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管新规实施效果及对银行业的影响

2020-10-12刘明彦

银行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规保本净值

刘明彦

7月31日,央行宣布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资管新规”)的过渡期从2020年底延长至2021年底,比原计划延长了一年。受此利好消息影响,上证指数连续两天上涨,即市场对疫情影响下监管政策的灵活调整表示乐观。但是,资管新规的主要监管规则并没有放松。那么,自2018年4月实施以来资管新规对作为金融机构主力的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如何,过渡期结束后银行理财业务又将面临哪些压力,这是投资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资管新规实施的目的及核心内容

压缩影子银行规模,降低金融系统风险是资管新规的实施初衷。2018年初,银行业理财产品规模约30万亿元,同期银行业资产规模为251万亿元,理财产品规模约占总资产的12%。由于理财产品属于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不在资产负债表之内,即表外业务,其资金端虽然实施刚性兑付,但却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而资产端尽管大量投资于以贷款为主的非标资产,却不需要满足相应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也就是说,在银行对理财产品支付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的固定收益率时,并没有要求投资者承担与其高收益相对应的投资风险,且银行也未计提相应的不良拨备和资本金来缓释理财资产端的风险,这构成了监管当局认定的影子银行业务。因此,银行业大量理财产品的存在使其面临较大的潜在金融风险。切实降低影子银行规模,降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是实施资管新规的政策目的。

资管新规的核心是打破资管产品收益的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管理,使投资者承担起投资风险。资管新规第2条规定,“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第18条规定,“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反映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由托管机构进行核算并定期提供报告,由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认,被审计金融机构应当披露审计结果并同时报送金融管理部门”;第15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以上规定均指向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关键,即通过资产池滚动发行理财产品,通过资金池保持资产流动性,通过资产池业务熨平资产的收益率,从而兌付投资者的预期收益,而资管新规禁止银行理财的资金池业务模式,要求实行净值化管理,为其打破刚兑奠定了条件。银行理财打破刚兑意味着投资者将理财产品视为存款将成为历史,银行理财净值化、基金化成为大势所趋。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理财业务的影响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力度加大,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与占比快速增长,预期收益型(非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连续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末,银行理财余额为23.4万亿元,全部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规模较2018年末的32万亿元大幅减少27%,原因是所有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全部转为存款;同期非净值型产品余额为13.27万亿元,较上期减少2.74万亿元,下降17%,而期间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约为10万亿元,较上期增加超过4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净值型产品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比例为43%,同比增加逾16个百分点。概括来说,保本理财转为存款使银行业理财规模整体大幅下降,但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规模仍实现6%的增长,而非保本理财中净值型理财大幅增长近七成,预期收益型(非净值型)同比下降近两成,即银行业积极落实资管新规,净值型理财将成为银行理财的主流。

从银行理财的资产端看,货币市场工具余额占比上升,非标债权占比小幅下降。2019年末银行业非保本理财产品穿透各类资管产品后持有资产规模为26.24万亿元(同期理财产品余额为23.4万亿元),其中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及存款的余额占非保本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比例为72%,同比增长逾5个百分点,其中在理财资金投资的各类资产中占比最高的是债券,占比高达60%,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备受关注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占比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至15.63%,余额为4.10万亿元;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降至7.56%,余额为1.98万亿元,这表明银行业压降理财投资中的非标资产规模相当缓慢。

开放式理财产品成募集资金绝对主力,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规模与占比持续增长,理财产品刚兑逐渐打破。2019年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达112万亿元,其中开放式理财产品全年募集资金98万亿元,占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额的88%;封闭式理财产品全年募集资金为14万亿元,占理财产品募集总金额的12%。在非保本理财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大幅上升,使银行理财打破刚兑成为可能。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明显加大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营销力度,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持续上升,当年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高达51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1万亿元,增幅高达68%;净值型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占全部产品募集资金的46%,较上年占比提升约20个百分点。

理财子公司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产品余额初具规模。截至2019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先后有17家理财公司或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始运营,此外还有1家中外合资的理财公司和6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有5家理财子公司有存续理财产品,且皆为国有大型银行下设的理财子公司,其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合计为0.8万亿元,都是净值型理财产品。目前开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已扩大至16家,分别是工银理财(工行)、建信理财(建行)、交银理财(交行)、中银理财(中行)、兴银理财(兴业)、农银理财(农行)、光大理财(光大)、招银理财(招商)、中邮理财(邮储银行)、宁银理财(宁波银行)、杭银理财(杭州银行)、徽银理财(徽商银行)、信银理财(中信银行)、渝农商理财(重庆农商行)、苏银理财(江苏银行)和南银理财(南京银行)。从构成来看,国有银行有6家,股份制银行有4家,城商行有5家,农商行有1家,表明大型银行在理财子公司设立和开业方面相对领先,这与它们资本实力雄厚、人才济济且理财产品历史包袱较轻有关。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现存巨量非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面临净值化转型和整改压力,对银行业的盈利和资本补充带来一定挑战。尽管监管当局确认过渡期延期一年整体符合市场预期,但在疫情影响的不利环境下利好相对有限。数据显示,2019年末银行业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为23.4万亿元,其中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余额为10.13万亿元,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余额为13.27万亿元。这意味着在两年内如此庞大的理财产品将面临着净值化转型和整改,尽管缺乏这些理财产品投资资产质量的数据,但根据银行业表内资产约2%的不良率推算,这些预期收益型理财资产端可能包含数千亿元的不良资产。尽管央行和银保监会推出针对存量理财产品所投资资产处置的配套支持措施,主要包括:“鼓励采取新产品承接、市场化转让、合同变更、回表等多种方式有序处置存量资产;允许类信贷资产在符合信贷条件的情况下回表,并适当提高监管容忍度;已违约的类信贷资产回表后,可通过核销、批量转让等方式进行处置;鼓励通过市场化转让等多种方式处置股权类资产;稳妥处置银行理财投资的存量股票资产,避免以单纯卖出的方式进行整改”。这意味着银行对存量非净化理财产品对应资产的处置,将给银行业盈利与风险带来一定压力,在疫情影响资产质量的背景下这种压力会变大。

理财产品的净值化和打破刚兑,回归表外业务的本源,中长期看有助于降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有利于其稳健经营。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银行通过给予投资者(主要是风险厌恶型的储蓄户)高于存款利率的无风险收益,实现产品的滚动发行,建立所谓的资金池,投资于以非标债权资产(主要是受监管政策限制的行业贷款)为主的资产池,银行获取其中的收益利差,同时承担投资风险。这实际上是处于表外的存贷业务,即所谓的影子银行,其资产质量未受到有效监管,由于表外业务没有资本约束,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张,因此,任由非净值化理财产品扩张虽然能够增加银行业的收入,但其蕴藏的风险不断累积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动荡。因而,监管当局及时规范理财业务,打破刚兑,实现净值化管理,提高业务的透明度,使投资者承担起相应的投资风险,有利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银行业务的透明度和合规性,长期看有助于银行业的行稳致远。

(作者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新规保本净值
压缩驾照“分虫”非法市场
监管新规下P2P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最新净值排名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