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联组织视角下妇女精准脱贫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2020-10-12潘凌霄宋雯

中国市场 2020年24期

潘凌霄 宋雯

[摘 要]当前我国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决战中的决战阶段。妇联作为群团组织,链接了全国一半的人口,构建了党联系广大妇女的渠道和网络,从事具有鲜明妇女特色的群众事业,更容易将党的思想和精神、时代的文明和素养传达给广大妇女群众。文章将根据妇联组织定位、工作优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具有妇联特色的脱贫支持体系。

[关键词]妇联;群团组织;脱贫支持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4.109

1 对贫困的辩证认知

1.1 贫困认知的两个层次:表层、深层

对贫困问题的专题研究,始于100多年前英国的布斯和朗特里。朗特里给贫困所下的定义是:“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陷入了贫困。”根据这个定义,贫困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从表层看,贫困是由于消费资源的匮乏,从而使得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其二,从深层上看,贫困是由于贫困个体缺乏手段、能力和机会。

1.2 贫困认知的两个角度:宏观、微观

从宏观上看,贫困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人口问题、技术问题等,需要从全国、全社会层面去分析解读。而从微观的角度來看,贫困既是个体的收入问题,也是个体的心理问题——贫困是因为贫困群众缺少自我奋斗精神,缺乏创收致富的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创收致富的行为,从而最终导致无法获得足够的物质条件,无法满足自我的生存需要。

1.3 贫困认知的多维视角:要素贫困论、贫困文化论、素质贫困论等

国内外学者从多个维度对贫困原因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要素短缺论”“贫困文化论”“环境成因论”“素质贫困论”“功能贫困论”“能力贫困论”等贫困理论。从这些理论不难看出,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多维度的,既可与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的缺乏有关,也可能与生产要素的质量不高有关,还有可能与恶劣的社会环境(不良风俗、文化贫瘠、社会排斥等)有关。所以,每一个贫困个体致贫的原因可能是多重的,要做好脱贫工作,就需从多个维度找原因,精准定位“贫根”,靶向治疗。

2 搭建具有妇联特色的扶贫模式

2.1 创新构建贫困妇女志智双扶平台

产业扶贫不仅仅是要通过产业发展为贫困户提供一份就业机会,更要为贫困户建立更新思想观念、提升自我意识、坚定自我信心、提升自我能力、完善自我行为的平台,建立“产业+项目+贫困户”模式,构建“产业+志智双扶”平台。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当地资源,结合贫困户发展意愿及现实条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搭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平台,优化产业发展需要的生产要素配置(信息、技术、知识、劳动、土地等),设计具体的产业项目,全面激活贫困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建立靠贫困户自我奋斗脱贫的扶贫模式。

2.2 支持发展具有妇女特色产业

各地妇联组织要大力发展手工产业,依托政府、行业、社会资源,形成集技能培训、结对帮扶、就业推荐、创业孵化为一体的妇女手工产业帮扶产业链。要结合地方特色挖掘手工产业的文化价值、技能价值和艺术价值,做好贫困妇女的艺术兴趣培养、地方文化传承、手工技艺能力提升,探索脱贫致富的门路。要重点发展家政服务业,抓好家政服务行业建设,培育家政市场主体,推进巾帼家政服务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和诚信化发展,帮助提升贫困妇女家庭服务技能,拓宽贫困妇女家政服务的就业渠道。

2.3 全面支持贫困妇女融合发展

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鼓励贫困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发生态农业、庭院经济、绿色食品加工、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符合妇女特点,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妇女大量进入的脱贫项目,推动更多的贫困妇女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中。各地妇联组织要结合当地实际引导贫困妇女突出区域特点、文化特色、民族特质, 宜绣则绣, 宜剪则剪, 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将脱贫攻坚行动与乡村振兴行动相结合,将脱贫攻坚行动与妇女创新创业相结合,全面推进贫困妇女融入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去。

3 创新推进妇联精准脱贫支持体系

3.1 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加强妇联组织建设

创新组织建设,将乡村中的女性“致富能手”“意见领袖”“文艺达人”“学习能人”等挖掘出来,拉入到脱贫攻坚的队伍中来;创新扶贫模式,通过引导创办巾帼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农庄、农家乐等,推进“志智双扶”在妇女群众身边有形化、功能化和常态化;创新工作方法,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方法,使各项妇联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3.2 把握精准扶贫思想要义,提升“志智双扶”精准性

首先,要精准掌握贫困群众发展意愿、发展条件,摸清群众心智底数,做到劳动力情况、培训意愿、择业意向、技能状况、家庭情况“五清”。其次,要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要讲究个性化、差异化、层次化,坚持“分批、分类思想”,提升精神帮扶的有效性、有用性和针对性。

3.3 立足女性特点,发挥妇联优势,将“志智双扶”做出特色

女性与男性在个体心理特征方面有着巨大的性别差异,女性细腻而敏感,柔和而有韧性,乐于分享而有包容度,多元化而关注细节,在手工操作、家政服务方面确实有独特的性别优势。女性相比男性肩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扮演着多重角色。所以,妇联应该发挥组织优势,准确把握女性的特殊心理需求、心理特质、发展特点、发展条件、发展障碍、发展规律等,从女性的角度精准定位需求,细腻把握心理特征,个性化设计“志智双扶”策略,打造具有妇女特色的、有温度的扶贫体系。

3.4 以互联网思维共建、共享“志智双扶”平台

要利用互联网思维促进贫困妇女解放思想,加强贫困妇女与外界的沟通,提升贫困妇女多元协作能力,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共联。进一步加强妇联上网工程,构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集市场信息网、业务交流网、生活娱乐网、群众联系网、脱贫工作网、女性服务网为一体的网络格局。以互联网为纽带,倡导贫困女性爱家庭、爱生活、爱自己,建立培训、就业推介、创业指导、学习交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结对帮扶、创业就业孵化等的合作链条。

3.5 “五化同步”,关注贫困妇女痛点,打造妇女工作亮点

一是妇女问题目标化,以问题为导向将妇联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职能责任细化,并通过具体目标将脱贫任务聚焦压实,实现脱贫工作的目标化;二是工作目标实事化,根据工作目标,从细微处着手,找好支点、载体、切入点,将目标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实现目标工作的实事化;三是工作实事项目化,要根据特定目标、锁定的实事,设计项目方案,调配项目资源,组建项目团队等,以实现脱贫事务项目化;四是专业项目社会化,根据项目化的要求,延伸工作范围,广聚社会资源,实现项目工作社会化;五是社会化工作品牌化,创造出一批效果好,叫得响,关注度高的脱贫项目品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意见[EB/OL].[2018-11-19].http://www.cpad.gov.cn/art/2018/11/19/art_46_91266.html.

[2]全国妇联.全国妇联关于在脱贫攻坚战中开展“巾帼脱贫行动”的意见[J].中国妇运,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