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移动通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0-10-12刘紫燕马珊珊刘剑
刘紫燕,马珊珊,刘剑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贵阳 550025)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在2016 年12 月7 日至8 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在高校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现阶段的教学普遍将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知识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对于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内容结合并不多见,甚至有些授课教师忽略了思政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课堂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在专业课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思政教育,最终把思政教育办得越来越好。
《移动通信》是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共计3 个学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等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实践能力。为了探索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本文以《移动通信》课程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化为目标,不断挖掘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断优化授课内容体系结构,切实发挥课程思政全育人的功效,从而建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
课程思政最早应用于上海各大高校。目前,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尚处于探索和不断实践的阶段,缺乏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结构。文献[2]以理工科课程为例,对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进行分析,注重多元因素的融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落实思政教育。文献[3]以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为例,揭示了经济类专业课程需把“资金价值”与“社会价值”融汇贯通,提炼学科知识价值,将学科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对于实践操作能力有高要求的机械制图与CAD 课程来说,文献[4]提出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及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思政体系,为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了思路。并且主要以学生学习制图软件和编程软件为目的课程中,文献[5]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融入FPGA 原理与应用设计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文献[6]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课程,文献[7]以Java 程序设计为例,充分发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政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语言编程类课程结合思政教育奠定了基础。文献[8]针对电子信息专业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阐述,由于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缺乏考察体系的问题,通过建立合理的考察和思政教育体系,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专业课堂中师生对思政、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文献[9]对于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高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除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将育人作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将育人目的始终贯穿整个教育进程,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文献[10]以落实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不断完善,需要提升专业课程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2 移动通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1 教学目标改革
由于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关系不明显,授课教师则是将专业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发掘者和实施者,需要增加除原有的课程目标外的思政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思政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收思政教育。此外,授课教师应通过自学,与院系党支部、学生科等部门探讨思政教育的实施方式,与人文社科类授课老师交流等多种渠道加强自身思政素养,取长补短,形成有机结合。
为了实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首先,需要创新教育观念,具备“思政育人”的价值取向,准确拿捏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学的占比,使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避免出现将专业课思政化。其次,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充分挖掘移动通信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或者引导学生一起探索。不仅仅是增加几条思政教育的目标,而是达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目前全国各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大多数以通过课程考试为目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过程的指导方针,为了实现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需要增加思政教育的目标。
如前所述,根据移动通信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具备实践动手能力。笔者拟定了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包括中国梦、责任与担当、工匠精神等三个方面,如表1 所示。
表1 移动通信课程思政的元素
2.2 教学内容改革
在制定了包含思政教育的课程目标后,如何使学生欣然接受思政教育是落实思政教育的关键。因此,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中融入思政教育。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对毕业生的要求与本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课程组老师梳理了《移动通信》课程的内容,在合适的课程内容中加入思政元素,其教学内容如表2 所示。
此外,本课程还体现了如下所述的思政教育元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
(1)一材多用。本课程是双语课程,采用“英文教材-英文讲义-中文讲述”的方式,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第四版)(英文版)》全英文教材,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文文献阅读技能,实现“一材多学”。本科学生在写毕业论文(设计)时,常为无“米”下“锅”而发愁。因此,可以让学生不仅要平时注意材料的积累,还要学会高效率的利用已有的材料。
(2)囊萤映雪。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从2G 到5G 是技术的进步,我国5G 系统的商用,中兴事件、中美贸易战等均与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唯有国力强大才能屹立于世界。大学生们只有刻苦学习,不断进取,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肩负起建设伟大祖国的重任。
(3)生态文明。绿色通信是新一代通信理念,如何降低移动通信系统的能耗是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同时结合贵州省的大生态战略,教育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表2 移动通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2.3 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
在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后,更为重要的是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递思政教育思想。
本课程是贵州省教育厅本科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资助,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和项目驱动相结合,文献[11-12]有详细阐述,不再赘述。根据前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讨论式,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 技术大赛和“经世IUV 杯”通信网络部署与优化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采用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过程考核比重,弱化传统一次定性考核体制。考虑融入思政教育的因素,在总评成绩中的5%作为思政考核分数,并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纳入考核,做到课内和课外思政不分离。学生以多种方式取得思政成绩,例如通过分组小组撰写本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心得报告或是将本课程中某知识结合思政进行演讲。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关注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体会,不仅使学生主动接受思政教育,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
3 结语
在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使大学生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人格和行为实践,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本文以《移动通信》课程,结合课程内容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教学改革。在保证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并鼓励学生自主挖掘更多专业课隐藏的思政元素,为专业课程带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实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