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社会实践中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

2020-10-10邵爱国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8期
关键词:井冈山育人活动

邵爱国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实践育人”,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贯彻“立德树人”理念、落实“核心素养”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这凸显在社会实践中强调体验,以丰盈学生精神世界的价值追求。

学校在实践育人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十多年来,深圳高级中学一直坚持组织全体高一学生,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城市,到千里外的井冈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架设起“实践”和“育人”之间的桥梁,探索并形成了独特的“实践育人”模式和经验。

一、实践育人的途径:以课程为依托

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深度学习研究者弗兰(Fullan,M.)认为,“除了进入世界和改变世界,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东西是可以教的”。[1]学校充分利用井冈山丰富的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开设系列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感受井冈山自然美景,与当地学校开展联谊,进入农家体验生活,到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参观博物馆等。内容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 红色文化熏陶

对于学生而言,井冈山因其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而表现出很大的吸引力。井冈山的革命传统精神是文化滋养的第一课。在井冈山,《西江月·井冈山》以及《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让学生激情澎湃,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诗词脱口而出时,学生直面困难、勇于攀登的豪情不禁油然而生。井冈山的自然风景是文化滋养的第二课。连绵起伏的群山、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回环曲折的山间省道、叹为观止的黄洋界美景,让学生流连忘返的同时,也联想到井冈山成为“红色根据地”的原因。井冈山民俗风情是文化滋养的第三课,当学生走进井冈山,红薯丝饭、米汤浆被子这些生活细节,会引发他们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2. 同伴互动育人

“同伴育人”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相近年龄的伙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润物细无声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2]

学校将“同伴育人”应用于实践课程中,与井冈山宁冈中学缔结友好合作的伙伴学校关系,深圳学生与当地学生“一对一结对”,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井冈山同龄人生活三天。长期实践表明,“同伴育人”能从三个层次凸显教育的效果。首先是生活方式的反差教育。大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体验到与自身生活条件差别较大的当地生活环境,这种落差就是给学生最生动的生活教育。其次是学习方式的碰撞教育。当习惯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的学生,进入“苦读”的学习环境时,他们对学习的意义便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是思想观念的冲突教育。虽是同龄人,但视野、知识储备上的不同,使学生对理想、对人生、对未来的观点和态度上产生碰撞,这是对学生最好的理想教育。利用“同伴教育”让同龄学生在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想观念上进行全面的碰撞和交融,激发学生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深度反思与解剖,这最大化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

3. 第二课堂延展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借助井冈山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在当地开展的课程,主要包括井冈山烈士陵园祭奠活动以及参观博物馆的活动。

井冈山“第二课堂”将停留在图片和文字的人物、事件,转化为庄严肃穆的祭奠先烈活动和具体可感的体验。当沉痛哀婉的悼词回响在烈士陵园,当冷艳怒放的鲜花由学生代表献出,学生对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体悟便更加深刻。参观博物馆时,当地讲解员的细致描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中国革命的历史,对红色文化产生情感共鸣。“第二课堂”的开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理解和认同了革命传统、红色精神,潜移默化地发挥了“育人”的功能。

以这些课程为依托,引导学生全面感受世界、浸入世界、参与世界,成为学生高中生活最难忘的一次体验,取得了突破性的德育效果。

二、实践育人的原则:基于学生立场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源泉,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必须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意义。因此,要实现“实践育人”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反思并收获感悟。

1. 沉浸性

“沉浸”原指語言学习所需要的环境,沿用到“实践育人”的层面,就是必须重视实践课程环境的选择与提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极强的场依存性,即综合实践活动依赖于“特定环境”和“现实存在”[3],实践课程的“实践”本质就决定了其必须具备一个真实、开放、互动的社会环境。深圳高级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关键在于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真实的自然环境、开放的社会环境、隐喻的文化环境和生动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无时无刻都在“情境”的包围和浸润之中。

2. 体悟性

具备了“实践育人”的环境,还需要学生良好的体验活动触发感悟,从而生发出教育的可能。“做中学”是“实践育人”的应有之义。井冈山社会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做一顿饭,下田地劳作一次,在农家做一次家务,并且针对农村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这促使学生亲身参与、情境沉浸,将动手、动脑与动情、动心高度融合,从而达到知行合一、丰富情感体验。

3. 反思性

反思是所有活动得以提升与升华的基础,没有反思,实践活动课程充其量就是一次感受较深刻的活动,不能内化为学生观念的改变和思想的提升。深圳高级中学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注重“反思”的落实,通过引导学生对实践课程中的活动经验、个人体验进行反思,对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进行剖析和思考,以写活动心得、调查报告、探究论文的形式不断促进学生的价值观的升华。

实践证明,在历年的作品征集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有价值的思考和探究,体现了学生关注历史、关心现实、思考未来的优秀的价值观。

三、实践育人的意义:让世界成为学生的课堂

深圳高级中学井冈山社会实踐活动开展十多年来,获得了多方认同,也达到了“实践育人”的目标。在组织实施方式上,井冈山社会实践课程体现了“大教育”的立意。在大面积、远距离的社会实践课程开展过程中,突破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边界,实现了公益资源与专业力量的联合,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学习的共同体。

1. 开放性:学校教育整体代入社会生活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交通、饮食、住宿等方面的教育全面进入社会领域,教育不再是课堂中的知识学习,而是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衣食住行的生活事项,还是与社会人群的沟通交流,教育发生在所有的场景中,这种没有清晰边界的学习与教育才是“实践育人”的本质所在。

2. 协同性:学校与社会各级部门、机构协同教育

在推进课程的过程中,从深圳到井冈山,铁路运输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公益资源管理机构等通力合作,为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保驾护航。

3. 联动性:两地文化联动发展

从局部来看,井冈山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两个学校的对接活动,但宏观上,这样的实践活动是两个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特区的城市文化、生活理念与老区的红色文化、民俗民风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碰撞,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实现联动发展。

真实、开放、鲜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学生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Fullan,M.,Quinn,J.,

McEachen,J. eds.,Deep Learning: Engagement the World Change the World. Ontario : ArnisBurvikovs,2018: 2-3.

[2]周荣甲. 试谈同伴教育在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收实效性的运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06):243-244.

[3]郭元祥,舒丹. 论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及其条件[J]. 教育发展研究,2019,38(10):25-29.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井冈山育人活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六小”活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活动随手拍”
井冈山诗五首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井冈山抒怀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