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元钱去哪了引发的数学思考

2020-10-09王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9期

王欢

摘 要 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一通貌似严谨的数学分析,加之一番严正的验证,让一个小问题“一元钱去哪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本文从一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小故事进行切入,依据和小伙伴们讨论分析的四种理解思路进行验证,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据此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数学小故事 数学假象 避免错误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1问题提出

数学是我的最爱,我喜欢数学,喜欢数字,更加喜欢探究数学中的一些“问题”。你是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时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很多表面看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计算,结果却出人意料。还有一些过程纷乱复杂,步骤关联交错,解题毫无思绪,其结果却往往很简单。举个例子详细探究下这个问题。

曾经有这么一个数学小故事,三个客人去住一家旅店,三个人共住一间房,一晚上需要30元钱,每人给了服务生10元钱,但这天刚好碰上旅店特价销售活动,只需要25元钱就可以开上一间房,所以老板将剩下的5元钱交给了服务生。让其退还给那三个人,但服务生却从中拿出2元钱放入了自己的口袋,剩下的3元钱还给了那3个人,一人1元。就是三个人每人分别给了9元钱住店,那就是3*9=27元,服务生偷拿了口袋里的2元钱,一共是27+2=29元,那还有1元钱去哪里了呢?咋眼看这个问题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每一步的计算没有出错,也没有漏算任何一步,于是我开始去寻求大人的帮助,爸爸似乎看出了什么,但是不动神色,只说了一句,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研究一下,于是我找到了我平日里要好的小伙伴们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2分析过程解析

数学的解题思路,其实是非常讲究思路和步骤的,其中任何一步错了,后面计算就算再精妙,也不可能得到最终想要的结果。首先让我们把这个过程进行具体的步骤化,看能不能从这里面发现点什么。第一步:3个人每一个人支出了10元住店,总支出3x10=30元;第二步:老板一共收到了30元,总收入30元;第三步:老板退还了5元给服务生,30-25=5元;第四步:服务生拿到了这5元,打折费5元;第五步:服务生拿走了其中2元,剩余5-2=3元;第六步:客人每人拿到了1元,共计3*1=3元,总实际支出30-3=27元;第七步:客人综合共支付了27元,这里面已经包含了服务生私下偷拿的2元。这个问题解析成七个步骤后,再来探究这个问题,经过我和几个小伙伴的反复讨论和计算,我们得出了以下四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三个客人在这个过程中一共支出了30-3=27元,其中老板这边共得到了25元,服务生从中私下偷拿了2元,一共也是25+2=27元。住店一共消费了27元,老板得到住宿费是25元,加上服务生私下偷拿的2元,一共也是27元。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方法二:假设我们把这30元住宿费都看作是30张一元的小额钞票,把每一元钱都标注上第1张,第2张,第3张……以及第30张,那么就不难发现:住店一晚上需要25元,老板拿走了第1-25張的一元钞票,老板退还给住店三人的5元,是其中第26张至第30张的一元钞票,服务生拿走了其中的第26张和第27张一元钞票,另外的第28张至第30张一元钞票给了住店每人,整个过程,住店的三人拿出了30元,最后再看每个人手中的钱,店主有25张,服务生有2张,住店三人一人1张,一共是30张。交易的过程虽然把这30张钞票分散开了,但30张钞票也都还在,这两个算式也是相等的。

方法三:假设每个人只需要支出8元就能住店,一共8*3=24元,而老板实际收取了25元住宿费,就意味着老板需要向这三个人退还这25-24=1元,服务生拿走了2元,另外三人每人被退还1元,可综合这个过程和算式:老板退还1元,服务生偷拿了2元,合计1+2=3元;住店共支出了24元,共计3+24=27元;每人退还了1元,合计3*1=3元;综合可得27+3=30元。整个交易前后一共30元也保持一致。

方法四:假设服务生没有偷拿这2元,三个人每个人实际支出了9元住店,共支出了3*9=27元,老板只得到了25元住店费用,25元≠27元,这个结果与假设服务生没有偷拿相矛盾,因此这个差额27-25=2元正是被服务生偷拿的。

从以上的四种计算方法来综合分析,每一种的计算过程都没有提及关于那1元钱的去向问题,但我们的算式依然能够成立,也没有任何的显明破绽。那就意味着我们的计算过程没有问题,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数学计算过程中时常存在这样的一种假象,以上题中探究的“一元钱”正是本道题中隐含设置的假象问题,大家的关注点都是被这个数学假象所蒙蔽,这道题迷惑人的核心主要是把服务生偷拿的2元钱从住宿费27元钱当中分离了出来,原题的算法错误的认为店里服务生私自留下的2元并不包含在这27元当中,所以也就有了少1元钱的错误计算结果,而实际上私自留下的2元钱就包含在这住宿费27元当中,再加上老板要求退回活动打折费用,实际退回的3元钱,结果就正好是30元。

3结论

像这类迷惑解题者的数学假象问题还有很多,主要都是由其中一个小步骤开始引导解题者走进了一个错误的思路,从而得出谬误的结果。这个小故事提醒我们在日后进行数学学习和数学分析研究的时候,不仅仅要依据数学的基本原理、严密计算过程进行解题,更要能够结合每个问题的实际情况,清楚的辨析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条件与主要问题之间的关系,反复进行推敲和验证,进入错误的解题方向,得出貌似正确的数学结果,闹出一番笑话。

参考文献

[1] 魏星.一道数学问题的解答错误引起的教学思考[J].中学数学杂志,2016(05).

[2] 廖群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3] 孙忆霞.一次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毕业测查引发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2(04).

[4] 徐丽媛.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实践——“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J].数学教育学报,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