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与创新

2020-10-12史文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17期
关键词:纪录片创新

史文莉

【摘要】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人文历史纪录片逐渐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特点和《十三行》的创新特点以及创新背景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十三行;纪录片;创新;真人体验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7-147-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echnology, humanitie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aries with unique cultural charm have gradually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 This paper will make a brief analysis from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history documentary and the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background of Thirteen Lines.

Key words: thirteen lines; Documentary film; Innovation; Live experience

所謂历史文化纪录片,是指从历史和文化的特殊视角出发,对民族的历史文化,诸如地形地貌、文物古迹、土木建筑、宗教医道等,给予深沉的历史反思和文化关照。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文历史纪录片也紧跟时代脚步逐渐走向大众化、开放化。

1. 保留与转变: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特点

从《望长城》《话说长江》到《圆明园》《河西走廊》再到《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这类带有历史色彩、充满宏大叙事的人文历史纪录片已经成为我国电视内容生产的重要部分,它们以更加多样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类型表现回顾历史事件、讲述历史故事、展现文化价值。这两年的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从选题、叙事和视听表达等方面都融入了与时代相融合、相呼应的元素,显示出一定的时代特色和个性化表达。其次,相较于以往磅礴宏大的叙事风格,近年来的作品更趋向于对现实的关照和人文情怀的表达,将历史叙述转换成为一种底层叙述,从历史事件出发延伸到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故事。

1.1 标志性符号:中国文化的价值表达

符号作为文化传播的介质。近年来人文历史纪录片聚焦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比如故宫、牡丹、圆明园等,展现历史风貌、表达文化价值。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年轻化的视角展示了在故宫的身影中,文物修复师与文物之间的对话,以及这场对话背后的工匠精神。除了纪录片自身的艺术价值之外,因其直观的影像画面、真实的话语表达使得它在国际传播中易跨越民族、文化、政治等背景障碍,在传播中华文化、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地位等方面更具竞争力。而通过标志性符号对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形象的表达、讲述和传播,其传播效果相较于传统的表达方式更为显著。

1.2 创造性转变:中国美学的国际化表达

作为高语境文化典型代表的汉语,在纪录片中的表达追求生动传神的描绘和精巧细致的修辞,再加上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表达方式上比较含蓄、感性,较多使用非语言编码,受众在理解主题等方面存在着障碍,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我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近年来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传播力都有所提升,这种变化的原因则来自于创作者的姿态以及理念转变。一方面是以流动的、动态的视角进行故事的讲述。另一方面是叙事方式从宏大磅礴到具体平实的转变。如江苏卫视《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以行走的方式,表现旅游、科技、人文等多方面的中国成就。这种转变为纪录片国际传播效果的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传播、文化的国际认同感增强等都带来了积极影响。

2. 潮流与体验:《十三行》的创新性尝试

《十三行》是中国首部历史体验式纪录片,它从广东十三行的历史出发,踏着“一口通商”时期广州十三行的对外贸易足迹,一步步探寻着十三行对今天的中西方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历史意义和影响。

提起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人们往往存在枯燥、乏味、严肃等刻板印象,而《十三行》把那个时期的历史记忆和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串联起来,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真实的、有命运感的人物及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构建出整个叙事框架,历史话语由此获得了一种可感的共同记忆,也因此能够引发观者的共鸣,从而打破人们对于纪录片,特别是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刻板印象。除此之外,《十三行》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和评价,与它另辟蹊径的表达方式密不可分。

2.1 全新的语态表达

解说词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的文体。它一方面是对视觉感受的补充,让观众在接受画面表达的同时,从听觉上感知关于画面形象的描绘和说明,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声画合一的效果;另一方面,解说词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着叙事的作用。中国传统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如《话说长江》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这样的解说词从文学上来说具有艺术性,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受众或文化层次不高的人来说无法准确理解,最终导致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出现偏差,所以,有一部受众就会选择放弃观看这样的纪录片,从而导致受众流失。

纪录片《十三行》中的解说词具有年轻化、趣味化等特点,这样的语态表达能够拉近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同时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纪录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在讲述一个宏大的历史事件的同时,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例如在第一集“花落广州”中,对程存洁的出场介绍里说到“我们和他刚建立的友谊将在几分钟后画上句号”。还有对于主角的介绍“就是这瓶从海里打捞出来,距今200多年,已然是一团乱麻的茶叶。”这样接地气的解说词再配上“不等我,友尽!!”等综艺体的弹幕,让这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变得年轻且富有活力。《十三行》中,流行文化及元素的适度加入和合理运用填补了严肃的历史和娱乐文化之间非黑即白的二元界限的鸿沟,打造了纪录片趣味又不失内容的特点。

2.2 拟人化形象吉祥物——猫十三

“吸猫文化”虽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但其实自从我们的祖先驯养猫开始,“猫文化”就陪伴中华民族发展至今。从小时候看的《黑猫警长》《虹猫蓝兔七侠传》等与猫有关的动漫,再到我们熟悉的国际知名线上综合购物平台,以猫为吉祥物的——天猫APP,还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那些毛茸茸的身影,故宫文创中憨态可掬的宫猫雕像,无一不受到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十三行》中,一只圆滚滚、胖墩墩,脖子上还戴着“十三”的牌子的猫扭动着身躯,在屏幕上左摇右摆,它就是《十三行》的吉祥物——猫十三。它穿上清朝的服饰,戴上瓜皮帽,化身成大清朝皇帝、官员、商人、老百姓、美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等与十三行有关的历史人物形象,生动演绎着十三行的故事。例如第七集“我的国家我的钱”中,一开始就通过“猫十三”化身的印第安人瓜尔巴进行故事引入。印第安版的猫十三配合解说词演绎着一个关于白银面世的故事。

如果说年逾二百的历史过于厚重,对于这段历史的演绎与讲述也都过于刻板和严肃,那么“猫十三”这只国内纪录片首创的卡通形象的加入,则打破了传统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再现方式,并且结合当下流行的“吸猫文化”,为这段深沉的历史增添了一些灵动和生机,也让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这段历史好奇并且感兴趣起来。

2.3 “真人体验式”再现历史

纪录片对于历史事件的再现一般有情景再现、情境再现、人物扮演和技术再现四种方式,在这个世界,纪录片最大限度地为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实状况提供了可能。传统的纪录片对于历史事件的再现一般采用“讲述+影像”的方式,既由当事人、见证人或专家学者讲述曾经发生的历史,同时在讲述的前后采取解说词加画面的方式再现一段过去的历史。

《十三行》对于历史故事的讲述,采取“真人体验式”的方法,参考两百年前历史记载的实景,邀请当今有较高知名度的年轻人进行实景体验,开启全新的历史体验式纪录片模式。在第一集“花落广州”中,邀请了两位体验者——青年演员赵予熙和极限运动员廖锡荣,他们通过七天的时间体验两百多年前欧洲到中国四到七个月的远洋航行,纪录片中对食物、房间、船只等进行了等比例还原,让两位体验者能够近距离触摸那个风帆船时代远洋航行的日日夜夜。第三集“富可敌国”中对1822年的一场大火进行了部分还原。當时的大火“焚烧一万五千余户,洋行十一家,以及各洋夷馆与夷人货物,约计值银四千余万两”。纪录片邀请了青年演员蔡徐坤担任历史体验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模拟当时大火下白银流淌的景象,为孩子们和观众理解“行商白银淌街两里”打造更真实、直观且情景化的感受。采用这种真人体验的方式再现历史,体验者自身的流量为纪录片实现了更有效的传播,场景化的还原为观众理解历史事件降低了难度,从而容易形成创作者的主题表达和观者的主题理解两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3. 时代与技术:创新背后的力量支撑

3.1 时代背景

随着大众媒介和文化工业的不断发展,市民大众文化、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三者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融合趋势。不同文化的融合以及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都在反方向的驱动着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创新和发展,使其创作风格、表达方式以及主题选取都一改以前“曲高和寡”的风格,走下“庙堂”,走进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以更强烈的感染力带领大众回望历史事件、感受文化传承、发扬时代精神。与此同时,大众对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关注度和感兴趣度也逐步提升。

3.2 技术赋能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声音、摄影、计算机、新媒体、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赋能使得像《十三行》这样的纪录片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声音和摄影技术的进步让人文历史纪录片中的声音、画面呈现更加细腻、饱满且更大程度的还原历史;大数据的加持为纪录片的题材选取、受众定位以及精准性传播带来数据分析和支撑;同时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因其自身的平台特性,使受众在观看纪录片时通过实时弹幕等搭建与其他观众甚至纪录片创作者之间互动和交流的纽带,也增加了受众对于纪录片所讲述的内容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进而达使之到更优质的意义传播。

4. 结语

纪录片的发展在时代变化下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挑战。而作为对新表达、新理念、新技术的尝试和呈现,《十三行》抓住了机遇,实现了成功一跃,它的成功同时也为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拓展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高鑫,张绍刚.电视纪实作品创作电视栏目节目策划.[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41.

[2]刘建明,王泰玄等.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3.

[3] 陶源,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自制纪录片的发展——以纪录片《人生一串》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89.

[4]史芹,情景再现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的运用.[J].《中国电视(纪录)》,2012,64.

[5]罗三洋,古代丝绸之路的绝唱:广东十三行.[M].台海出版社,2018,315-318.

猜你喜欢

纪录片创新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