他认为儒家教育的宗旨就是引导人们通过学习和修养成为圣人,而不是仅仅成为贤人。
《宋史·张载传》记述:张载“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86页。)所以说,张载哲学的宗旨就是阐发主体超越的修养智慧。他所谓的“为天地立心”就是为天地立人,而所立的人就是“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具有“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道德精神、达到“民胞物与”崇高境界的人。
张载哲学主体超越的修养思想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例如“天地之性”的抽象性、“德性之知”的神秘性、道德礼教的宗法性等,但扬弃这些因素,至今对我们仍有深刻的启示,这就是有助于增強我们的主体超越意识,有助于提高我们人格优化、人格提升的自觉性。
作者简介
赵馥洁 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陕西省社科联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