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书画艺术对紫砂艺术创作的影响刍议

2020-10-12曹丽娅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紫砂陶书画艺术陶刻

曹丽娅

摘要:紫砂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受中国书画艺术的影响,制陶艺人们以刀为笔,在紫砂胚胎上题诗作画以此抒发情感,以雕刻的手法呈现艺术构想。本文从中国书画艺术与紫砂艺术创作的渊源进行探索,从而领略紫砂之美。

关键词:紫砂艺术创作;中国书画艺术

一、中国书画艺术与紫砂艺术创作的渊源

宜兴是我国著名的陶都,而在宜兴中最著名的就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壶因茶而生,深受到文人茶客的青睐。深刻的文化内涵被赋予紫砂陶艺中,在紫砂陶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少不了一代代文人雅士的付出和传承,通过他们的创作,使一件件普通的日常使用的陶器从而化身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紫砂艺术品,它们外观素雅古朴,却展现精神的浑厚和大气。其实人们喜爱紫砂壶并非仅仅因其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传统文人所崇尚的那种精神境界和价值观,以紫砂文化的形式流传下来。书法、绘画、陶刻等多种样式被历代艺人们在紫砂陶器上进行演绎和变化,通过题诗作画铭文,来抒发情感、寄托意念、表达情趣;以刀代笔,用雕刻的方式将艺术构思呈现出来,字体的大小、行文的疏密以及刀法的深浅结合起来体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表达出创作者的心灵情感和艺术追求,让紫砂器多了一项可供把玩的意趣。

中国书法雄浑大气,绘画隽永入微,通过陶刻的立体呈现,赋予了这些紫砂器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的感染力,让人心生欢喜、爱不释手。书法和绘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书法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讲究的是线条美,流畅美,用洗练简约的线条表达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而绘画或恢弘大气、或细致入微,在笔触的传情达意之中引起大家的共鸣。当书法、绘画艺术被综合运用到紫砂器上面,用陶刻的表达形式融为一体,充分地展现了紫砂材质的特殊纹理和古朴自然的色泽,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韵味,向世人展示出紫砂器独一无二的迷人魅力。由此看来,书法、绘画以及雕刻等艺术发展对紫砂陶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将中国书画艺术融入到紫砂的陶刻装饰艺术之中,深厚的雕刻功力只是基本功,若想要成就一件艺术品,必须要做到形、神、气的融会贯通,要具有足够的艺术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审美观念,才能以刀代笔在刻绘的过程中将书法之道和绘画之美完全表达出来,并让人体味、触摸和感受到。

二、紫砂艺术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吸收与创新

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是国之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对很多领域的艺术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紫砂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工艺美术,也深深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影响,并力求融会贯通。紫砂陶艺从书画艺术中汲取养分,获取灵感,并不断丰富、扩充发展成多种多样的表现风格。紫砂“文人壶”的出现是书画与紫砂完美结合的产物,紫砂艺术的发展就与书画、文人雅士紧密相连,反映了文人传统的审美理想和气质,进一步提升了紫砂器物的艺术品格,书画多种多样的创作题材,及其线条美、意境美、气息美等标志性的艺术语言都对紫砂的造型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紫砂装饰方面,尤其是紫砂陶刻,更是借鉴了书画的构图章法与笔墨趣味来提高自身装饰价值。紫砂审美受书画的影响,追求“以少胜多”、“以形写神”、“虚实相间”、“书画兼容”的传统观念。[1]中国书画艺术讲究“神似”和“虚实”,强调“书为心画”,注重意境的表达,并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这些传统书画观念影响了紫砂的审美风格,也影响了新时代紫砂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一件优秀的紫砂艺术作品,首先要注重打造意境,注意艺术创作思路。其次,紫砂艺术的刀法是实现创作思路和构想的必要手段,以刀代笔同时融合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华和底蕴,将力图想要表达的意境内涵的“虚”和显现出来的造型的“实”和谐的融为一体,给人以巧夺天工、浑然天成的审美享受。紫砂艺术作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品格,使之成为热门的收藏品,因其兼备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从而被广大紫陶爱好者所看重。紫砂艺术品的主要情感基调是简练空灵,古朴典雅,如果将其反映在刀法上,就要求用刀讲究沉稳、利落。但是刀功只是审美的一小部分,若要进入更深层次审美的领域,我们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面的刀法,去知晓艺术家的创作情感,去感受作品的气息,才能得到到美的精神享受,这些才是我们真正要把握的东西。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精神本质是不变的,紫砂艺术的创作与中国书画艺术的结合需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更新,从作品中演绎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因为这是紫砂陶艺的灵魂。

三、结语

紫砂陶藝除了实用功能之外,独特的艺术内涵和神韵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魅力,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趣味,与中国的书画艺术同出一源,并逐渐以其审美独特性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形态。紫砂陶艺不单要注重内容形式、手法技巧,还需要深厚的文学涵养、相当的书画功力,在紫砂壶上陶刻并不仅仅是紫砂壶的装饰手段,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当代的紫砂以及陶刻创作中,两者互为表里,已经并不存在一定的主次关系,而是各自成为对方表现力的载体,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紫砂与陶刻最为重要的定然是意境的展示,气息的表达,只有本身具有艺术的生命力,才是一件作品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2]紫砂艺术创作中不断的吸收着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手法,同时也在追求着意境的塑造和品位的提升。紫砂陶艺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为世人所青睐与推崇。紫砂陶艺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艺术涵养,发挥了中国画和书法的优点,结合时代的发展,迸发出涣然一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当代社会,紫砂艺术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和推崇,它的实用功能与审美标准达到了高度的融合统一,这不仅是因为其具有收藏价值,更因为它所带来的审美享受是独一无二的,是生活的艺术,是生命的态度。所以,只有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了解和领悟,才能感受紫砂陶艺的独特的审美意趣和精神本质,才能体会闲情淡雅的生活情趣,才能真正懂得紫砂艺术所蕴含的无限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洲.紫砂艺术中的中国书画元素研究[D].东南大学,2017.

[2]陈云峰.紫砂陶刻中的书画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53(04):107.

猜你喜欢

紫砂陶书画艺术陶刻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仿古壶”的陶刻艺术和文化内涵
陶刻“奇峰叠翠四方瓶”的创作感悟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四)
书画艺术殿堂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