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2020-10-09赵华
赵华
摘 要:文化自信指的是对民族文化高度认同的坚定信心,对民族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高师声乐作品中保持足够文化自信心,对实现中国艺术歌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重点探讨在高师声乐教学中,中国艺术歌曲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丰富素材资源以及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将中国艺术歌融入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方式。
关键词:文化自信视域;中国艺术歌曲;高师声乐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1-00-02
现阶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中国艺术歌曲是常见教学内容,尤其是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艺术歌曲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同时其现在声乐教学中起到了愈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文化视域下,应提升中国艺术歌曲重视,明确其对中华文化传承重要性,并充分利用其在發展中逐渐积累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为进行声乐教学提供更多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掌握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其学习兴趣,实现对学生基本声乐功底培养,进而提升其文化素养。
一、在高师声乐教学中中国艺术歌曲重要性
(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我国艺术歌曲与西方艺术歌曲在特色方面有着极大差异,中国艺术歌曲融入了传统文化,可以说我国艺术歌曲,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大量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并蕴藏着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品质。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更加提倡文化自信,使得越来越多传统文化内容走入人们的视野,而中国艺术歌曲顺应了时代潮流,不仅体现出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精华,而且还展现出了强烈的中华民族精神,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可不断深入接触歌曲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并掌握中国文化特色。因此,通过在声乐教学中,进行中国艺术歌曲联合,既可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掌握,而且可利用其中蕴藏的优势民族精神,对学生民族意识进行引导,起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用。[1]
(二)向声乐教学提供素材资源
要想实现声乐教学发展,促进专业教学繁荣,培养更多相关专业人才,就应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完善,提升其声乐教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帮助学生更加充分掌握声乐体系和结构,从而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声乐学习基础。在现代化音乐中,中国艺术歌曲已经成为重要的分支,并在其中独树一帜,已经成为声乐教学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中国艺术歌曲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其纳入声乐教学中,既可提升声乐教学系统的全面性,又可为声乐教学提供更多素材资源,帮助学生逐渐建立系统化声乐理论知识体系。而为更好地发挥中国艺术歌曲作用,应增加相应练习时间,在学习中不断了解歌曲起源、文化背景、艺术特设等,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艺术资源和素材。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一直是现代化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对教师而言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能够提升其对相应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利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利用兴趣对学生学习进行支撑,可提升整体学习效率。声乐知识学习具有一定复杂性和困难度,要想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就应提升其自信和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参与其中,而中国艺术歌曲可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一方面,由于中国艺术歌曲中的传统特色,区别于常见的西方音乐气质,其独特气质源于我国历史发展,可给学生带来强烈情感共鸣。如《送别》,该首歌曲文学特性强烈、旋律悠扬,通过描述师生送别场景,可提升学生代入感,更好的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方,中国艺术歌曲具有结构简单、艺术表现力强烈和历史气息浓厚等特征,相比于很多歌曲而言,学习难度较小,可在短时间内掌握,演唱效果良好,利于提升学生演唱、学习自信和乐趣。[2]
(四)利于加强学生基本功培养
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基本功底培养有着较高的教学要求,若学生对气息掌控能力不足,会影响有效发声,难以保证声乐教学效果。现阶段,多数中国艺术歌曲演唱者缺乏对气息的熟练掌握。而通过中国艺术歌曲形式,可起到锻炼正确发音方式和气息掌控能力作用,同时可在演唱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逐渐提升学生基本功底。[3]
(五)增加学生艺术素养
中国艺术歌曲歌词多以诗词形式内容为主,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学气息,部分歌词直接源于文学名家作品,如歌曲《大江东去》,歌词来源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实际进行演唱中,为保证可展现出作品的艺术效果,需要深入了解作者的情绪、作品背景,从而将自身情绪带入演唱环节中,深刻诠释艺术作品。而在此过程中,通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了解和展示,不仅可提升其对历史、文学等方面知识掌握程度,而且可在深入演绎中不断提升学生文学情怀,帮助学生不断增加艺术素养。
(六)可加强民族情感培养
我国艺术歌曲形成和发展与五四运动推进密切相关。五四运动时期,我国新兴学者开始了反抗封建文化运动,各个领域中开始了对新思想、新道德和新文化的追求。如贺绿汀谱曲的《嘉陵江上》,通过展现五四运动时期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民族情感特色。而学生要想演绎好该篇作品,就需要对作者创作时期历史背景、创作动机和蕴藏情感等进行了解,在翻阅资料和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激发其爱国情感,发挥中国艺术歌曲对学生的民族情感教育作用。[4]
二、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一)提升对艺术歌曲价值认知
现阶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应用,依旧存在诸多不足,教学中尚未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价值实现准确认知。为发挥中国艺术歌曲作用,提升声乐教学水平,应提升对艺术歌曲的掌握和认知,提升对其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其作用,逐渐改变当前历史教学现状。声乐教学体系中的艺术歌曲具有旋律明快和结构精悍特征,并且其艺术性和技术性表现较为强烈,并将中国文化元素和名族精神融入其中,可起到弘扬传统文化作用。而高校造进行教学中,可将其作为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具体进行教学中,应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战略思想,并制定科学化教学目标和计划,引导教师和学生不断深入对艺术歌曲的研究,实现对正确价值取向培养。同时通过艺术歌曲形式将文化作品内容展示出来,可帮助更多社会民众深入认知和了解,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
(二)合理编排艺术歌曲教学内容
将中国艺术歌曲融入高师声乐教学中时,为提升融合效果,应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要求包含艺术歌曲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等,并增加历史学、文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歌曲中的文化韵味,掌握歌曲的全面表达方式。另一方面,高校教学中,应适当对中国艺术歌曲教学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将其作为声乐教学的重点内容,适当增加演唱技巧、演唱表现和演唱实践等方面教学。
(三)将传统文化导入课堂
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导入课堂中,不仅可帮助学生提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程度,而且可提升学生演唱中的情感表达效果。教学中,教师可以民谣歌曲和古诗词等作为教学内容,并以多媒体等形式将其展现给学生,帮助其在学习文化中不断提升对中国艺术歌曲了解程度,并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将其融入高师声乐教学中,可为学生进行声乐作品创作提供更多素材和资源。
(四)构建历史背景完成情境
不同于现代化常见歌曲形式和西方艺术歌曲,我国艺术歌曲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故事性等特征,包含丰富历史文化知识、精神思想和情感等。在具体进行教学中,为提升学生对中国艺术歌曲掌握程度,应先构建相应历史文化背景,利用讲解历史故事和播放相关音乐视频形式,可帮助学生逐渐了解时代背景、历史故事,使其在傾听环节中更好的感受其中包含的情感,逐渐在课堂中营造一种身临其境文化氛围,并为学生提供表达感触机会。
三、结束语
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经过几千年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蕴藏着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们的思想和智慧,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在现代声乐艺术文化发展中,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将中国艺术歌曲应用到高师声乐教学中,不仅可以起到弘扬传统文化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效果,而且利于提升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演唱技巧、情感、修养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培养。因此,必须明确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艺术歌曲对高师声乐教学的意义,并采用有效措施将中国艺术歌曲融入高师声乐教学中,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雯雯.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试论[J].明日风尚,2018 (08):122.
[2]夏蕾.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试论[J].北方音乐,2018,38(18):135.
[3]尹胜麟.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试论[J].北方音乐,2020(01):219,221.
[4]李静.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9,39(15):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