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资料 增长知识 发展思维
2020-10-12蒋知颖
蒋知颖
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有一大部分知识是关于字词句的。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传统的教法只是要求學生根据课文看图学词语、看图理解词语或者结合句子理解词语,这样教,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词义,学到的知识仅仅局限在课本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很难看出学生的思维能力究竟发展到何种程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词句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低年级的字词句教学中必须有所改变,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需要。
一、改变作业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寻知
传统的作业方式仅仅是让学生写字、写词语、抄句子。学生把生字一遍遍地写,这只是一种机械的重复,枯燥无味,而且学生也没有兴趣,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三种作业:
(一)生字少写,但要写好。每个生字从原来的一字一行变为一字两遍。写这两遍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保证写对,写好。
(二)实地参观。在看图理解词语中,对于课文中提供的图片,最好能够去实地参观一下,把书上的图片变成眼前的实物。
(三)对于教材中知识性较强的课文,我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例如《黄山奇石》这一课中介绍了奇石。我让学生回家查找资料,搜集有关奇石的知识和图片,看谁收集的又多又好。
实践证明,学生对这样的作业非常感兴趣。当学生们听说老师留的作业竟然是逛公园,都兴奋不已,甚至连有些家长都不相信,给我打电话进行核实,当我对他们解释之后,他们都表示支持。
二、改变授课方式,学生交流资料
(一)课堂交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做到资料共享,我改变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然后选择好的材料在全班交流。实践证明,这样做,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每个人都争着把自己的材料拿给大家看,同时又学习其他同学的材料。如此一来,交流的过程就成了互相学习的过程。
(二)展示成果。在课堂上,学生们先是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为了巩固成果,我把学生们收集到的资料全部贴到展板上,这其中有明信片、说明书、照片、文章,还有学生自己写的说明。下课时,学生们纷纷来到展板前,边看边议论,场面十分热闹。
学生们一方面把自己的材料分享给大家,另一方面,也从别人的材料中获取了新知识,共同提高,互相促进。
三、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以往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少,仅限于课本。我让学生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寻找知识,获取知识,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完《中国美食》一课后,可以去品尝本课学习的美食,感受中国美食的美妙,了解中国各地美食的民间传说,真正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财富。
收集资料对于学生的要求更高。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如何从中选择有用的资料。
如在学习完《传统节日》这一课后,学生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更深刻了。虽然课本上只介绍了部分传统节日,可是学生收集到的就有几十种,学完课文以后,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十种以上的中国传统节日。
收集资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提高了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有的学生能够自己动手为图片写说明。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根据主题的变化、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断进行调整和补充,使我们的教学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更好地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