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铺首衔环在传统思维方式下的设计之意

2020-10-11张慧张钒王淑兰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9期
关键词:造物样式纹样

张慧,张钒,王淑兰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130)

一、铺首衔环的“设计之意”

(一)传统造型纹样的演进

古人有云:“蠡适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得开,般遂施之门户,欲使闭藏当如此周密也。”①最早的铺首纹样造型是蠡,也是螺髻狮首的样式,随着人们认知和风俗习性的变化,逐渐将龙之九子椒图作为铺首的样式,椒图以其好闭的性情成为每家门户上铺首的造型样式,无论是螺蛳还是椒图的样式,人们都按照它们的性情来寄予愿望。这两个辟邪神兽都是用保护壳来保护自己免受危险,所以人们也希望能够出入平安,能够用神兽的形象来守护自己和家人,让生活安逸顺遂。通过对文献与历史资料的考察,我总结出了铺首的样式并且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一共分为六类,几何纹样:回纹样,心形云纹,乳钉纹;动物纹样:蝙蝠纹样、蝴蝶纹样、虎纹样、羊纹样、鱼纹样、狮子纹样;植物纹样:常见的有菊花、荷花、葫芦、竹子、莲花、桃子、葵花;器物纹样:如意、钱币、宝瓶、钟、佛手;还有字形:寿字、喜字、符咒。各式各样的纹样装饰都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其造型有的繁复,有的简化,但都代表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传统造物思想下的精神产物。

(二)“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下的造型样式

古代传统建筑的门环一般分为两种造型形式,一种为圆形环,圆形门环常见于传统居民建筑门上的兽头衔环,圆形的衔环造型整体大方简洁,相较于精致的铺首,二者一简一繁,颇具节奏和韵律,形成对比统一的美感,层次分明、质感统一的整体造型让铺首与衔环的组合更加丰满,圆形在古代传统思想中代表着圆满幸福,功德圆满,是一种吉祥的造型样式;另一种造型是“U”形衔环,这种样式的衔环一般与铺首相互结合,整体呈现,铺首以一个圆形铁片一分为二,以两个半圆形进行门缝的关闭分割,每个半圆上有上下两对衔环,上衔环用于插闩,下环用于悬挂门环,这样的造型样式简洁优雅,穿插的点、线、面的造型结合,看似简单,实则匠心独具,节奏与韵律把握得恰到好处。犹如一幅丰富的画,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功能理性的作用,单纯齐一的造物思想让衔环与铺首的造型看似单调,却韵味十足,对称均衡的衔环,单一造型的多重结合也是一种形式的美。

(三)铺首的设计文化意识

精美的铺首作为门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一雕一刻,一错一镀都体现着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铺首的整体造型多样,大致有长方形铺首、菱形铺首、十字形铺首、树叶形铺首、竹子节形铺首、八边角铺首、八边形铺首,而门环与铺首的衔接关系一般为双环衔、单环衔、兽口环衔、方形环衔、兽口环衔、佛手形环衔,样式多样。大多数的纹样是取其寓意来进行设计,其一是用比喻的手法,为民间常用,寄托着人们对赶走不祥带来福运,希望生活幸福美满的期望,比如竹子的样式代表着节节升高,往往出现在古时的书院、学堂,希冀学子们能够金榜题名、功成名就;二是采用寓意的手法,这类手法多用来象征道德伦理或宗教信仰,圆形的铺首象征着圆圆满满,团圆幸福,方形的铺首象征着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人生的哲学;第三种手法是谐音的意向,如蝙蝠纹样取自“福”的谐音,福一直是一种幸运招财福气的代名词,国家福运,家族福旺,而宝瓶的样式,“瓶”代表着“平”,取自平平安安的谐音,出入平安是百姓们的期望,乃至流传至今都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民俗文化,百姓幸福安康是我们心底的愿望,还有兽头的辟邪寓意等,所以铺首纹样的代名词给我们留下的是文化的象征与流传。

> 图1 东汉朱雀铺首纹门扉画像石

> 图2 唐代大明宫铺首

> 图3 清代鎏金铺首衔环

(四)应时而动的铺首造型变化

铺首的造型也在随着时间、朝代的变化而变化着,一个朝代的风尚潮流会在每一个装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早在古老的夏商时期,即使有材质的限制,但兽形的样式也能广为流传,造型样式整体简单;而到了商周和秦汉时期,铺首的造型达致顶峰,装饰性极强,纹样繁琐,各种神兽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的铺首层出不穷。如图1是东汉朱雀铺首纹门扉画像石,以四神中的朱雀青龙为造型进行雕刻,其造型精致,花纹细腻,以至成为后世造型样式的基础。到了大唐盛世,一时繁花似锦,民间百姓富足幸福,宫廷华贵,故纹样大多以金银材质来展现当时的富饶,样式多以代表富贵的花朵造型进行设计,还有精美的兽头纹样,以及宗教符号的融入,充分体现出唐代时期的开放交流以及文化经济的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如图2是一对唐代的鎏金铜铺首,中间的神兽样貌神气,五官立体生动,铺首周围饰以一圈连珠纹,胡须的雕刻精妙入微,制作工艺为鎏金,附在铜制的铺首上显得大气富贵,这是盛唐时期的代表,这时是“繁”的样式。画风一转,诗词歌赋满天下,文人雅士的清新雅素之风被世人所爱,宋代铺首的纹样逐渐变得简化,纹样装饰的主题从动物纹样逐渐向以植物为主题转变,一些简洁纹样的花纹成为人们喜爱的样式,这是样式“简”的变化。简洁之风一直延续到清代,富贵奢靡之风又一次卷土重来,清代更加重视皇权贵族的身份地位象征。如图3清代鎏金铺首衔环,其样式华丽,造型繁复,采用金银材质,施以鎏金工艺,精良的制作体现出家世的显赫。样式多以兽头为主,用繁复的花纹加以装饰,使其装饰性更强,而功能性被削弱了很多,这种样式繁简的变化同样体现在故宫的屋顶彩画中。明代建筑故宫可谓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不仅外观令人叹为观止,其皇宫屋顶上的彩画也是体现朝代更迭变化的不可多得的财富。在《上新了故宫》这档节目中曾有一期内容介绍明代的彩画,其花纹多朴素简洁,而到了明清,彩画多以贴金的手法进行装饰,显得富丽堂皇,所以装饰的纹样风格与朝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铺首造型的变化是“应时而动”的,人、工、物作为人类生活行为的空间载体,铭刻着强烈的时代印记,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生活结构,人们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而这些因素的变化也必然影响着器物的种类与样式的变化。商周有狰狞的饕餮纹,明清有吉祥如意的龙纹等,历代铺首以“繁、简、繁”的装饰风格进行交替变化,而直至今日,如果铺首还作为一种“时尚”的话,又是怎样一种风格呢?我不禁感叹,这世间有千般美丽,与我们隔着似远实近的距离,岁月悄悄封存下了许多珍宝等待我们去寻觅。

(五)因材施技下的铺首衔环

铺首衔环的造型深深地受到了材质的影响,从夏商到明清,从泥塑到金银,每一次的转变所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体现出来的。从功能性再到情趣性,再到功能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材质工艺的变化让铺首衔环的样式也丰富了起来,其主要的材质是青铜、金银、铜、铁等。不同材质的铺首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一般金属类的提环可以自由地活动,显得灵动性强,泥塑或者陶类为不可活动,这种被材料“限定”的造型记忆才让铺首的样式变换得如此生动而有趣。

制作工艺为范铸制作法、失蜡法、鎏金法与错金银的装饰工艺手法,范铸制作法主要用于青铜、金器上;失蜡法用于青铜材质上,主要是制作模具进行造型的一体呈现;鎏金法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又称镀金法、烧金法,用来使器物表面璀璨,华丽高贵;错金银是我国古时一种高超的装饰技艺,以两种处理方式呈现,镶嵌法与涂画法,错金银的工艺制作主要为银线勾勒,金片填充,所呈现的造型样式可谓巧夺天工,精妙绝纶,让我们不禁感叹古人造物的精雕细刻与一心一意。

二、传统设计思维下的铺首衔环

(一)“尊主卑臣”的等级造物意识

古时候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地位,以等级制度将人们划分为三六九等,古人以一句“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古代铺首造型、材质、颜色均与身份地位息息相关,自古皇家宫廷装饰奢华,处处体现着皇家的威严,铺首以金银装饰,朱漆添彩,甚至缺少了功能性,只是用于装饰;王侯贵族可用精致雕刻,用绿油锡材质进行雕琢;小官员则用稍逊一筹的黑油锡材质,而平民百姓多用黑色,不饰于漆色。虽然等级制度让铺首的造型出现了变化,但正是这样的等级制度才让各式各样的铺首造型层出不穷。古时匠人们的创造性的确令人叹服,只有皇家可以使用龙的造型来体现皇权统治的神威,百姓们则另辟蹊径,在民间找到了一种纹样“龙草纹”来代替龙的祥瑞之意,既满足了百姓的需求,又不越界,这样的上行下效,体现出古人的智慧所在。

(二)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和谐”的传统思维方式对造物的影响

当深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感受那一份在其影响下的传统思维造物方式,“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在《淮南鸿烈·泰族训》一书中提到:“圣人者,怀天心,声然能动化天下者也,故精诚感于内,形气动于天,则景星见,黄龙下,祥凤至……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万物有以相连,精祲有以相荡也。”②我们对天人合一的概念随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不断发生着微妙的转变,我也查找了有关天人合一的相关文献,及大师们的理论研究,我们理解“天人合一”时,可以分为对“天”“人”与“合一”的分别理解。早在远古时期,从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甲骨文中就有“天”字,造字的基础就是在人的上方有一个“口”,造字的本意是人头顶上的无边苍穹,“天”字最初指的是空间,与地相对,后引申为天空等名词;在甲骨文中“人”字简洁明了,很形象地表现出了一个侧身而立的人,显得谦恭有礼,文质彬彬。李泽厚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提到:“天”即命定,主宰义和作为自然义的双层含义始终存在③;“人”即自然存在,是物质的,也称人和,意味着一种关系,一种民主关系,在解释“合一”时,与之相贴近的词语还有知行合一、思行合一、身心合一、心神合一、动静合一、阴阳合一等,古时候的“合一”与现在人们所说的“统一”相贴近,即使有些词语互为反义词,但是又需要“合一”才能达到效果,张岱年先生在研究天人合一时说:“‘合一'并不是否认区别,而是指对立两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④也可以理解为古时的“天人合一”到以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是一种“天人和谐”,人应该时刻处理好与天地万物、文化、民族的关系,不要忘本,不要越界,不要超出规则,在限定的范围内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在尊重天的同时也是在成全我们人类本身,我们要认识到天与地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批判地认识与继承才是对我们有利的。

而古建筑门与铺首的关系,也是一种“天人合一”。古建筑的门有其固定的尺寸,门的高低与官位、权位、地位有着特殊的关系,这是一种既定的标准,是我们的规则与尺度,是“天”的“命定”,由此可见大门的尺寸有着一定的标准,民间宅门在设计时根据标准进行设定,再饰以门楣、门簪、门钉、铺首、石雕、花纹等,而铺首的样式是人为的,我们祖先根据神兽辟邪集福的寓意进行神兽的设定,也有根据传统习俗进行花纹的搭配,一切精美的样式是我们根据自然万物进行的物质层面的思考,也是根据限制进行的思考。

(三)铺首衔环的“天时地利与人合”

早在《考工记》中有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可以为良”④,这天时地利与人和的造物思想与“天人合一”的造物之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再引申到铺首的设计上可以理解为“天有时”代表着被限定的规则,是承接铺首衔环的古建筑大门,大到铺首对整个建筑的影响,小到甚至是建筑的每一寸角落;“地有气”是指当时的环境背景,是对使用铺首衔环的门户人家其职业、性格特征或者爱好等因素的考虑,是因地制宜的考量;“材有美”顾名思义,择材施技才能使得铺首的样式丰富多彩,不同材质直接决定采用不同的技术,乃至影响到最后的铺首造型;“工有巧”则为知者创新,巧者述之,述而作之,工艺制作需要匠人一点一滴的琢磨,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才能让中华器物的魅力散发光彩,工巧,也是一种设计者对“天人合一”的思量,在设计时一方面受到天、地、材料等因素的制约,这表现出了造物设计对外界对自然的顺应与接受,另一方面,工匠们却有着主观的造物意识,让自己的设计符合自身需求,有所满足的作品便足矣。这样看来铺首衔环的造物之意与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铺首虽然只有方寸之间,但却是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它的造物意识可追溯久远,值得我们用心探索。

结语

走在瓦片粼粼的屋檐下,轻踏着脚下历经沧桑的石板路,悠长的深巷传来几声清脆的扣门声,然而与那时不同的是,不再会有细声的询问,剩下的只有悠久的回味,细细触摸着门环的花纹,像是曾经的回忆在轻轻呼吸,带你感受那时的故事,一砖、一瓦、一片破碎的铁屑顺着指尖缓缓下落,这里曾经繁华一时,这里曾经安乐祥和,这里曾经人烟散尽……故事终将结束,而历史的回忆存在于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注释:

①王建华.山西传统民居门饰艺术的代表——门环与铺首[J].文物世界,2005(02):55-58.

②金周昌,白立强.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之意象思维视角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8,20(06):30-36.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D].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2008.

④陈一鸣.浅述张岱年的天人合一观[J].法制与社会会,2019(19):237-238+246.

⑤高一方.《考工记》——先秦思想对当今设计的启迪与影响[J].大众文艺,2014(15):61.

猜你喜欢

造物样式纹样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