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德融教学说课设计
2020-10-09宋丽潘越
宋丽 潘越
摘 要 在振兴本科教育的形势下,如何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这是高校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作者在讲授《投资学》课程开展德融课堂的经验为例,阐述了德融教学说课涉及的五个重要环节:说教材、析学情、研策略、述过程、谈反思。
关键词 投资学 德融教学 说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育人为本,德育优先”,重视德育的教育才能培养全面、优秀的人才,重视德育的民族才能更有希望、更有前途。2018年11月,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在成立大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全面振兴本科的第一要务。齐鲁工业大学在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一直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培养之中。我校早在2016年就印发文件《关于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开展“德融课堂”工作的意见》,提出“处处有育人功能,人人有育人之责” 的育人理念 ,发挥课堂育人阵地的堡垒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投资学》课程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金融学院针对金融学、保险学和投资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以投资行为与资金配置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本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探求实现资本市场均衡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如下基础知识:西方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以及心理学、统计学、财政学、随机过程等相关知识内容。
作者结合《投资学》的课程特点和德育教学的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融教学。主要的德融教学说课设计如下:
1说教材
在综合考虑了《投资学》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考研需求、考证需求)之后,我们选择的教材是由高等教学出版社出版、复旦大学刘红忠编写的《投资学》(第三版)教材。本次德融课堂使用的教材属于国家级规划教材,权威性毋庸置疑。该课程的特点是突出金融与经济的逻辑关系、启发学生将投资学理论与金融实践相结合。正是由于《投资学》课程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内容是比较自然和有优势的,可以从各个章节全方面、多角度地提炼并渗透德育教学内容。
本课程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涵盖绪论和投资环境等章节;第二部分是投资目标,涵盖风险与收益的衡量、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等章节;第三部分是投资策略,涵盖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投资策略分析等章节;第四部分是资产价值分析节,涵盖债券、股票、衍生金融产品的价值分析等章节;第五部分是投资组合构建,主要阐述投资组合的经典理论;第六部分是投资组合业绩评价,包括投资组合评价的基准、模型和相关案例。所有内容均为理论授课,总共32课时,具体分配分别为2、6、6、8、6、4课时。重点章节是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同时也是本课程的难点部分。本课程的考核方案如下:最终成绩(百分制)=平时成绩(20%)+章节作业(30%)+期末成绩(50%)。我们重视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以考勤和上课表现综合评定;章节作业根据平时的作业情况进行认定,要求书写认真不抄袭;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由学校统一集中安排考試。通过强调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考核的严格性,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从而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在知识层面,以证券投资为例,教授投资学的主要理论、模型与方法;在能力层面,能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度量收益与风险、进行具体的资产价值分析并构建投资组合;在德育层面,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使得学生在注重学习、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能够励精图治、践行美德,做新时代的天之骄子。充分契合我校的校训:明德砺志,崇实尚能。
2析学情
本次教学对象为我院2017级保险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在专业基础方面,他们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初步了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在公共基础方面,整体较为薄弱,且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高等数学》、《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等课程;在信息素养方面,作为90后的尾巴甚至00后,这些学生成长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信息的网络达人,他们乐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来获取知识,倾向于接受生动、形象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就我国金融发展的态势而言,学生对于金融领域的投资活动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投资界的传奇人物,诸如巴菲特、彼得·林奇等非常崇拜,也曾经梦想着能够通过炒股赚钱。但是光凭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夯实投资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构建投资组合,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做到分散风险、理性投资。基于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特征,我们在开展德融课堂的过程中,始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德育教学的融入点。
3研策略
在综合分析了学生的特点后,针对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我们在教法和学法方面分别进行了改进。教法方面,我们提出“讲中练、练中学的理念,”以讨论法、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开展授课。在讨论法中,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探究新知识;在讲授法中,我们逐步进行演示,详细分解过程,系统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在练习法中,根据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法方面,我们的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采用自主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心到、眼到、手到,全方位锻炼学生,从而达到“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目的。
此外,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紧密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和教书育人于一体。在对基本理论及应用技能介绍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穿插大量典型案例分析、热点事件点评等丰富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品德教育。同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我们有选择性地导入科研项目内容。实现科研成果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学科前沿知识和教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4述过程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的融入主要是基于由本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所决定的。总的来说,在进行德融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德融思路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完成。首先在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我们进行知识梳理,找到契合点;其次在契合点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延伸,找到我们德融教学的关注要点;接着我们联系社会现实,比如国家政策、社会现象、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在恰当的时机融入德育教育;最后我们将德育内容进行升华、提升学生品德,助力建设美好中国梦。
由于本课程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双重特点,从而使得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联系社会现实,很容易实现德育内容的渗透,从而水到渠成地完成德育教学。我们以两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德融教学的实施情况。
4.1案例一
在分析股票价值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股东的权利和义务。那么作为普通公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又分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呢? 2018年10月28日发生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这起悲剧居然是因为一位错过站的乘客与公交司机发生冲突,从而致使公交车失控冲入江中。在未来,我们极有可能就是公交车司机、当事女乘客和其他乘客中的一员。我们在为15条鲜活生命惋惜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只要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遵守社会公德,很多冲突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公交司机及时停车;比如女乘客不无理取闹;比如其他乘客及时劝阻。将德育内容融入专业教学,自然而然。
4.2案例二
我们在讲授证券交易过程时,提到一个环节——委托。证券经纪商接受客户(投资者)的委托,代为完成证券的买卖行为,即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忠诚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上到国家、组织,下到家人、朋友,我们始终都要秉着真诚的态度,怀着一颗忠诚之心。只有对人、对事足够忠诚,我们才能赢得相应的信任,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才能有效拓展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在社会立足。马耳他共和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它地处地中海中心,是连接欧、非、亚的纽带,同时也是我国向欧、非沿线各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借力平台。在马耳他就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古老故事:一位王子出巡时,路过一户人家,看到一名衣衫褴褛的仆人正紧紧地抱着一双拖鞋在门口睡觉。王子试图将那双拖鞋拽出来,不料仆人却立刻惊醒了。王子对这名仆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认为:对如此小事都这般尽心的人必定很忠诚。他便把那名仆人升为自己的贴身侍卫,委以重任。是什么令这名仆人得到王子的器重呢?是忠诚之心,是信守承诺的品德吸引了王子。但是我们也要适当提醒同学们明白,忠诚并不是一味顺从,讨好别人。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采用合适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将德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自然而然,起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5谈反思
通过在专业知识的授课过程中恰当地融入德育内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经过半年的浇灌,圣洁的德育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教学质量之果:
(1)通过我们的反复练习,學生的作业有了很大的改观。前期很多同学在专业符号和数字的书写方面极不规范,后期大家的正确率提高了很多、作业的条理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2)课堂纪律更好了,不存在无故旷课的情况。上课时听课效率也极大提高,课堂的小问题,同学们都能及时回答、及时反馈。课下大家就相关所学知识,积极展开讨论,每位同学都努力做到最好。
(3)期末时同学们复习的非常认真,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绘制了课程内容的思维导图、整理了复习提纲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
(4)考试过程中大家的诚信意识加强了。考试过程中,桌面干净,桌洞无杂物,所有复习资料和书包均放置在指定位置,同学们的手机也都统一放在讲台上,心无旁骛地完成考试。
通过在《投资学》课程中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作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亮点:一是充分体现“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德育效率;二是利用案例分析,联系社会现实,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德育课堂氛围;三是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巧妙而自然地切入德育内容,润物无声,德育效果良好。但是我们的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德育不应只限于课堂教学,需要融入学生的课外生活、社会实践、校园环境,要让德育应成为学生终生的必修课。其次,我们德育教学的开展依托于专业知识的讲授,所以存在对学生个体关注度不够的问题,以后应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道德水平的提升是人类自我革新、不断迈向文明的重要支撑。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将德育视为一项神圣的使命,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之才。
作者简介:宋丽(1979-),女,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金融、保险精算。
参考文献
[1] 葛爱冬等.以“德融课堂”促进立德树人的实践和思考[J].高教学刊,2017(22):27-29+32.
[2] 刘美芬.“管理学”德融教学说课设计[J].科教导刊(下旬),2018(12):123-125.
[3] 张宝全.以“德融课堂”促进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7):65-66.
[4] 马亮等.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1):125-128.
[5] 刘旭.新时代思政课应“有知有味”[J].人民论坛,2019(24):180-181.
[6] 刘兴平.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