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无聊
2020-10-12郁喆隽
郁喆隽
一個人如果不能体验到彻底的无聊,大概是一种缺憾。
如今的人很少有无聊的时刻。成年人的日程表里每个小时都被填满,小孩子几乎要全年无休地上课、做作业、上补习班。每人手里攥着一个手机,每天面对着它“顶礼膜拜”几个小时——看一会儿新闻,玩一会儿游戏,刷几条短视频,看看朋友圈……如此循环往复,只要你还神志清醒,大大小小的屏幕里自然有无数的内容会不断更新,并以各种方式“投喂”给你。人和人好像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了。每一秒钟都很亢奋,哪里有空无聊呢?我们似乎只会疲劳,但无法感到无聊。
回想自己的童年,每年暑假都会体会到那种深深的无聊。父母去上班了,一个人待在家里。不到开学前几天,就还没到做暑假作业的时候。那时也根本没有什么课外班或者辅导班。家里没有几本可以读的课外书,偶尔从同学那里借来一本书,很快就如饥似渴地读完。周二的下午没有电视看,红白机里的游戏已经通关了几十遍。艳阳似火,极少有可以吹空调的地方。屋外蝉声轰鸣,屋内电扇摇曳。这一刻才感觉到时间的悠长。
于是一个问题涌上心头:可以做点什么呢?就像一个饥饿的人会想方设法找各种食物一样,无聊的人会绞尽脑汁来摆脱无聊。把读过的书再读一遍,甚至开始抄书。把通关的游戏提高难度再打一遍。一个人上街闲逛,或者到老远的地方去找同学玩。但无聊很快又袭上心头。时间凝固了,流不动,让人心生绝望。此时,人才会“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摊开画纸,描绘一个想象的世界;打开作文本,写下虚构的故事……人在极致的无聊中才会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是无穷的,创作才是逃离无聊的最好方法。
如今,人好像是信息的容器,每一刻都处在满溢的状态,没有丝毫虚空。像一块已经在滴水的海绵,无法再吸收更多的水。无聊是一种虚空,一种充满能量的虚空,它能创造出渴望与期盼来。“无所事事”的人才会开启想象,憧憬另一种可能。无聊或许正是“文化”的开端。
听闻一些人为了健康开始尝试所谓的“轻断食”。其原理非常简单:人体细胞在高营养状态下,会加快分裂;相反,细胞在饥饿状态下会减缓更新,转而修复已有的缺陷。虽然“轻断食”的功效尚无定论,但是我们的感官和精神何尝不需要这样一种“轻断食”呢?无法体验到无聊,人生才会很无聊吧?
(寒 江摘自《书城》2020年第8期,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