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庄绿化中植物配植及栽植养护措施

2020-10-12张超

乡村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栽植养护

张超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对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村庄绿化已成为村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进一步推进村庄绿化工作,本文结合实践总结村庄绿化中植物配植和栽植养护措施,为其他地区开展村庄绿化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村庄绿化;植物配植;栽植;养护

[中图分类号] S7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24-77-3

现阶段,我国村庄绿化整体规划滞后,人们绿化意识淡薄,造成村庄绿化水平不高、整体效果较差。通过近几年政府对村镇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探索出一条村庄绿化新路[1]。

1 村庄绿化类型

1.1 村庄道路两侧绿化

要正确处理道路与绿化的主次地位,首先保证行车行人需求,避免出现绿化带侵占道路、影响车辆出行现象。道路宽度不足5 m的,主要做好清理平整工作,一般不宜再进行绿化;道路宽度大于5 m的,栽植2排行道树,行道树之间的空闲地配以花灌木和球类等植物,充分体现绿化的立体感。村内东西道路主要对北侧的阳面进行绿化,南侧背阴面不具备条件的尽量不宜绿化;南北道路根据宽度可进行两侧绿化;村内巷道比较窄的不宜进行绿化。

1.2 房前屋后绿化

充分发动群众,在全村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可以动员群众自己对房前屋后、空闲宅基地、小块闲植空地等实现零星地块全面绿化。植物选择上以乔木或经济林木为主,点缀花灌木及球类。

1.3 文体广场及公共活动场所绿化

以大乔木为主,可以栽植杨树、柳树、泡桐等,有条件的地方选择银杏、国槐、法桐等,也可以配以松石小景,中层苗木选择樱花、海棠、石榴、百日红等,金叶女贞框边,作为下层苗木。

1.4 村庄空闲地及周边绿化

以种植乡土乔木树种为主,可以选择杨树、槐树、泡桐、榆树等,实现无裸露地面的目标要求。特别是电线下,不宜栽植大乔木,可栽植常绿树种,如红叶石楠、大叶女贞等,或花灌木。针对村内空闲地,建议绿化时把种植任务落实到农户身上,政府给予一定补助,结合扶贫攻坚,形成一村一品,同时建成宜居的生活环境。结合村庄规划,规划建设较大面积的公共绿地。

1.5 庭院绿化

各住户要根据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庭院绿化,既可以栽植白玉兰、海棠、桂花、丁香和樱花等观赏树木,又可以栽植山楂、樱桃、苹果、杏树和石榴等经济类果树,也可混合栽植,尽量提高庭院绿化的景观效果。

1.6 河道及池塘周边

以旱柳、垂柳为主,配植碧桃、樱花、金叶女贞球、小叶女贞球、连翘、蔷薇和迎春等。有条件的应结合四旁和坑塘绿化,建设小型公园或休闲绿地;可在河道及池塘周围建游步道,并修建木凳、亭子等,将坑塘建成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坑塘周围种植垂柳、冬青及花木树等绿化植物,使居民公共娱乐场所周边绿树成荫,愉悦人心。

2 村庄绿化中植物配植原则与要点

2.1 配植原则

2.1.1 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原则。要在以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实行全民动手、房前屋后由村民自栽自管、发动大户捐建方式,广泛筹资,扎实推进。

2.1.2 坚持统筹规划、彰显特色原则。村庄绿化要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生态优先。以村委办公场所、村庄主入口等处为点,以道路为线,以村民活动场所为面,将“点、线、面”进行有效衔接,使之成为村庄内亮丽的风景线。要做好紧邻村庄、新旧苗木之间的衔接,更好地体现整体性及连续性。

2.1.3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原则。村庄绿化要结合各村地形、地势、小气候及群众意愿,选择易活、易管、中低成本的乡土树种为主栽树种,体现观赏性,达到绿化、美化效果。乔木、灌木、藤本、地被及花草合理搭配,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避免出现单一绿化苗木太低太稀和绿化效果平面化。示范村和条件较好的村庄,要尽量体现出绿化的层次感、立体感,努力提高绿化的密度和高度,形成绿化特色。

2.1.4 堅持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原则。村庄绿化要充分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树种选择及配植等要充分考虑养护管理难度、费用,不要照搬城镇绿化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在完成环村林带、主要街道和庭院绿化的基础上,建设文体公园等休闲场所。要根据本村经济条件,尊重群众意愿,条件一般的村庄尽量选择乡土树种、规格稍小的苗木,条件好的村庄可以适当搭配规格稍大的苗木,常绿与落叶结合,高中低搭配栽植,实施多层次精细绿化。

2.2 植物配植要点

绿化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景观效果和经济投入。

2.2.1 乔木类。土质好的可选择银杏、国槐、法桐等,土质较差的可选择白蜡、栾树、柳树、毛白杨、刺槐、榆树、泡桐、垂柳和旱柳等。

2.2.2 花灌木。樱花、百日红、木槿、白玉兰、海棠、丁香、红叶李、石榴、杏树、山楂和樱桃等作为上层苗木,要求地径不低于3 cm,分枝高度不低于1.2 m,总体高度不低于2.0 m;榆叶梅、紫荆、梅花、红瑞木、锦带花、火棘球、棣棠球和冬青球等作为中层苗木,要求高度不低于1.5 m;金银花、迎春、丰花月季等作为底层地被苗木,高度不高于60 cm。部分地段可以考虑采用紫藤、爬山虎、凌霄、蔷薇、羽叶茑萝和牵牛花等进行垂直绿化。

2.2.3 地被。尽量少用草坪,多种植自播能力强的一二年生草花孔雀草(蝎子草)、凤仙花(指甲花)、半支莲(太阳花)、紫茉莉(懒老婆)和石竹花等,栽植宿根花卉鸢尾、大花金鸡菊、萱草等。

3 村庄绿化中植物栽植养护措施

3.1 栽植前准备工作

3.1.1 更换种植土及开挖树穴。土质差的一定要换好土,存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土壤严重板结的地段必须清理后再进行换土,土壤以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为宜,必须保证土层厚度在1 m左右。开挖树穴在土壤化冻之后进行即可,大乔木挖长宽均为1.0 m、深為80 cm的树穴,花灌木挖长宽均为70 cm、深为60 cm的树穴,地被植物保证优质土厚度在60 cm,优质土填至比花坛石稍低2 cm左右。

3.1.2 合理搭配相邻植株。为了达到最佳观赏效果,栽植的树木应保持直立,并注意观赏面合理朝向。

3.1.3 苗木整形修剪。栽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剪除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并对残缺树冠进行修剪,保持树形完整和树种成活率。

3.1.4 绿地周边安装花坛石。主街道两侧绿化可以设植三边花坛石,靠墙的一面借墙体为花坛的一边,花坛石高于种植土2 cm。条件好的乡村用花岗岩锯解石,条件差的乡村可以用水泥路沿石或砖砌抹面。砌筑花坛的高度不得超过地面20 cm。文体广场及公共活动场所布局要合理,周边设植花坛石,花坛石高于种植土2 cm。条件好的乡村用花岗岩锯解石,条件差的乡村用水泥路沿石或砖砌抹面。

3.2 栽植

3.2.1 栽植深度。保持苗木根系舒展,填土应分层踏实。对于带土球树木,必须先踏实栽植穴底层土,再放入树苗和填土踏实。栽植深度应与原栽植线基本一致。

3.2.2 栽植密度。根据具体情况,视苗木种类而定,总体要求以树势恢复后叶与叶相接为宜。乔木类一般株距5 m,花灌木株距2 m,地被植物栽植时修剪量较小,适当密栽。

3.2.3 设立支架。对于达到一定粗度的树木需及时设立支架,支柱应牢固,绑扎树木处应夹垫软物,绑扎后的树干应保持直立。

3.2.4 浇灌定根水。栽植后应在栽植穴周围筑成高10~15 cm的灌水土堰,如果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致使树木倾斜,应及时扶正、培土。

3.2.5 栽植树种。各村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在保留现有树木的基础上,抓住绿化大好时机,能栽高层树的不栽中层树,能栽中层树的不栽低层树。

3.3 养护管理

苗木栽植后,每村或邻近几个村庄必须设专门的养护人员,成立养护管理组,管理组必须配备浇水机械及修剪工具。村镇两级成立检查指导组,定期对养护效果加以检查,及时纠正出现的不良现象,也可以将养护任务承包给有经验的人进行管理。根据不同季节进行养护,春季主要浇返青水、补苗、卫生清理等,夏季主要拔草、浇水、打药、施肥等,秋季主要拔草、修剪、浇水、打药和落叶清理等,冬季主要浇封冻水、修剪、卫生清理等。

在实践中发现,精细管护工作做得好的村庄,在村庄的整体规划、绿化规划方面都较为合理,整个村庄的绿化面积、绿化率较高。而未进行改造的村庄,房屋陈旧、道路狭窄,整个村庄的绿化布局较为凌乱,绿化率较低。因此,绿化承建单位要注重村庄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如可以在绿地上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并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2]。同时,技术指导人员要注重利用村庄的大喇叭、宣传栏等,及时发布农时消息,指导村民按照时令进行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要根据蔬菜瓜果时令的不同,错季播种,保证整个村庄四季常青、田园层次分明,形成种植、养护、管理、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绿化管理模式,将村庄的绿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促进村庄全面发展。

4 结语

村庄绿化需要技术人员专人管理,在每一个环节精益求精,绿化过程中可以与乡村文明行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村庄美化水平,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绿色文明村庄。

参考文献

[1]姚家宁.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J].安徽林业科技,2014(5):3-8.

[2]秦晶,倪琪.对新时期村庄绿化问题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4(9):57-61.

猜你喜欢

栽植养护
农村公路养护优化管理初探
试议公路养护中人材机管理
试析雪松移栽技术与养护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草坪的建设与养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