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2020-10-12李云波唐铭王化冰朴秀吉

乡村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高产玉米

李云波 唐铭 王化冰 朴秀吉

[摘 要]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其高产优质是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目前,虽然玉米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仍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如何保证玉米高产优质是当下农业从业人员需探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玉米高产优质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4-98-2

玉米在我国农作物耕种中占有很大比例,其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且可以作为重要的饲料资源促进畜牧业发展[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玉米产量和品质已不能满足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势在必行。

1 品种选择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品种选择是实现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前提。首先,品种的选择要遵守适地适种原则,要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品种;其次,要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强、抗旱能力强的品种,以有效预防玉米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灾害,为玉米高产打下良好基础;最后,要到正规的种子经销商处进行购买,避免购买“三无”种子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济损失。

2 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先对种子进行一定的处理。首先,要去除种子中的病粒、瘪粒,保证种子的纯净度,尽量挑选色泽饱满、大小一致的种子,从而保证种子出苗率;其次,要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打破种子休眠期,以增加种子活力,将种子平铺在背风向阳处,定时进行翻动,以保证每个种子均能被照射到,晾晒时间为两三天;最后,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用种子包衣剂将种子进行充分包裹,从而有效预防玉米发芽期间受到地下病虫害侵袭。

3 地块选择及整地

肥沃的地块是实现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保障。玉米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由于其植株较高、根系发达,因此应尽量选取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2]。选好地块后,要进行必要的整地作业。首先,要将上一年种植作物的残茬和地块内的杂物清除干净,以减少病源菌残留,避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其次,要对地块进行深松处理,以增加土壤通透性,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同时破坏地下病菌和害虫的生存环境,从源头上对病虫害进行预防,进而保证玉米苗健康生长。

4 适时栽种

适时栽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东北地区一般选择5月初进行栽种,土地平整后,地温达到8 ℃时即可进行栽种。栽种时间不能过早,过早温度过低、昼夜温差大,会影响种子活性,易造成烂种和出苗不齐;过晚则会造成出苗晚,影响玉米生长周期,难以保证玉米正常成熟[3]。玉米分为早、中、晚熟品种,一般早熟品种选在每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进行栽种,中熟品种选择在每年4月中旬进行栽种,晚熟品种选择在每年4月中旬或3月下旬进行栽种。值得注意的是,晚熟品种播种时间较早,不适宜在东北地区进行栽种。此外,玉米栽种时,应将种子埋入地下5 cm左右,再进行覆土,并把握好行间距、种植密度,确保种子有充足的空间吸取养分。

5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保证玉米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涉及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及施肥等措施。间苗和定苗可增加玉米植株间的通透性,避免产生争夺养分现象[4]。间苗应去除病苗及生长态势较差的幼苗,保留生命力旺盛及健康的幼苗。补苗是玉米田间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应针对缺苗现象,及时进行补苗处理。间苗和补苗均需在天气晴朗的下午进行,主要是因为经上午阳光照射,病、弱苗会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易识别。此外,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去除田间杂草,避免杂草与玉米苗争夺养分而影响玉米苗正常生长,同时可增加田间通透性,保证玉米苗健康生长。玉米整个生长过程中均需大量养分供应,对此,要根据玉米不同生长期针对性施用不同肥料,以保证玉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5]。整地时需施用大量有机肥料,确保满足种子发芽期对养分的需求并提高其抗性;苗期及以后各生长时期,需根据玉米生长特点及其对养分的需求,针对性施用肥料,以达到玉米高产优质的目的。

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侵袭是各种农作物均要面对的问题,其会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严重时会造成绝收,从而给种植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6]。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进行栽植;其次,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从而有效预防地下病虫害对种子的侵袭;最后,当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要采用化学手段进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喷洒化学农药时要注意用药量,不能为了达到一次性灭杀的目的而随意加大用药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药害和破坏周边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海安,曲占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9(14):32.

[2]韩慧.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及推广[J].种子科技,2019(1):27.

[3]吴久权.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南方农业,2018(36):43-44.

[4]王德军.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关键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20):55.

[5]赵锴.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J].种子科技,2018(5):30-31.

[6]姜慧琴.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关键技术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8(1):55.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高产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