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一声尖叫响彻百年
2020-10-10毛予菲
毛予菲
爱德华·蒙克(1863年—1944年)
提到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名字,大多数人会立马想到那幅《呐喊》。在血红色天空的映衬下,一名男子双目圆睁,嘴巴大张,做出惊恐表情,两只手托着腮,因用力过猛将面孔挤压得变了形。100多年来,再没有第二位画家能像蒙克那样,如此直白又傳神地描绘焦虑与恐惧。
《呐喊》的巨大影响早已不局限在艺术史的范畴。那张扭曲变形的面孔,逐渐从画里“走”了出来。好莱坞电影《惊声尖叫》中幽灵面具的原型,《小鬼当家》经典海报上小主人公姿势的灵感都源于这位惊恐的男子。就连苹果手机的自带表情包里,也有一个惊恐到脸色发青的小人儿。流行文化对《呐喊》的改编与再创作,足以证明这幅画流传范围之广。
2020年9月,“呐喊与回响——爱德华·蒙克版画及油画展”登陆上海久事美术馆。这是本世纪以来国内举办的第一场蒙克展。53件珍贵原作从奥斯陆长途跋涉来到上海,包括《呐喊》黑色石板印刷画在内的蒙克名作一一亮相。由此,中国观众真切感受到了蒙克压抑敏感的内心世界,以及这位19—20世纪画家笔下的现代精神。
被吓着长大的孩子
如果说梵高是艺术家中最“疯”的一个,蒙克则是当仁不让的最“惨”。
1863年,蒙克出生在挪威洛滕的一个村庄。19世纪中后叶的北欧经济发展缓慢,医疗条件落后,肺结核肆虐。蒙克5岁时,母亲因肺结核去世,他14岁时,最爱的姐姐苏菲也因患肺结核离开了。
蒙克一家还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父亲在他26岁时离世,生前就患有精神疾病。妹妹也从小被确诊患有精神病,并且早早地住进了疗养院治疗。除此之外,蒙克的父亲还是一个狂热的基督徒,他不断向几个孩子灌输自己对“坠入地狱”的不安与恐惧。
《病室里的死亡》,蒙克早期以死亡为主题的创作。
《生病的女孩》,蒙克画了自己垂死的姐姐苏菲。
“蒙克是被吓着长大的孩子。”《蒙克传》中文版编辑冯兰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这本书被称为“最详实的蒙克传记”,作者是挪威当代知名艺术史家、小说家、传记作家阿特勒·奈斯。
“病室里的死亡”成了蒙克早期的创作主题。同样的构思和陈设,他画了无数幅。那是一间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的房间,唯一可见的家具是床、摆着油灯的床头柜、床头柜上的一幅画和背对观众的椅子。
《呐喊》,蒙克表现主义的巅峰之作。
创作这幅画的时候,蒙克掺杂了自己的少年记忆。那是1877年冬季的一天,画中聚在一起的几个孩子是蒙克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坐在床边的是姐姐苏菲。死亡是以另一种形态出现在房间里的:把手放在苏菲肩头安慰她的不是她的母亲,而是孩子们的姨妈——孩子们的母亲早已离世,此时的苏菲也生命垂危。孩子们的父亲则合着双手祈祷。
这间简陋的屋子,散发出一种凝固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在蒙克前半生中从未远去。“对死亡、疯狂与疾病的恐惧,笼罩了蒙克的大半生。他需要发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的东西,画画则成了表达的出口。”冯兰说道。
蒙克的另一重要系列“生病的女孩”,描绘的也是垂死的姐姐苏菲。自23岁起,蒙克就开始画这一主题。看画的人都能明显感受到,女孩的房间里弥漫着痛苦。
1881年,18岁的蒙克进入奥斯陆皇家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最先接触的是写实的自然主义流派。22岁那年,蒙克像那个时代的大部分画家一样,迈出了认识世界艺术的重要一步——来到巴黎。他去画廊沙龙、去卢浮宫消磨时光,去摄政咖啡馆小坐,开始接触那个时代的艺术先锋——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学习运用模糊的光影和色块。自23岁那幅《生病的女孩》起,他便开始用这种手法。但与那些刻画外在真实世界的印象派、后印象派不一样,蒙克的画笔捕捉的是内心的撕扯情绪。正因如此,蒙克被誉为“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响彻寰宇的一声尖叫
蒙克的表现主义巅峰之作,正是那幅享誉世界的《呐喊》。就在蒙克创作生涯最为精彩纷呈之时,他的精神状态却跌到了谷底。
创作《呐喊》之前,已经小有名气的蒙克受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的一场画展。亮相画展的《生病的女孩》等“先锋画作”,受到了很多批评与质疑。蒙克曾从一个瘦高个儿那里听来了一句这样的评价:“这种作品,真叫人说不过去!画面不完整,毫无形式可言。”
因为这些负面舆论,性格敏感压抑的蒙克疯狂地酗起了酒。他一喝多就和人打架,还干过“拿着枪逼陌生人吃东西”这样失去理智的事。在长期的精神压力之下,蒙克患上了一轮又一轮的湿热症,精神状态也糟糕透顶。
1891年的冬天,蒙克“烧得一塌糊涂,都快认不出自己了”。他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开始出现幻视幻听等症状。1892年1月22日,精神崩溃的蒙克在日记中写下了那段著名的话,描述了一个诡异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