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煤层软弱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2020-10-12申少波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泥岩胶带锚索

申少波

(晋煤集团赵庄煤业,山西 长治 046600)

近年来,随着综合机械化开采效率的提高、大采高开采的广泛应用,厚煤层、大断面的巷道成为安全高效矿井追求产量的关键。但由于矿井开采深度加大,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厚煤层软弱顶板矿井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大部分软弱顶板巷道煤层酥软、破碎,给巷道支护带来极大困难,若措施采取不到位,极易发生片帮、冒顶等灾害,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因此需对厚煤层软弱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开展研究,确保掘进巷道正常使用、采煤工作面正常回采[1]。

1 工程概况

赵庄煤业W13111 胶带顺槽设计长度为522 m,巷道为矩形断面,断面5.6×4.5 m,净断面23.76 m2。所掘3#煤厚度为4.6~5 m,平均厚度4.75 m,煤层倾角0~8°,平均倾角5°。直接顶为1.50 m 厚黑色泥岩,基本顶为11.3 m 砂质泥岩。附近巷道对W13111 胶带顺槽掘进影响不大。巷道布置如图1 所示。

图1 巷道布置图

2 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优化

W13111 胶带顺槽沿3#煤层底板掘进,但在掘进过程中,会出现顶板离层、巷道变形、局部片帮、煤炮响动、锚杆(索)断裂等现象。围绕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1)优化巷道断面

W13111 胶带顺槽泥岩顶板易风化、不稳定,随割随落,为避免泥岩顶板对巷道掘进的影响,将巷道高度控制在5.5 m 左右,断面由5.6×4.5 m 变为5.6×5.5 m。此时巷道沿顶沿底掘进,顶底为砂质泥岩,为较稳定岩层,承载力较强。若煤层厚度小于5.5 m 时,沿煤层顶底板掘进;若煤层厚度超过5.5 m 时,沿煤层顶板留底煤掘进。

(2)顶板长锚索补强

W13111 胶带顺槽巷道泥岩顶板风化、碎胀后易出现离层,因此应将顶板支护作为巷道围岩控制的关键,增大锚固范围,增强锚固体强度,提高顶板承载力[2]。

顶板原支护:每排6 根锚杆,排距为1.2m,锚杆规格为MSGLW-500 22/2400,锚固力不小于150kN,预紧力矩介于400~500Nm 之间。锚索插空每排2 根,间距2.4m,排距1.2m,型号为SKP22-1/1720-6300,一般要求锚索张拉达到350kN,预紧力损失后不小于250kN,外露长度不大于300mm。

顶板现支护:在现有顶板支护基础上,排排补强两根锚索,增大锚固范围,锚固在稳定砂质泥岩中,形成稳定锚固体[3]。

(3)帮部中空锚索

帮部原支护:帮部每帮6 根锚杆,其中4 根锚杆垂直于帮部,1 根帮角锚杆,1 根底角锚杆,间距800 mm,排距1.2 m,锚杆规格为MSGLW-500 22/2400,预紧力矩介于400~500 Nm 之间。矩形巷道开掘后,帮角、底角成为应力集中区域,在此处分别打设大角度帮角、底角单体锚杆,在支护帮部的同时,还能有效维护顶板,防止底鼓。

帮部现支护:在增大帮部锚杆间距(800 mm增加到1000 m)的同时,在两帮各布置2 根中空注浆锚索,间排距 3000×2400 mm,锚索规格为 Ф21.8×5000 mm。

(4)帮部煤体注浆

一盘区为高瓦斯区域,受瓦斯抽放影响,W13111 胶带顺槽帮部煤体酥软,强度低,裂隙发育,帮部承载力较弱,需采取注浆措施充填煤层裂隙,使帮部围岩形成整体,改善围岩应力状态,提高帮部围岩自承载力[4]。帮部注浆采用中空注浆锚索实现,注浆材料为联邦加固Ⅰ号(双液),正常注浆水灰比0.8:1,漏浆严重时可适当减低水灰比,最低控制在0.7:1,浆压力 6~8 MPa。现场施工时采用低压低流缓慢注浆工艺。当漏浆严重时,应适当降低注浆压力。

3 数值模拟分析

本数值模型基于 W13111 胶带顺槽的地质条件建立,模型尺寸100 m×100 m×20 m。对巷道附近网格进行密集划分,以保证模拟的准确性。对模型上部施加25 MPa 载荷,并约束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位移,以此来对比分析采取围岩控制技术前后巷道围岩位移和破坏特征。

图2 巷道围岩位移和破坏特征模拟

由图2 可知,原先 W13111 胶带顺槽围岩应力基本集中在顶板、底板、帮角处,围岩破坏处在塑性区。采取围岩控制措施后,围岩基本控制在弹性区域范围内,帮角应力明显降低,顶底破坏深度减少1.3 m,降低约59%。通过围岩位移观测,顶板、帮部、底板变形量分别减少44.1 mm、253 mm、61.3 mm,降低约54%、46%、57%,有效防止了围岩破坏向深部发育,保证了巷道稳定。

4 巷道围岩观测

(1)测点布置

采用“十字布点法”监测巷道表面位移。在顶底板、两帮中心点位置各布置1 个测点,共计4 个点,确保测点位于同一水平面。通过测量顶底测点位置变化掌握顶底板移进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测量两帮测点位置变化掌握两帮移进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别在W13111 胶带顺槽185 m 处与315 m处建立测站进行观测(W13111 胶带顺槽从310 m开始后期全部采用巷道围岩控制措施)。

(2)围岩位移监测分析

图3 巷道围岩监测曲线

由图3 可知,W13111 胶带顺槽巷道围岩变形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变大。采取围岩控制措施后,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进量、底鼓量在0~60 d 内呈线性增长关系,在60 d 左右达到稳定值,而后随着时间推移基本无变化。顶板下沉量最大值为72 mm,较优化前减少53 mm,降低约42%;两帮移近量最大值为130 mm,较优化前减少340 mm,降低约72%;底鼓量最大值为80 mm,较优化前减少95 mm,降低约54%。巷道变形主要以两帮变形量为主,顶板下沉量和底鼓量不大,巷道围岩完整性良好。

5 结论

针对赵庄煤业厚煤层软弱顶板巷道支护效果差的问题,采取优化巷道断面、改变掘进方式、顶板长锚索补强、帮部中空锚索注浆等围岩控制技术措施后,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底鼓量较优化前分别降低约42%、72%、54%,巷道变形主要以两帮变形量为主,基本控制在130 mm 以内,顶板下沉量和底鼓量控制在80 mm 以内,巷道围岩完整性良好。

猜你喜欢

泥岩胶带锚索
泥岩路基填料抗剪性能实验研究
不同pH条件下红层泥岩崩解特性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胜利油田垦119区块塑性泥岩钻井模式研究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纸胶带随身笔
有趣的胶带画
简述输送胶带硫化粘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