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2020-10-09吴泳
吴泳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家对语文教学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全民阅读”“建立书香校园”近些年成为全社会所倡导的生活方式。课内阅读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相对比较用心,能够在教师带领下学习阅读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而课外阅读指课堂和课文以外的有效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笔者根据以往经验总结语文综合素养不高,原因虽然各种各样纷繁复杂,但阅读量不达标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很有必要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能够帮助农村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知识的迁移,更好地了解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将阐述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现状,探析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农村 小学语文 课内外阅读 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阅读学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课内阅读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知道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而课外阅读就是将课内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检验和迁移巩固。课内阅读需要反复读文,认真琢磨,而课外阅读只需要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相对于课内阅读较为简单。课内阅读篇幅较少,十分有限,要想提高阅读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还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对语文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现状
1.1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重视度不高
在农村,许多教师推崇应试教育,他们单纯地认为,只要学生平时将课本中的文章弄清楚,就可以提高阅读水平。于是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很少布置课外阅读的题目,导致学生在课上学习的阅读技巧无法得到巩固和练习。
在考试和练习册中遇到相应的阅读题目,教师也只是通过订正答案的方式为大家讲解阅读题目,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提高,阅读能力普遍较低,更不会抽出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指导不够,甚至教师本身自身的阅读兴趣阑珊,重视度不高,学生的阅读教育往往草草了事。
1.2资源匮乏
以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为例,资金有限,图书馆藏书大多由企业捐赠,图书总量和种类较少,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此外,农村小学的图书馆开放时间有限,不能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部分农村小学的图书馆形同摆设,害怕学生将图书破损弄丢,索性不给学生开放,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书香校园”成一个空口号,对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无实质助力。除学校之外,缺乏公共阅读场所,没有镇或街道阅览室提供借阅,连书店也只是售卖辅导资料居多。
1.3阅读氛围差
教师课上更加注重文章内容的概括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往往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课余时间,许多学生会在操场和校园中疯狂追打,但是安安静静选择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书香校园的建设受到严重的阻碍。在家中,农村学生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工业区农村学校,学生都是本地农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人员文化程度多为初中水平,更有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目不识丁,他们认为只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对学生读书的行为不做过多强调,甚至认为课外书是一些没有用的读物,更应该多做些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成绩。
1.4学生阅读速度低,无法建立知识体系
农村学生从小就没有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对文字的敏感程度不高。他们读完一篇文章后,并不能准确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读书囫囵吞枣,所有的阅读知识不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曾经出现过的相似题目学生无法快速回忆起来,更无法在脑海中建立阅读知识体系,每次做阅读时,都是随机作答,不能用相应的方法技巧作指导。此外,学生阅读速度偏低,导致许多文章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这也导致阅读能力较低,阅读能力低,思考力差,写作水平更是无语言说。
2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
2.1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首先,农村小学应该通过多种培训和讲座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是教师明确课内外阅读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将课内外阅读衔接作为一个重大课题去长期研究,形成适合本校发展的理论依据。
其次,农村小学在开展语文教研活动时,应该组织本校语文教师轮流进行公开课的讲授,促进语文教師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促使教师之间虚心学习,不断寻找自身差距,全力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课内外阅读衔接。与此同时,应该把读书分享会纳入语文教研活动甚至是全体教师交流活动里,成为一个重要的教研项目,激励教师养成阅读习惯,以书会友,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要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学校可以设置阅读课程,在课程表体现,一个星期一到两节阅读课,由老师带着在教室或阅览室阅读课外读物;在楼道和班级图书角摆放各种题材的课外书籍,充分为学生提供便利的阅读条件,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农村小学可以定时举行系列的读书活动。比如,在每年的三月份,可以举行“春天正是读书天——读书分享会”,让孩子们将自己读到的有关春天的或者与四季有关的文章和大家进行分享。在五月份开展“故事大王比赛”,鼓励大家将书中的小故事,根据自己的理解勇敢地讲出来或演出来。还可以举行读书笔记展览、校园读书推广大使的选拔活动,激励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读书中找到成长的快乐。把“书香家庭”纳入家校协同共育工作目标里,举行“书香家庭”选拔赛,同时与当地社区或街道办做好合作,共建和谐书香家庭。
2.2立足课本,有效衔接
2.2.1课前收集资料,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教授新课文前,可以根据教学需求为学生布置前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增加其阅读量,并在课上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解更多和课文有关的知识,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教授《北京的春节》一课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搜集“年的来历、祖国各地过春节的习俗、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等。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激发其阅读欲望,为加深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2.2.2课中适时切入,据文拓展阅读
在课内阅读学习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完成相应的课外阅读,达到巩固旧知识,拓宽视野的目的。怎样建立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点,有效帮助学生深入课外进行更加广泛的阅读,是教师和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
(1)以课文主题为阅读拓展点。通过同一主题的多文本阅读,多角度强化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为人民服务》中,学生学习了张思德同志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对英雄人物充满敬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英雄故事,让学生明白“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并小树立爱国的思想品质。
(2)以课文背景为阅读拓展点。小学阶段部分课文的背景较为复杂和悠久,学生无法感同身受理解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教师可以将与课文背景相近的文本作为拓展阅读的内容,甚至通过一定的视频影视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带领学生阅读学习《詹天佑》等反应爱国人士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进行拓展。
(3)以课文作者为阅读拓展点。教师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多方面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特点,如学习老舍先生的《猫》后,让学生扩展阅读《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片段,使学生对老舍的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学习冰心的《肥皂泡》后,让学生扩展阅读《繁星》《春水》,引导学生仿写,创作小诗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课内外阅读衔接也被更多的家长所认可。虽然农村小学中课内外阅读衔接阅读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只要提高认识,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就可以激励学生热爱读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桂珍.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245-246.
[2] 王玲玉.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8(11):43.
[3] 滕鹏.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