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实题材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2020-10-09尹梦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9期

尹梦婷

摘 要 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着力于社会热点,其中人物形象对于作品抒发感情的力度和表达主旨的深度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以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编创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学习和实践经验,探析现实题材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关键词 现实题材舞蹈作品 人物形象塑造 编创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最终要回归到生活中。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着力于社会热点,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在创作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塑造的形象要反映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类人以及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更能够正确反映该时代下社会的特质和关注热点。

1现实题材舞蹈作品中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1.1正确反应社会现象

人物形象是创作者与观众沟通的主要载体,人物形象塑造是否成功,对于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立意的阐述是极为重要的,它有效地向观众呈现了某种生活理念,深刻地唤醒观众内心世界。多层次、饱满的人物形象,是促使现实题材舞蹈作品能正确无误地反应社会现象的前提,是彰显完整立意的保证。只有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才能使舞蹈作品更贴近社会生活,有效地拉近作品与观众的距离,使作品展现的寓意深入人心。

1.2恰当表达美好诉求

每一段社会历程都会存在不同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但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和歌颂。现实题材舞蹈作品里的人物形象虽然朴素,但正是通过对贴近我们生活的形象代表的完美塑造,才能将舞蹈作品与观众的心灵结合在一起,“不仅传达了创作者的心声,也使得审美者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及感受”。在作品表达美好精神愿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观众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观众的人文情怀。因此,创作者需要了解社会的真实需要,人们的现实诉求,才能创作出具有真实性的,能与观众产生共同精神感悟的现实题材舞蹈作品。

2结合实践作品《发声》探析现实题材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本人创作的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发声》描述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校园欺凌现象。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许多影视、文学作品都选取了这一素材,学生的在校生活也成为热门话题。这些影视、文学作品激发了本人的创作欲望,期望以舞蹈艺术形式展现这一社会现象,揭示校园问题。

2.1生活情景的舞台化

创作者可以运用舞蹈道具和场景布置将生活情景在舞台上再现,不仅交代了作品背景,还可以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现实题材舞蹈作品中道具的选择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道具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再是它能够代表人物形象的身份,例如作品《进城》中的编织袋是农民工进城时必备的随身物品,也是最能够代农民工身份的东西。在作品《发声》中,本人以板凳作为舞蹈道具,運用了象征的创作手法,展开了一场以校园生活为背景的欺凌故事,通过舞者与板凳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携带板凳形成的舞蹈队形和场面造型,发展了受害者、施暴者和旁人之间的人物关系,有效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对受害者这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辅助作用,呈现了一个自卑无助,无力反抗,无人关心的弱势形象。

2.2生活角色的典型化

现实题材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需要创作者深入社会生活,分析社会现象中的人物构成,梳理人物关系,关注人物心理,在清晰人物行为特征和性格倾向的前提下确立塑造的,要具有一定的群体代表性。作品《发声》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事件进行阐述的,而是尽可能的呈现一种确实存在的社会现象,所以塑造的人物形象必须具有典型性。针对受害者形象的塑造,本人把重点集中在刻画受害者受到欺凌时由自卑到害怕到最后情绪崩溃的心理变化过程上,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一展开。使作品中的受害者具备了校园欺凌现象中受害群体的普遍心理特征,表现了受害群体的无力,只能选择一再忍受的现实情况。

通过将生活角色塑造成典型形象,更好地归纳了受害群体的共同特征,有助于树立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使作品中的受害者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强有力的说服力,同时能够借以典型形象进行故事情节的准确言说和思想精神的完整表达。

2.3生活语言的艺术化

现实题材舞蹈作品贴近生活,要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被观众感知接受,可以采用部分生活语言,让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增添生命力和感染力。在舞蹈《父亲》中运用一系列生活化的肢体语言将老人在茶馆生活的状态真切地表达出来,塑造了一个贴近生活,情感丰富的老父亲形象。在实践作品《发声》的舞段中,本人通过观察校园欺凌的影视作品,运用了生活化的动作和表现,外化受害者在板凳下的内心世界,使用了一些细腻的,小幅度的动作,来展示受害者躲在板凳下的无助,想要伸手求助却还被暴力所笼罩又马上收回去,想要呼救却想到施暴者的威胁只能颤抖地捂住自己的嘴。又比如,表现施暴者施暴的过程时,生活中推拉打踢等动作是必有的元素,本人在这些元素的基础上通过编排两人或三人的块状舞段来表现人物之间的强弱关系。

3结论

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反映了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传递着最真实的精神感悟,它将“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但最终仍要回归于生活的本体”这一艺术规律充分的体现出来。而现实题材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还需要我们继续地探索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否定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吴蓓.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

[2] 郑伟伟.中国当代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