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认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语法课程中的应用模式

2020-10-09都婧婧

文存阅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英语语法语法教学法

都婧婧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围绕着听说读写译展开,语法是语言的共核之一,语法课程并不单独隶属于听说读写译体系中任何一部分,但是语法却是听说读写译体系中所有课程的基础。本文围绕着认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语法课堂中应用,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语法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探索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语法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认知教学法;语法教学

怎样使学习者高效地学习语法?过去几十年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无数外语教师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交际教学法兴起,一度使人们认为语法是无意识自然习得的,重意义而轻形式,认为不需要中规中矩的语法教学,但是经过数年的实践,人们发现仅靠输入语言仍然无法实现让学习者正确使用语法的目的。另外,在语言其他方面的研究也表明,假如外语学习纯粹以交际沟通的形式进行,即使学习者直接或间接接触了大量语言材料,后期研究结果表明他们仍然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特定的语言形式,语言精确度方面也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认知教学法等一度被忽视的传统教学法,又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一、认知教学法的发展与研究

认知教学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的渊源要追溯到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规则。他认为,语言的习得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意识学习体系的过程。语言自身具有一套有限的规则形式。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学习机制,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这种机制来进行语言学习,并最终习得语言能力。

20世纪60年代,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卡鲁尔教授提出了认知教学法这一概念。他的教学原则就是讲清楚各种规则,明确各种语法概念。他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知识的整体,外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它的各种语音、语法和词汇形式的学习和分析,从而对这些形式获得有意识的控制过程。”这种教学法认为语言存在着一种有意义的、连贯的机制,学习者通过掌握这种机制,从而获得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中。

从知网数据上来看,截止到2020年,涉及英语教学认知法的文章达到2800之多。国内对于认知教学法的研究从90年代后期到2019这二十多年间从未中断过,在2007年前后达到了顶峰,其后呈下降趋势。

二、大学英语语法课堂存在问题

英语语法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英语语法课程难度令许多教师和学生望而生畏。课堂上教师教规则,学生也学会了规则,而具体到语言运用时,仍然是一塌糊涂。教师认为语法课程的方方面面全部研究透彻了,但具体到“听说读写译”需要语法支撑的内容,学生却有很大可能写不出来一个相对正确的句子,说不出一个合乎规矩的句子。地方高校的教学的实践中,这种翻车的现象更是经常发生,问题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内容偏重理论

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完全取决教师,还有其他客观因素在里面。语法课的的教学内容是语法,语法教材的共同点基本上就一个字:“厚”!教材的“厚”与高校语法课时的“少”形成了对比,多数语法课都是采取知识点讲解分析,然后操练。加之部分教师过分强调学习语言知识,十分注重讲解语法规则,迫使学生机械记忆背诵规则和句型,专注于做题,无视语篇,脱离语境。学生做题能力优秀,但是一旦具体到运用知识来进行创造,就败下阵了。

(二)教学手段单一传统

经过调查,多数语法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式为“精讲细练”。教学过程整个以教师为核心,留给学生的时间就是在背诵和操练,学生没有时间来进行思考,即使课下有时间,也不太会愿意花时间在枯燥的语法课上。尽管现在的多媒体已经普及,但是有了多媒体,对老师而言,是有了更好的教学内容展示平台,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改观。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

教材的“厚”以及教学内容的枯燥,再加上教学手段的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可能一落千丈,参与度必然不会高了。另外受中学时代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习惯了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接受比率差别非常大。

(四)学生语言水平相对较低、悬殊大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平顶山学院为例,入校平均成绩在100左右,但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的跨度却相当大,最高分在130,最低成绩在70左右。在对于2019级英语专业三个自然班学生(共计102人)的调查中,学生对于个人语法程度的看法如下:认为个人语法程度较差的47人,认为个人语法程度一般的40人,認为个人语法程度较好的5人,认为个人语法程度精通的2人。分别占比46%,39%,0.5%,0.2%。多数学生对于个人语法程度自我评价为较差,极少有学生对个人语法持自信态度。

在对学习困难的调查中发现,对于基本术语的理解存在困难的比率较高,多数学生在中学时代没有进行系列的语法学习,很少了解或者没有了解过语法的基本概念,导致进入大学后语法学习存在了断层,学生了解知识点,习题可能会做,但是从整体上运用语法的时候,障碍重重。

三、新形势下认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语法课堂中应用

作为传统的教学法,认知教学法应用于课堂的历史悠久,在教学中也备受争议。目前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多种教学工具涌入课堂,教学法也花样翻新,名称和功能更使人眼花缭乱,认知教学法与多种教学工具的结合,尤其是在语法教学中,通过对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也有大幅提高。综述如下:

(一)推行显性教学策略、结合语境进行语法教学

认知教学法以一种显性教学模式存在于课堂。何谓显性教学模式?根据认知学理论,这种教学模式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教师以显性的讲解和分析方式,把语法规则和结构内容给学生进行详细地分析,然后学生有意识地有目的进行语法学习。在此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显性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通过教师的语言结构的解释、提示以及目的性很强的操练,起到唤起学生意识的作用,从而引发注意。(戴炜栋,2005)

例如,疑问句的讲解,介绍类型和构成原则,以特殊疑问句为例:特殊疑问句是对句中某一特殊部分提出疑问,通常以“ who, what, whose, which, where, when, why, how”等疑问词开头。讲解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的用法,讲解疑问句的提问原则和疑问句语序问题,随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对于句子特殊部分的提问:

Mr. Smith works in this factory.

The journalist said that he would come the next day.

I would like you to help him.

The farmer spent five hundred dollars on this suit.

这样的认知教学法和操练结合的策略,会让学生更好掌握规则。

基于上述特殊疑问句的例子,除了和操练结合之外,还可以融入语篇学习,制造特定场景,使学生明白特定场景使用特定形式的语言。

如下内容:让学生读出疑问句,并用英语说出疑问句的术语类型。(巩固了疑问句的语调,加深术语印象)

You are from Burma, arent you?

There are other things defending the Stone, arent there?

You cant expect him to hang around all day, can you?

这些句子摘自于电影《哈利波特》系列。学生读完这些内容后,请学生看电影片段中这些句子的使用场景以及答语,一方面巩固了疑问句的语法知识,另一方面融入了语境,学生明白在何种语境下使用这些句子,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以学生为中心,对学习错误进行合理疏导

教学活动中,在概念性的内容处理上,教师是主角,操练的时候以学生为中心。在操练的具体形式上,语法课程虽然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可以有很多的互动交流,但是学生仍可以在课堂中扮演教师的角色对于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这种积极的学习要比被动的接受效果要好得多。在学习错误的处理上,认知法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出错是难免的。因为语言的习得过程是按“假设-验证-纠正”这样的形式来进行的。教师在这一活动中担任了主导者的角色,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最终对错误进行分类处理。对于那些因不熟练和疏忽造成的错误,做一些指点即可,甚至可以忽视,不能见到任何错误就严加纠正,这样做的话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使学生紧张,带来压力,甚至让学生对于语法课产生不必要的偏见,这样做的后果得不偿失。做得好的学生,教师应适时给予奖励,可以从平时成绩上来考虑,这样学生对于操练这一教学活动会充满期待,教学效果自然会提升。

(三)教学语言上适当利用母语

交际法主張的是全英教学,认知教学法认为可以在课堂中运用一定部分的母语来进行教学。然而在语法课堂中,尤其是在地方高校中,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尽人意,听力和当前水平要求中间有很大的断层,个人认为,全英式教学不能在语法课程中实现。尤其是涉及到概念讲解时,陌生术语的引入,全英式的直接输入,会使本来处于迷茫状态的学生更加迷茫,不知所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都显示了这一点,语法课堂上不能全英。但是针对于某些特定易懂的句型,可以适当的使用英语来进行讲解,但是教师应注重例证,以防学生听不懂,又无法从例子中进行归纳总结的情况发生。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

广泛地使用直接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地接受到原滋原味的语料内容,这种情境的实现,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教学手段的运用。在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平顶山学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了很多现代化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对分易,雨课堂等,以及目前普及化的超星学习通平台,基本上每门课程都有在建的网络课程,但是建成后的网络课程的使用问题以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就目前调查情况来看,学生能积极地接受这样一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明显要比传统方式下的教学优秀得多。

结语

本文聚焦于认知教学法和大学英语语法课程两个内容,根据对平顶山学院学生的一些调查,分析当前现状和存在问题,从认知理论的角度提出解决策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课程建设仍在探索研究中,预期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炜栋.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92-99.

[2]田义晟.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J]当代外语研究,2015(12):57-58.

[3]王骏 李丹.论外语教学认知法的困境与出路,[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4):46-49.

[4]尹德谟.认知教学法综述,[J]教学研究,2002(12):20-23.

猜你喜欢

英语语法语法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跟踪导练(二)4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