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统计工作探析

2020-10-12张磊贾晓敏

中国市场 2020年24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中小企业

张磊 贾晓敏

[摘 要]近年来,中小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的发展都有目共睹,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短板。统计工作作为政府和企业判断当前发展和未来方向的重要依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从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问题入手,提出了规范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路径,希望对于中小企业的统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统计调查;企业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4.122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的开放性程度不断提高,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中小企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科学管理,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职能,政府主要进行中小企业统计调查。企业统计不仅可以对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还可以对企业实施监督,作为企业管理中一项基础工作,能及时地反映出企业在某一时刻的现状,同时,又作为企业一项调查研究的管理方式,能够及时地改正错误并制定更为科学的规划方案。中小企业的统计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发展情况,对于企业发展显然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但是从相关调查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统计工作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数据的准确性上往往不尽如人意。错误的数据也必然影响到政府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上,而这些政策的制定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凸显了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小企业统计工作既需要企业内部充分重视,也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和支持,共同为统计工作營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2 中小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比较突出。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追逐利益,这也是企业的核心工作。显然统计工作不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很容易被边缘化,无论在部门设置还是人员配备上都是如此。很多从事统计工作的员工也对自身工作出现错误的认知,把统计工作当作单一的汇总工作,而出现了敷衍、应付的态度,不符实、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数据信息,这不仅不利于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而且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试想一下,企业的管理层如果以此作为规划企业未来发展的数据支撑,带来的弊端是极大的,更不用说让统计工作起到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了。

(2)中小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在中小企业内部,由于受到企业体量、管理理念、管理者格局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统计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不受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统计人员流动性较大是一方面,还有很多是兼职人员,这些都使得统计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去胜任此工作。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来,很多中小企业统计人员中80%以上是兼职人员,既没有专业的岗前业务培训,在工作中也疏于学习和提升。同时,大量的兼职人员的工作业绩往往不会与部门考核等挂钩,这就使得很多统计人员无论是在工作态度还是业务素质上都不理想。

(3)统计效率与质量不佳,数据存在偏差。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统计工作人员很容易出现谎报数据应付工作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统计方法不科学,在统计过程中很多就是凭经验得出的信息,甚至存在篡改数据的可能,这样得出的数据信息必然是不准确、不真实的,这样的统计结果也必然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也正是在这些问题的共同作用下,统计工作因为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效能,对于企业发展反而起到负面影响,统计工作必然更受冷落,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统计的数据不能为企业所用,甚至影响企业的诚信度,从长远看,企业的真实情况无法确切反映,也不利于社会的综合发展。

3 新形势下规范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路径

(1)加强对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视。新形势下,提升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不仅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层的工作,政府也应该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具备长远眼光,转变管理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统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重视统计工作及相关人员之外,切实完善相关的规定,加大对于统计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重点培养统计人才真正服务于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视统计工作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中小企业的统计工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保障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规范性。

(2)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统计人员专业素养。毋庸置疑,统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于统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企业也应该立足企业可持续发展,完善统计部门的设置,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并把统计人员的业绩与工资、绩效结合起来,增强统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要凸显培训的重要作用,进行定期培训,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中小企业的统计人员队伍的质量决定着统计信息的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所以对于统计人才的培养无论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不可松懈。

(3)加强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传统、陈旧的统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如果不进行变革,必然要遭到淘汰,这就对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根本要求。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中运算和存储能力,对企业统计分析工作和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对于相关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并加以利用,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优化统计工作链的同时最大化地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从而实现统计工作服务于企业发展的目标。一方面,企业在统计工作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完善数据库系统,对于相应系统中的数据做到及时更新,形成完善的统计资料;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于企业管理、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反馈,并且迅速加工处理,做到及时传递与反馈,形成全面的统计信息网络,确保信息数据质量。

(4)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建设。指标体系科学设置以及建设过程中的不断完善,关系到新形势下企业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全面性原则。新形势下由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经济市场的变化等多种要素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统计工作首先要站在一个全面统筹的地位来看待,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全面发展。所以企业统计工作中要围绕企业方方面面的信息做好指标体系的细化工作,诸如企业的相关业务信息、经济效益状况、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内容都应该翔实且全面。二是坚持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完善工作要做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离不开各项内容信息的统一性和客观性。因为统计工作归根结底是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为企业做出经营策略提供客观的信息数据支撑,才能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坚持及时性原则。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无疑是及时调整的,无论是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化还是市场需求的变化都需要企业及时作出战略调整,这就需要在统计工作中及时进行数据的更新工作,指标体系建设要以合理化为基础,以及时性为原则,最大程度满足企业发展业务的需求,同时为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最新的信息支撑与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淑娟.浅论新时期中小企业的统计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0(12).

[2]刘民玲.试论中小企业的统计规范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6(3).

[3]张淑华.浅析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4(4).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中小企业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