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盲盒为什么让人疯狂

2020-10-12朱广思

科学大众(中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仪盲盒玩偶

朱广思

很多同学都玩过盲盒,锁定隐藏款、拆开包装、充满期待默念并等待惊喜的心情,真的是比什么都开心。但你知道盲盒之所以风靡全球的原因是什么吗?盲盒背后又隐藏着人类什么样的心理成因?今天就跟着心理老师一起,破除迷雾,走出盲盒之迷!

什么是盲盒

2019年刷爆朋友圈,让很多人为之疯狂的是什么?当然是盲盒。常言道:“摄影穷三代,手办毁一生。”如果说2019年还有什么能让人更加疯狂,那就是装在盲盒里的手办。盲盒,最初起源于日本的扭蛋,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或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产品,上面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哪种口味。”这句《阿甘正传》里的经典台词,正好给盲盒打了一个广告。一个盲盒的成本最多十来块,可是却能在网上炒到成千上万,其中溢价最高的隐藏款,甚至有人愿意花1O万元收购。如今一些“黄牛”发现了商机,他们会购买一整套的系列,然后将隐藏款或较难收集的款式高价出售,从中获得高额的差价。甚至有人认为,盲盒堪比炒鞋:最高溢价39倍,行业巨头半年赚1.6亿元,毛利近六成。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每年花在盲盒上的开销高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为什么会对盲盒如此着迷?他们是这么说的:

“当抽到我最喜欢的款式时,真的特别满足。拆开前的未知感、拆开后的满足感,对于我来说,这些钱花得很值。”(湖北曾女士,23岁)

“拆盲盒满足了玩家对未知的憧憬以及拆到心仪玩偶的喜悦。此外,一般情况下,每个系列的盲盒有9-12个玩偶,满足了玩家的收集感。”(玩具店工作人员)

“小孩子觉得这些玩偶好看,我是享受抽盲盒的乐趣,最大愿望就是想收齐一整套。但是到现在具体花了多少钱,我也记不清了。”(黑龙江于女士,35岁)

盲盒背后隐藏的心理原因

由于盲盒的高利润,甚至衍生出了一个词:盲盒经济。盲盒经济的受众,大多都是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他们手里有零花钱,又没有什么经济压力,很容易被刻意夸大的“中奖”概率吸引,不断投入金钱去购买盲盒,以博得心仪的玩偶。他们还会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花高价购买盲盒玩偶,认为可以保值升值,甚至都可能成为被套路收割的对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赌徒”心理,不确定的刺激会加强重复决策,因此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就这点来看,这和买彩票颇为相像,虽然玩偶本身并不是金钱,但是这个赌博的过程会更让人上瘾。其实不光人类有“赌徒心理”,很多动物都有,这是进化的产物。194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斯金纳就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发现老鼠非常沉迷于不定期獎励的赌博游戏。

进化也是一个奖励冒险的过程,在过去艰苦的自然环境当中,守在窝里的就只有死路一条,出去冒险才可能得到生存机会。因此,大脑喜欢被奖励。“赌赢”的时候分泌多巴胺,冒险的过程中分泌肾上腺素,这些都是让我们感觉良好的东西。此外,当人吃美食、运动、玩游戏时,会激发大脑中负责奖赏的那部分组织。一旦多巴胺开始分泌,你主观上就觉得很开心,于是就把眼前的行为与主观上的开心联系到了一起,开始实行更多这样的行为。

如何破解盲盒迷局

买盲盒作为一种变相且没有大风险的冒险行为,又能带来极大的正面刺激,也就被更多人接受了。大脑中还有两个“鼓励盲盒赌博”的机制——第一,当预期有好事情将要发生时,大脑就已经开始分泌多巴胺,而不是真的等好事情发生才开始分泌;第二,在赌博活动中,“差一点就赢”也会引起多巴胺的分泌,程度只比真的赢稍差而已。对于大脑来说,赌博能赢这件事本来就让它得到了极大满足,至于赢了什么东西,都不重要。

盲盒心态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适度购买可以放松心情,但过于沉迷其中,也会得不偿失,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看清了盲盒的真相后,你是否能够在下一次产生购买想法时及时“住手”?不管如何,运动、学习和美食也是激发人类奖励性快乐的一种有效方式哦!

(责任编辑:赵梦祺责任校对:白玉磊)

猜你喜欢

心仪盲盒玩偶
吃饭就像开盲盒
明天盲盒
荐书词
盲盒模拟器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动一动,手指玩偶
高举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为心仪的你 扎个蝴蝶结
可以激发无限想象的创意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