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依托特色产品脱贫路径研究

2020-10-12朱绍进陈亮蒋纯磊胡深鑫

商场现代化 2020年17期

朱绍进 陈亮 蒋纯磊 胡深鑫

摘 要:进入2020年,中国进入了决胜全面小康阶段,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结合十九大上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响应精准脱贫要求,帮助贫困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实现脱贫振兴就成了重点问题。本文将以安徽省石台县为例,分析石台县依托特色产品脱贫攻坚现状,找出制约其脱贫的因素,提出科学可行的具体建议,为欠发达地区走向富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石台县;特色产品;脱贫振兴

在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下,许多欠发达地区都在寻求通过发展地区特色产品来响應国家号召,脱去贫困的帽子。这种脱贫方式与国家提供补贴、国家提供交通、物价上的便利等方式相比较其最大优点为能够帮助欠发达地区彻底摆脱贫困。一旦地区特色产品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当地提供财政收入,就很容易形成“滚雪球”效应,在未来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更高的财政收入。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石台县特色产品脱贫路径,将此种方式推广到其他欠发达地区,为国家扶贫战略提供新助力。

一、石台县发展特色产品现状

1.石台县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概述

(1)地理环境

石台县原名石埭县,安徽省池州市境内。县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平原较少,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2%,山脉海拔高度一般在50米至1000米之间,最高峰牯牛降主峰海拔1728米。石台县总面积1413.83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面积1%。县内共有6个镇、2个乡,农业与交通业落后,旅游业较为发达,“九山半水半分田”为其主要特征。

(2)自然资源

石台县——九大拥有“天然氧吧”美誉称号的城市之一,它的自然环境优美,山水地貌间颇有几分桂林山水的味道。不仅如此,石台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4.5%,有着众多的野生动植物,总共有上千种,生活在其中的有穿山甲、猕猴等多种珍稀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享有“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美誉。石台县相比其他地方最具有优势一项自然资源是县内98%的土地都含硒元素,而硒元素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有着抗癌变、抗氧化的医疗效果,种植在硒含量十分丰富土壤上的植物、药材对人体有极大的好处。

2.石台县主要特色产品

(1)旅游产品

石台县位于皖南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原国家旅游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石台县共有国家4A级景区7个,较为出名的有李白曾经在此吟诗的秋浦河景区和因为形似一头牯牛从天而降而取名的牯牛降风景区。近年来,秋浦河风景区和牯牛降风景区由于风景优美,植被茂盛,逐渐成为石台县旅游王牌风景区。游客在石台县旅游时,可以上山探险,下水漂流,欣赏山间四色与洞内奇观。如此之多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石台县居民趁此机会开办农家乐,取得了不小的收益。

(2)茶产品

石台县不仅有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它还有着诸多品种的茶叶产品,比如著名的雾里青茶、富硒茶、石台香芽等,前三者都是绿茶,泡茶后茶香四溢,茶水怡人,被称为石台县三大绿茶。石台县98%的土地面积都是富含硒元素的土壤,这也导致石台县的茶都是富含硒的茶叶,硒元素对于抗癌、抗氧化有一定的作用,结合当代人日益注重养生修性,这种富含硒元素的茶叶无疑在对比中脱颖而出。三大绿茶中雾里青茶最为有名,味道和香气细腻并带有淡淡的玉兰花香,被誉为安徽十大名茶之一。

二、制约石台县依托特色产品脱贫的因素

由于石台县特色产品——主要为旅游产品和茶产品,数量充足,质量上佳,发展这两种产品(下文也只分析旅游产品和茶产品)无疑是脱贫致富的一条康庄大道,但实际效果却不令人乐观。结合石台县当地的交通运输,农业种植规模以及当地物流体系,旅游业现状,制约石台县发展特色农产品主要有下面四点原因。

1.地理位置限制了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

石台县的交通运输不够发达。地理位置上,石台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在皖南山区的西部,多为山区、丘陵地带,气候湿润,境内有仙寓山,毗邻九华山等。由于多为山区,人口分布较散,境内未设有火车站,公路也没有密集分布。这就造成了游客进入景区交通不便,降低了部分游客游玩的热情,同时也造成了山区的特产运输不便。缺乏现代化的交通物流体系,这极大地限制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阻碍了石台县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问题是石台县目前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交通不便,才能为发展旅游业,特色农业打好基础。

2.旅游业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效应不够凸显

从下面这张石台县旅游发展表可以看出,石台县每年旅游产值增长率都在高速增长。截至2019年,石台县旅游总人数突破1000万人达到了1054.6万人次,是2015年619.8万旅游人数的1.7倍,旅游总收入也达到了2015年的1.8倍左右。但是旅游业规模依旧不够大,对比周边其他著名景区,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其中具体表现在产业化程度不高,当地居民参与度比较低,对当地的旅游资源没能充分利用,没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业为石台县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游客,这些游客来到当地能购买大量的当地特色农产品,比如特有的富硒茶,推动特色农产品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规模较小、旅游产品分布过于分散的特点,石台县旅游产业不能够很好地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构思的方法大多流于形式,仅仅能够吸引更多游客、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实际上,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发展特色农产品有着很明显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旅游业能够帮助打造完善的产业链,包含了农产品培育,特色产业开发,管理旅游市场,帮助当地建设基础设施等。

3.石台县茶类产业存在的问题

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主要集中在茶类产品,其中硒茶种植规模最大,名声最响,但是在当地硒茶产业的建设方面,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

(1)硒茶产业建设比较落后。石台县地处山区,拥有不少高质量的高山茶园,但是当地这些具有特色的高山茶园利用率却很低。而且当地的茶园没有实现大规模种植,基本都还是小户种植。在当地并没有推广大规模种植优良品种,这就造成了硒茶成品质量参差不齐,单位茶园收益差距很大,这也影响了部分茶农种植硒茶的热情。

(2)对品牌的把控能力不足。虽然石台县当地前后制定了数个行业标准,但是当地对于硒茶的标准制定依然存在不足,存在着一些未达标的产品依然使用着硒茶的名称进入消费者市场,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硒茶的名声受损。

(3)当地没有完整的产业结构。当地的硒茶企业主要还都停留在对硒茶的初级原材料提供,没有能力没有对硒茶原材料进行深加工,而初级原材料的附加价值低,利润也不高,降低了硒茶产业给当地带来的收入。在当地的硒茶市场中,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研发能力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当地市场,使得当地在硒茶研发,推广,深加工方面都投入不够,硒茶产业链未能形成。

(4)品牌宣传不够。安徽省茶产业发达,诸如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地方茶在全国都小有名气。虽然石台县当地政府一直主打“石台硒茶”,但是对于这个品牌的宣传还比较的落后,没有强调出硒茶的特色,显现出与其它茶叶的不同,很多人还不了解这个品牌,在市场上还未真正的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市场上缺乏与其它传统名茶的竞争力。

4.居民难以获得信息,参与意识淡薄

旅游业和茶业是相辅相成的,但无论是在参与旅游业还是茶业,当地农民的参与度都还不够。旅游业方面,当地居民由于普遍学历较低,主要从事的是租赁房屋,承担导游等工作,都是一些辅助游客的工作,并没有深度参与到旅游管理工作上来,使得外资大量进入当地旅游业,造成了当地旅游业商业氛围太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而在参与茶业的方面,茶农没有充分利用好当地资源优势,将茶类市场细分,寻求创新,开拓更多的市场。目前石台县硒茶市场还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三、石台县依托特色产品脱贫的具体路径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完善石台县城市交通、水利、能源基础建设,及安全保障体系。鼓励政府与民营资本进行“PPP”模式合作,共同为石台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努力。加快构建城乡居民一体化,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提升县内公路的等级;加快石台县垃圾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为接受更大的旅游人数提前做好准备。加快县内三大干流及中小河流的防洪治理工作着力推进河流生态保护建设与修复,确保水路运输与旅游能够安全进行。在保护当地生态资源和人文自然的前提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2.地区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一体化旅游体验

石台县是池州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区,也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石台县不仅有多个五级的旅游资源,更是有着两处国家级资源,分别是被誉为“中国富硒第一村”的大门村和拥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盛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枯牛降。除自然资源外石台县还拥有诸多人文景观,比如李白钓台和严家占村等,蕴含了深厚的地方文化。且乡村旅游的兴起,更给当地旅游带来了大量的投资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县经济高速的增长。但是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之间发展不协调及该地区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不足,造成了大量的旅游资源浪费的现象。游客来到石台县旅游,往往只能游玩1到2个景点,想去其他景点却因为过于分散而不得取消行程。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因为规模小、分散广、无法统一规划问题而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石台县政府机关根据当地旅游景点的分布情况和当地居民的居住情况,与文化旅游单位一起合作,开发与整合当地旅游资源,为到来的游客提供一条乃至几条观光游览路线,将旅游资源串联起来,打造一个集旅游、住宿、饮食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发展。

3.大力推动茶产业技术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茶叶属于石台县农业龙头产业,是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源。近年来,石台县茶产业发展渐入佳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了适应这一发展,当地政府需要整合了土地资源、建设大量的茶园基础设施、推广并种植当地开发的新品种、加强使用生态防治技术,为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同时保证石台县茶叶的质量与名气。当前石台县政府也正在这条路上努力探索,例如当地为了做大做强茶产业,创造出了“日新”、“天方”、“西黄山”等为首的在国内外拥有一定影响力的茶业龙头。通过发挥整体优势、整合资源,加快推广品牌战略工作,形成了“石台硒茶”为区域品牌的长久发展战略。其中“石台香芽”更荣获国家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和农业部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大力发展茶产业无疑能为石台县茶产业发展贡献了一份极大的活力。

4.旅游产业与茶产业相互促进,逐步提升品牌知名度

石台县乡村经济旅游从1980年左右开始发展至今,旅游人数一直在不断上升。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交通业得到显著发展,来到石台县旅游人数更是逐渐达到了巅峰。截至2019年,石台县旅游总人数达到了1054.6万人。同比2018年958万人旅游人数增长10.1%,旅游总收入更是同比增长12.6%。如此爆发式增长,给石台县人均生产总值带来了显著提升。旅游业逐渐繁华之时,石台县也通过举办16届安徽·石台茶叶节,大力宣传了石台当地的富硒茶产业,努力打造出“中国生态硒都”的茶文化氛围。事实上,旅游产业与茶产业并不冲突,可以互相配合。日后石台县政府需要尝试融合石台硒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打造出一批集体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茶旅结合模式,做到联想反应。同时也可以打造出了一大批的文化产业园区,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可以接触到茶叶生长、制作的全过程,逐渐提高品牌知名度。

5.搭建线上政策平台,向当地居民提供宣传、指导工作

石台县政府需要创新发展方式,搭建线上平台,实现城乡互通,打造线下体验、线上交易融为一体的交易体系。例如当地天方集团开展了“认领一亩富硒茶山,喝上自家富硒好茶”活动,吸引大量居民目光,有效运营“聚茶山”项目。石台县政府需要通过新的线上平台宣传政策法规及财政补贴,鼓励农家乐经营者和茶农等各行各业的居民进行线上宣传交易,如此便能更有效地脱贫致富。

6.加强与其他地区合作,区域经济更有未来

安徽省是一个工业相对薄弱的省份,但旅游业较为发达。其中比较有名的景点有拥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美誉的黄山,佛家地藏王菩萨道场、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和世界地质公园的天柱山等。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三处旅游景点分布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池州市和安庆市,皆为皖南地区,相邻地级市,驱车几小时便可来回。与这三大景点相比,石台县旅游景点优势不大,与其相互竞争不如寻求合作。各个景区景点之间签订旅游合作协议,互相宣传,互相引流,打造皖南旅游区的品牌形象,实现“一票通”良好旅游体验。石台县在游客旅游路线上可以选择前几站或者最后几站,此时游客普遍未消费或留有余额,配合石台县旅游消费较低,茶产品价格较低,诱导游客在此旅游消费,购置茶产品,增加当地收入。长久以来,区域经济无疑能为石台县带来更大的利益,能够更好地帮助其达到小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如约.乡村旅游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8(6):170-171.

[2]王业才.石台县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3):55-56.

[3]茅力可.我國生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黔东南州茶产业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5(25):36-38.

[4]周重旺,袁勇,彭福琦,尹钟.产业融合背景下湖南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J].茶叶通讯,2019(03).

作者简介:朱绍进(2000- ),男,汉族,安徽省池州市人,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学专业2018级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