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发展背景下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策略
——以四川省青神县为例
2020-10-10刘若莹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刘若莹(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产城融合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县域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城乡联动的关节点,只有县域经济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加强现代化建设,进而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缺乏产业依托城市难以实现实质性发展,同时过分强调产业忽略城市其他因素也会导致诸如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一系列城市服务功能弱化问题。因此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必不可少,“产、城、人”协调发展才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同时产业与城市的融合程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评价在城市经济中产业所发挥的作用,其评价结果能够为城市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在此基础上,振兴特色产业带动产业振兴并以此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产城融合度的主要研究侧重于城市群及产业园区的产城融合分析。陈秀英认为城市群应当进一步推进产城融合,促进城镇化进程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产城融合”的智慧城市群[1];奚昕、曹晨认为中小城市开发区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开放协同机制,走产城融合之路[2]。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而言,许明强将城市划分为生产功能区与服务功能区,通过分别刻画城市人口与两个功能区的融合度及两个功能区间融合度进一步讨论产城融合度[3];甘小文、毛小明基于产业与城市发展互动和匹配等需要,从要素融合、功能融合和空间融合等多视角下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分析产业承接的工业园区的产城融合情况进一步提高城市的产城融合度[4]。学者们主要采用AHP和熵值法[5]为各类评价指标赋权重、灰色关联系数加权、TOPSIS等方法进行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确定。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从不同方面对产城融合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且不同学者进行产城融合分析时均加入了独具特色的评价角度及方法。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规模地区的产城融合分析,缺乏微观层面上对局部的产城融合分析,且城市的产城融合分析对于该城市的产业发展现状、产业转型方向、产业融合未来等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支撑性。鉴于此,本文旨在分析青神县2009-2018年产城融合度,分析目前产业与城市融合现状,并通过产城融合变化趋势结合当地实际,分析产业融合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此对青神县产城融合及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 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产城融合度作为衡量地方产业与城市发展现状的指标,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根据评价体系科学性、数据全面性、可获得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从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三个层面,建立准则层(A)、要素层(B)、指标层(C),同时选取12个具体指标,构建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准则层包括社会发展程度,旨在衡量城市的社会结构及城市化发展质量;经济发展水平,旨在衡量城市经济实力及发展结构;生态环境质量,旨在衡量城市生态水平及宜居程度。指标层主要选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可量化操作指标,如表1所示。
■ 青神县产城融合评价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数据来源于《青神县统计年鉴(2019)》,在评价体系的实际运用中,为消除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需对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同级的、正向的、无量纲的数据,具体公式如下。
表1 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二)测度过程
(1)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检验结果与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
三组数据样本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准则层子系统检验KMO值分别为:0.56、0.63、0.588(均>0.5)表示样本充足,同时其相对应Bartlett球形度检验所对应的P值分别为0.00、0.00、0.001(均<0.05)可拒绝球形度检验的零假设,表示指标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2可得准则层A1、A3前两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度分别达89.47%、82.13%表示提取两个公因子是合适的。进一步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可以得出在子系统社会发展程度(准则层A1)中第一个公因子社会结构(B1)的主成分权重大小是66.82%,第二个公因子社会保障(B2)的主成分权重大小是33.18%;同时子系统经济发展水平(准则层A2)中只有一个公因子经济结构(B3)其在子系统中主成分权重为1;同理在子系统生态环境质量(准则层A3)中第一个公因子城市绿化(B4)的主成分权重大小是28.35%、第二个公因子污染排放(B5)的主成分大小是71.65%。
根据公式(1)分别计算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三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表示第i年子系统综合得分,表示第i年第j个公因子主成分得分,表示第j个公因子主成分权重。
表2 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表3 2009-2018年青神县产城融合度综合得分
最后根据三个子系统方差贡献率占比作为权重,通过公式(2)计算得出2009-2018年青神县产城融合度,A1为社会发展水平、A2为经济发展程度、A3为生态环境质量,通过计算得出产城融合度综合得分。
(三)测量结果
通过计算得出产城融合度综合得分,如表3所示。
根据相关研究结论及定义,采用中值分段法确定产城融合度标准值,即F<0时,产城不融合;0<F<0.6时,产城基本融合;0.6<F<1时,产城融合良好[6],如图1所示。
■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分析
从整体而言,青神县产城融合度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从具体指标上分析,2009-2018年青神县产城融合度分别为 -1.028、-0.409、-0.671、-0.611、-0.423、0.102、0.580、0.780、0.788、0.893。因为测量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可以得知在2009-2013年,青神县产城融合度出现负值,表明该年份产城融合度低于整体水平,产城不融合;2014-2015年,青神县产城融合度低于0.6,在该阶段,产城基本融合;2016-2018年间,青神县产城融合度大于0.6说明在此阶段产城融合良好。
(二)政策建议
1.加强产城规划,实现产城互动
城市缺乏产业支撑,就会沦为“空城”。产城融合首先应该完善城市功能规划,按照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划分城市功能区,坚持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同区位的原则,确保产业规划与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就近性。一方面能够解决城市人口就业问题促进城市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聚集。
2.坚持以城兴产,发展特色产业
一个地方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2018年青神县正式确立了机械产业、竹产业、椪柑产业三大特色产业在青神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仍不够理想,应当进一步坚持以机械产业为主导,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开放区扩区调位,稳步推进园区组团发展。坚持建设竹产业经济强县;建设国家青神竹编产业示范园区、斑布健康竹产业园区;突出竹编、竹纸、竹建材优势,打造集竹品种研究、原料基地、竹林景观等为一体的思蒙河滨河景观带、成乐高速扩容青神出口连接线景观带、眉青快速通道景观带、尖山竹海环线景观带,大力发展竹产业。坚持推动椪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全国知名的椪柑品牌,打造中国知名椪柑之乡。
3.引领产业融合,实现以城促产
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城市产业生态体系,扩大竞争增强产业的自我更新能力;进一步引入优质工业开发园区,整合落后园区,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力度,以产促城,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