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高效育苗及养殖技术
2020-10-12苏怡林
苏怡林
[摘 要] 为了提高罗氏沼虾养殖产量,实现高效育苗养殖,本文从育苗准备、育苗技术与养殖技术方面总结罗氏沼虾高效育苗及养殖技术,为养殖者提供技术支持,以提高罗氏沼虾养殖产出。
[关键词] 罗氏沼虾;育苗;养殖
[中图分类号] S966.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4-111-3
罗氏沼虾,又称泰国虾、马来西亚虾,属于大型淡水虾,其具有肉质鲜美、营养高、食性广、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等特点。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罗氏沼虾以来,东南亚国家和其他一些地区养殖罗氏沼虾比较普遍。我国自1976年引进罗氏沼虾,在广东、江苏、湖北等省区进行养殖,产量为4 000~5 600 kg/hm2,养殖效益较为显著。在罗氏沼虾育苗养殖过程中,集约化养殖的高发病害风险与环境要求较高对其养殖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制约。如何实现高效生态养殖,进一步提高育苗及养殖效果,成为当前研究重点。
1 育苗准备
1.1 设施
清洗消毒育苗场地,包含淡水蓄水池、海水及育苗池;准备充足的淡水与浓缩海水,通过曝气与沉淀预处理后,确保用水与要求相符;检查设施中送气系统与鼓风机是否运转正常,对加温系统进行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转;刷洗育苗池池底与池壁,减少池壁吸附物。
1.2 用水
非沿海地区在清新淡水中添加浓缩海水,并稀释其中盐度,以获得育苗用水。培育幼体用水的盐度为9%~11%,育苗用水配置后需经过过滤、沉淀、二氧化氯消毒备用,对其进行预热至28~32 ℃,保证在育苗前盐度、温度均与要求相符[1]。
1.3 丰年虫
在罗氏沼虾育苗过程中,丰年虫幼体是主要饵料,其对于育苗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丰年虫幼体(见图1)。因此,采购丰年虫卵后先将其冷藏,放置冰柜或冷库中保存,温度低于-5 ℃,依据育苗丰年虫需求量,制订丰年虫孵化计划,以保证育苗拥有充足的活饵料供应。在孵化过程中,提前4 h解冻虫卵,在孵化桶底部设置透光板,收集幼虫,清洗消毒孵化车间与孵化桶,控制孵化密度、光照强度、温度及盐度,时间为24 h。并且做好虫壳分离工作,在孵化桶盖上黑布,取出气石,利用幼体趋光性以灯光照射孵化池底部,静置15 min后,卵壳漂浮于水面,分离虫壳。
2 育苗技术
2.1 优选亲本,保障幼体质量
选择优良亲虾进行强化培育,将其放入温泉越冬培养,3个月后其体长可长至11~15 cm,体质量为30~50 g,体质、健康、无伤病的可适应繁育要求,此时个别越冬亲虾发生雌虾抱卵,孵化期间关注雌虾头胸甲卵巢,为橘黄色则代表性腺成熟,可脱壳交配,20 h内产卵。当卵由橘红色变为灰紫色后,将其移入工厂化育苗场的孵化池中进行幼体孵化。在孵化过程中,需24 h不断充气,确保池水溶氧量超过5 mg/L,抱卵虾较多则增加投喂量,尤其是增加鲜杂鱼、鱿鱼、海蛎肉等动物性饵料,每天换水排污一次,清理残饵。幼体孵出通常为24:00之前,收集可在第2天凌晨进行。借助幼体趋红色光特点,在红桶内安装灯泡吸引幼体,以0.177 mm尼龙网收集,将其放入桶中曝气[2]。
2.2 合理确定养殖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保证幼体在生长过程中拥有适宜空间,避免出现相互残杀的问题。在罗氏沼虾繁育中,以10万尾/m3为最佳育苗密度。在幼体数量定量中,利用容器量发,捞取幼体时沥干水分利用定量容器概算技术进行数量测算(即以一勺幼体用水稀释后,人工数出每勺幼体数量,以此为每勺苗量的参考数值),放置在育苗池中培养。此种方法可提高幼体质量,达到高产效果。
2.3 投喂饵料
罗氏沼虾幼体饵料以丰年虫为主、蛋羹为辅,入池之前需要在育苗池中放入单胞藻,具有稳定和净化水质的作用,也能为幼体提供食物。投喂单胞藻主要是依据池内水色设定,水色浅可进行大量投喂。罗氏沼虾幼体孵出2 d后,即可投喂丰年虫幼体,将其作为苗期重要饵料,在投喂过程中需要遵守定质、定量、定时的原则,投喂的饵料保证幼体能吃饱,每天上下午投喂一次即可,根据育苗池中饵料剩余加减投喂量。蛋羹作为辅料,通常是丰年虫幼体投喂前进行投喂,可在其中伴入EM原露,保证幼体肠道健康[3]。蛋羹最佳投喂时间是停气阶段,幼体在此阶段游至上层,能均匀捕食蛋羹,以免蛋羹由于未摄入沉入池底而污染水质,尽量少投喂蛋羹。
2.4 倒池
幼体培育中倒池主要是将幼体从一个池中搬至另一个池培育,随着幼体的生长,摄食逐渐旺盛,排泄物随之增加,仅依赖换水或吸污无法保证池内水质良好,则需要倒池。在此过程中,利用0.250 mm筛绢网将其收集起来,将其放入新育苗池中培育,做到动作轻柔、带水操作。通常是幼体变态前进行倒池,如果育苗池中丰年虫壳较多,则利用过滤框抽水,在出水口套上过滤袋,以去除卵壳。
2.5 病害防控
在幼体培育过程中,疾病会对幼体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决定幼体培育是否成功。幼体病程较短,治疗难度较大,有时即便治愈,残留量较少,会丧失保留价值。所以,需要预防疾病发生,可在幼体入池前撒上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对病原微生物繁殖生长加以抑制,为幼体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复方中草药剂蒸蛋羹,能预防池内发生黄金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溶壁微球菌等,提高幼体成活率。并且调控水温在28~31 ℃,换水、加水及倒池温差控制在±1 ℃范围内,每天吸污2次,根据水位补充用水。
2.6 淡化出苗
幼体经约21 d孵化变态成为仔虾,当90%幼体成为仔虾后,即可将仔蝦淡化出苗,分2d进行。每天将1/2原池水排出,添加注入淡化水即可。
3 养殖技术
3.1 场地营造
淡化出苗后,需要将罗氏沼虾换大水面池、塘养殖,需要为其生长营造良好的场地环境。选择空气流通清新、光照充足、植被生态优良的地方建设养殖场,每口虾池面积为0.33~0.53 hm2,深度1.5 m,便于进排水。养虾场通电并配备用电机,每0.33 hm2水面配置1台抽水泵与3 kW增氧机。对于新建池塘,则在放苗前进行药物消毒,7 d前注入新水。正在养殖的池塘则在完成一个养殖周期后,将池水排干,铲除表面淤泥,晒至土色发白。并且在水体中增加有机质、微量元素、矿物质,培育水生动植物与微生物,特别需要栽培水生植物,培肥养殖水体,调养水质要贯穿整体养殖过程,保证虾池养殖水体稳定,溶解氧超过5 mg/L,pH值为7.6~8.3,透明度超过25~35 cm[4]。因此,需要依据天气、池水肥瘦进行适当施肥,通过次多量少的方式,定期在其中注入新水,适当换水,旺季则每天开增氧机2次左右,开机时间约为2 h,每15 d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调水,养殖期每20 d使用光合细菌1次。
3.2 苗种投放
将培育完成的虾苗投放至养殖池中,667 m2放样约3万尾。放养前需逐级练苗,提高虾苗成活率,667 m2混养50~100尾100 g體质量的鲢鳙及5~10尾 50 g左右的中华鳖。虾苗进行一次投放、分批捕捞、依次收获,最后不达上市规格的尾虾可进越冬大棚养殖。清塘消毒在5月初进行,5月至6月中旬投放虾苗,6月至10月中旬是养殖罗氏沼虾成虾的重要阶段。
3.3 饵料投喂
罗氏沼虾为杂食性动物,特别是幼体,以天然生物为主食。因此,为了增加虾池中天然生物饵料,在投喂鲜活饵料与人工配合饲料前,需进行施肥培育,施放绿肥、光和细菌、绿藻、桡足类和硅藻等有机肥,让水色变成茶褐色或黄绿色。成虾养殖饲料中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日投饵料为虾体质量的5%,每天投喂2次即可,投喂时间通常是清早及傍晚。前期饵料颗粒不超过2 mm,中后期则为3~4 mm,增加蚌肉、螺肉和小杂鱼等动物性鲜活饲料,添加一定的复合维生素、大蒜素等保健药品。
3.4 日常管理
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天气情况,特别是降雨和气温,防范由此所造成的洪涝、低温及次生病害。安排人员早晚巡视池塘,观察虾池中环境变化,虾的摄食、活动及健康情况,查看是否存在虾塘渗漏、虾病、鼠蛇鸟等敌害。如果发现问题,则及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特别是防治病害,可通过调节营养供给与改善环境让虾保持健康状态。经过4—5月的养殖,部分成虾达到上市规格后,可进行多次分批起捕。收获时首先使用拉网捕捞,排干池水时则用抄网工具捕虾,同时做好捕、运、销衔接,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4 结语
经过30多年的养殖发展,罗氏沼虾育苗与养殖技术愈发成熟,为养殖者带来了良好收益。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产量,推动罗氏沼虾产业发展,应通过幼苗优选、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病害防治、日常管理等方式,为罗氏沼虾养殖提供稳定环境,养殖过程中避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以提高养殖效果,实现高产出,从而提高罗氏沼虾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覃毅.罗氏沼虾育苗高产技术[J].河北渔业,2020(5):30-32.
[2]倪蒙,高强,原居林,等.不同盐度罗氏沼虾育苗水体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5):976-985.
[3]周小春,陈小宏.罗氏沼虾成功育苗实例[J].海洋与渔业,2018(1):58-59.
[4]肖楚康,方刘,阮国良,等.罗氏沼虾淡化养殖的现状与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19(8):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