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2020-10-09李杨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李杨

摘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对阅读知识的讲解,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孩子们对阅读内容的浓厚兴趣。对此,本文将结合实际,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085-2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们在认知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产生疑惑心理和好奇心理的一种意识状态,只有学生们对语文阅读内容有了强大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才能够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进而高效吸收相关知识、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看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并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问题意识,进而促使孩子们获得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基础,是打开学生思维深广度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问题意识,才能够促使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内容丰富多彩,知识体系灵活多样,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信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吸收基础知识内容,不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那么很容易导致学习产生盲目性,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当学生们具备了问题意识,在学习到相关内容时,能够有效融合自己脑海中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有效发展自身思维能力。

2.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并采取“一言堂”的授课模式,传递着阅读内容,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教师怎么讲,自己就怎么听,学习方式也是比较被动。这样的教学课堂,不利于知识的传递,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们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当具备了问题意识,学生们能够有效挖掘阅读内容中的相关信息,并在看到问题、提出问题后,积极地解决相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有助于孩子们阅读能力的发展。

3.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新的未知的往复循环的过程,当学生们具备了问题意识,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语文阅读的知识是非常全面,很多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当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并能够全面地看到知识间的联系,在提问、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灵活运用新知旧识,建立一个更加完善全面的知识体系,从而巩固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运用微课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提前预习

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着重要作用,为了有效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录制微视频,将教学目标向学生们进行展示,引导孩子们自主开展预习活动,通过预习,学生们能够切实把握阅读教学内容,同时获得充分的时间去思考相关问题。比如在学习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让学生们了解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走进鲁迅的童年,探求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在相关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预设相关学习问题,并找出答案,在课上,可以通过提出自己的问题,引导其他学生共同开展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比如: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呢?百草园中景物繁多,作者是怎样匠心独运,把景物描写清楚传神的?有人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是对比关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从文中找一些语句作为依据,说说你的看法。有同学认为美女蛇的故事与百草园无关,对它一字未提。你是怎样处理的?有同学在缩写“三味书屋”部分时,把“怪哉”的故事原文照抄,你觉得怎样处理好?通过让学生们自己找教学问题,并搜集问题答案,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思维品质。

2.培养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勇敢地提问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孩子们问题意识的重要因素。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和学生关系亲近,才会愿意跟随教师引导,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开展相关问题的探究。对此,教师要能够注重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和谐的关系,当教师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学生自然会放松心态,开启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反之,如果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冰冷的,学生们无法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他们参与问题探究的动力自然会逐渐减小。因此,教师要能够保持和善、耐心,让孩子们能够勇敢地在课上表达、提问。

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态度十分温和,并耐心地向学生们对一些细节内容进行讲解,孩子们感受到了阅读学习的乐趣,并愿意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配合中,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会不断得到发展,除了处理课后题外,教师还会鼓励孩子们,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学习,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作者说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那么作者是怎么写的呢?作者提出“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呢?文章中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呢?在教师耐心引导下,学生们能够联系已有知识、发挥探究动力,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提高语文阅读效率。

3.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提问动力

在传统语文学习课堂上,大多是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然后在共同研究,孩子们习惯性地依赖于教师,很少能够自主调动思维,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提问动力。对此,教师可以构建学习小组,在学习新的阅读文章时,可以让他们做自己的老师,做组内其他成员的老师,提高设疑能力,并自主搜寻问题的答案,然后可以向组内成员发问,引导他们开展探究活动。

比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们阅读文章,然后开启小组自主探究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可以把自己当作小老师,自主提出问题,发问其他同学,然后共同讨论、探究,得出问题答案。比如,组员A可以向其他人提问: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根据此问题,组内其他成员共同开启探究,有自己想法的同学可以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者提出不同意见。一个问题解决完之后,同学们继续提出问题然后共同开启解答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并对孩子们的探究交流活动进行指导,听一听学生们的思路,了解了解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角度,以便帮助他们不断提升问题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放手”,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学习机会,让他们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有善于提问、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才能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王恩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

[2]姚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24).

[3]邹海鹏.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7(07).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第十一中学,广东 珠海 519000)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