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博弈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演化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0-10-12
[福州大学 福州 350108]
引言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自古以来,教育就备受重视,如何构建良好的教育体系和环境更是学界一直关注并研究的重点。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新媒体(简称“网媒”)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限制、时间限制以及形式限制。因其传播的快捷性、互动性和全方位性等特点,网媒日渐成为网民表达意见诉求的主要载体,并提高了网民表达思想和传播意见的速度和范围,大大提升了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突发性及冲击力,高校已成为舆情事件发生或传播的重要场所。近年来,“翟天临事件”“南京大学梁莹教授学术不端”等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和广泛传播,给我国高校教育环境提出了重大考验。高校网络舆情因其参与主体的特殊性,是一种需要特别关注的网络舆情类型。这类网络舆情事件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对高校师生生理、心理产生极大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学校声誉,更有甚者,引发网络群体极化或现实的群体性事件,对高校的和谐稳定造成威胁。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掌握高校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对提升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都非常重视网络舆情的研究,已有众多学者对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和演化机理等方面展开研究。在网络舆情传播机理方面,Liu等研究互联网危机事件中的舆情信息监督和进化机制,并运用实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1];Jiang等提出评估框架,将网络上的非结构性公众意见转化为情感性和主题性的指标,并以三峡工程的网络舆情为例,构建事后评估管理方法[2];孙瑞英等以“魏则西事件”为实证研究对象,采集并整理数据,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运用Ucinet软件构建互动关系矩阵模型和Netdraw软件绘制该事件舆情传播网络社群图,从整体、局部和个体3个视角进行了该舆情传播网络结构测度分析[3];Ai等以中国最流行的社交软件— 微信为例,研究网络舆情的地域互动特性,并认为网络舆情应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历史和政治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4];Wang等应用Bimodal Gaussian 模型来研究网络舆情信息传递的关键性特征,从而分析社会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扩散机制[5];李丽华等选取2017年发生在英国的5起暴恐袭击作为研究实例,以推特(Twitter)上舆情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暴恐事件舆情传播主体、信息特征和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在实证研究中总结出暴恐事件在社交媒体中舆情传播机制[6]。在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和应对方面,国外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较少,国内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研究。如陈建华等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出发,构建了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创新机制,从管理过程和信息生态系统机制融合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7];陈福集等建立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8];刘海鸥等针对传统的微博舆情态势难以定量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Vague集的微博突发事件舆情态势计量模型与方法,最后以“中国留学生马里兰演讲事件”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9];凌晨等基于SOAR模型和情境危机传播理论,设计高校网络舆情网民群体决策模型,分析和预测在不同网络舆情阶段、不同应急响应措施下网民群体的行为决策规律演化[10]。
本文主要采用了演化博弈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了三方行为选择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演化博弈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其核心是“演化稳定策略”和“复制动态”[11]。在演化博弈中,博弈主体无法得到跟博弈内容有关的全部信息,其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为指导,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进而提升自己的博弈收益;通过多次的反复,整个博弈系统会趋于均衡状态[12]。演化博弈能够有效地分析有限理性的行为主体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的行为范式,因此,该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领域。由于演化博弈在行为分析上的优越性,一些学者开始将演化博弈应用于网络舆情演化与控制上。陈福集等建立了网民、网络媒体、政府三方博弈模型,用演化博弈方法求解分析三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从政府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和建议[13]。宋余超等在舆情主题类别划分的基础之上,构建对应的三方博弈模型,运用演化博弈的思想求解不同情境下各个参与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14]。周飞等建立了网民、政府、网媒三方参与的网络博弈场,用动态复制方程分析多个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并对政府的决策提出建议[15]。陈婷等将三方博弈理论引入BA无标度网络,构建了基于多主体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16]。董凌峰将系统动力学与演化博弈复制动态方程进行交叉,建立了基于SD的演化博弈模型[17]。Li等[18]和Xiao等[19]通过演化博弈理论来分别研究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和扩散机理。Askarizadeh等提出一种演化博弈模型,用以分析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与控制,并研究了该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20]。
从总体上看,国内外都有从演化博弈的角度对网络舆情演化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建立了网民-网络媒体-政府等三方博弈模型,通过分析模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而从政府的层面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但众多文献都是基于网络舆情这个大环境进行的研究,针对特定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文献仍然是凤毛麟角,采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和分析意见领袖-网民-高校三方博弈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构建了意见领袖-网民-高校三方博弈下的高校网络舆情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三方行为选择对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校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一、基本假设
假设1:高校网络舆情博弈的参与主体为意见领袖、网民和高校三方。其中,高校往往既是高校舆情事件的发生地,又是事件的最终决策者。如何公平、公正、及时地处理舆情信息,降低对自身的影响是其考虑的重点。网民是高校舆情事件的传播者,其猎奇心、从众等心理极易产生错误言论,甚至会为了满足自身虚荣心,而故意断章取义、发表虚假言论,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意见领袖是高校舆情事件的发起者或主要推动者,因其广泛的信息渠道及人脉关系等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各主体的行为决策都受其他行为主体的策略选择的影响,并且均以最大化自身利益为目标。
假设2:在舆论的演化过程中,意见领袖可以选择“转发”和“不转发”两种策略,即{转发,不转发};网民可以选择“参与”和“不参与”两种策略,即{参与,不参与};高校可以选择“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策略,即{积极应对,消极应对}。
假设3:为了更好地分析意见领袖、网民和高校三方博弈主体下的行为决策,我们设计了三方主体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的参数,相关参数假定及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相关参数假定及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