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法治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游戏实施策略
2020-10-09罗秀文
罗秀文
摘 要 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法治教育,教师必须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让“法治”在不知不觉中扎根于学生的内心,从认知走向认同,从而实现道德的内化和践行。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他们对法治教育认知的提升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本文谈谈低年级法治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游戏实施策略。
关键词 法治教育 课堂教学 游戏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小学低年级法治教育实施内容作了较清晰的要求。其促使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时候,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还需帮助学生从建立国家概念、规则意识,了解安全知识等方面树立法治意识。那么,怎样帮助低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呢?《课程标准》与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均提到,该课程可通过游戏、主题活动等呈现形态进行学习,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他们对课程认知的提升。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低年级法治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游戏实施策略。
1挖掘法治教育內容,合理设计课堂游戏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要做到合理制定法治教育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和《大纲》梳理并准确挖掘出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以便设计出有助于学生建立国家观念、规则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的课堂教学游戏。例如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涉及法治教育的内容就有: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中“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的意义”;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遵守公共场所的文明规则”等等。教师只有找准蕴涵在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实现法治思维和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明晰法治教育相关的知识点之后,可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游戏这一教学方式,把规则意识、法治知识等相关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教学样式中,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体验、思考、改进,最终使个体法治意识得以内化。
2构建课堂游戏样式,有效渗透法治意识
2.1掌握学情,做好游戏铺垫
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设计之前,应先摸查学生的兴趣点、知识领域、经验范畴、思维特点等,以保证设计出来的游戏能顺利推进和达到预期效果。比如,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之前,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些日常的交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并相机引导学生通过向长辈询问或观看视频的方式帮助其理解游戏中的各种角色,这样学生在开展游戏时就会容易进入角色,使游戏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的角色扮演游戏设计前,可以先了解学生平时上学的方式,收集学生在上学途中遇到的不同场景,为接下来在课堂上进行“我是小交警”的角色扮演游戏做好准备,促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结合具体场景理解交通规则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法治意识。
2.2指导游戏,渗透规则意识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其中一个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通过活动和合作,促使他们感知规则、践行规则。规则是游戏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没有规则的游戏无法进行,更难以体现这些教学游戏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因此,在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在每次进行游戏之前都清晰、简要地阐述游戏规则。那么是不是学生清楚了规则就一定能顺利完成游戏呢?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许多生成性的问题出现。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即使教师在游戏前已经讲清楚规则,可是在游戏过程中,仍然会有孩子因情绪高涨或是求胜心切而没能守规则进行游戏。这时,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第一次游戏后及时回顾、提点,对游戏过程中能遵守游戏规则的学生予以及时的表扬,对于犯规的行为也视情况分别进行分析纠正,并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怎样进行游戏才能更文明、更安全、更好玩。之后,才让学生们再次进行游戏。经过笔者的多次实践验证,学生们在反思和规则约定后再次进行游戏,违规的情况会大为减少。教师引导学生在游戏体验中,逐步把规则潜移默化地渗入到他们的言行意识之中,避免了枯燥的说教方式,实现游戏和法治教育的巧妙结合与和谐统一。
2.3游戏小结,实现规则认同
一个完整的游戏教学样式,不但要有充分的游戏前准备和游戏过程指导,还需要教师在游戏结束时进行及时的小结和评价。除了对在游戏中表现好的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询问、生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游戏体验谈游戏后的感受,以检验他们在游戏的体验和实践中规则意识的形成程度,及时对遗漏和偏差之处给予补充和纠正。有效的课堂教学游戏不仅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习得知识、技能,还为学生提供了规则践行的机会,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体验中认同规则的价值和意义。
3反思法治教育成效,修改完善游戏设计
课后,教师需要结合课堂观察以及学生的反馈,从游戏的准备、游戏的设计、游戏的组织、游戏的结果等方面对整个课堂教学游戏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也可借助课堂评价表检测该次课堂所应用的游戏是否有助于法治教育目标的达成;学生对游戏能否积极参与;游戏的组织实施过程是否有序而合理;在学生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否及时、到位等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未完善之处要及时进行调整与修改,务求创设出有效的游戏,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规意识和道德情操。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施中,培养与建立学生法治意识十分重要。这不仅是《课程标准》和《大纲》的要求,也是建立学生正确的认知,促进学生正向价值观形成的依托。而低年级教师则可借助游戏这一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载体,引领学生在游戏体验中对法规从认识到认同再到践行,使其逐步形成法治观念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Z].2016-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