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究
2020-10-09石苗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开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势不可挡的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流模式。近些年来,相关人员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探究如何有效的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各取其优势,相互融合对高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MOOC;高校教育;混合式教学;计算机基础
一、引言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全国各地人民开启“宅家”模式,学生的学习也从学校“搬上”了网络课堂,各平台、各教学软件开放,各大高校线上教学也火热开展。该线上教学过程的实施促使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跨越式的发展,革命性的颠覆着传统面对面的授课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校计算机入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起到重要作用[1]。虽该课程在很多重点高校已被取消或减少课时,但在普通本科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等仍作为公共基础或通识必修课开设。本文以笔者自身实践经验为基础,分析和总结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线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思考和探究。
二、计算机基础线上线下教学的利弊分析
目前传统的线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以上海普通高校为例:1)内容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及网页制作等基本内容,知识点多、广、杂,由于受到学期内课时限制,基本内容缩减严重,导致知识连贯性不足,课堂涉及知识点不全面。2)学生自主学习复习资料单一,一般只有配套的教材或光盘,对于软件实践操作类的知识点难以做到有效复习回顾,以及相关知识点的拓展;3)“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模式使课堂枯燥,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不够;4)作为基础课,一般情况下是“大班”授课,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个性化教学难以展开;5)教学与专业脱节,所学内容与实际专业需求结合度太低,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等问题。
线上课程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各种学习资源丰富多样,利用平台的数据自动统计功能可以更全面和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为我们传统教学插上了翅膀,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现存的很多问题。但软件实操课程“宅家”的线上授课也存在如操作问题答疑的不便、时效性差、软硬件设备不具备以及学习环境、个人自控和自学能力等诸多问题,因此基于MOOC平台,有效的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各取其优势,相互融合,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三、混合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实施
(一)概念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线上 + 线下”教学模式。如何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的优势并有机结合,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键,要体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估”三大特点,做到“线上”与“线下”相辅相成[2]。疫情期间,笔者采用泛雅平台共享的优质MOOC线上资源 + 腾讯会议线上直播答疑,也是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二)实施
1)课前准备 选择适合本校或本专业使用的线上MOOC教学资源,以便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实现“线上有资源”。线上资源课程的开放应与教学进度相匹配,跟着教学进度有节奏的去学习,也间接的实现了对学生学习的有限管控和约束,便于管理和督促。这里就结合了传统教学特点,有步骤、有计划的按认知规律去学习,防止学生因缺乏针对性和完整的学习计划而无法完成或应付完成,没有达到线上MOOC的实施意义和目标[3]。除此之外,设计安排好课程学习时间规律并列好每周的自主学习清单,让学生自主提前学习相关内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课中进行 线上教学平台提供的互动功能,给线下课堂教学环节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大班教学课程,让学生充分刷出了存在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度与参与度[2]。疫情期间,笔者虽未能走入真正的线下课堂,但在课程安排和设计上按照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如直播教学前期通过问卷等功能了解学生在线上学习遇到的疑点或难点,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签到、投票、分组任务、讨论、课后反馈等多样化的活动来丰富网络教学,促进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交流。为了解决网络教学中时效性差等问题,采用腾讯会议线上直播课来进行对线上环节查缺补漏,运用实际案例对重难点一一讲解,提前整理学生问题并线上直播答疑,最后是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巩固复习,这些教学环节,如同线下课堂的实施。即实现“线下有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程教学的一次大变革。
3)课后评价 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而传统模式下的过程性考核在“大班教学”下也只停留于形式,教师无法准确的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客观评价。而线上平台可以根据完成的任务点(课程视频和测验),签到,互动次数,发帖次数,考试,作业成绩等数据,为及时、全面、有效评价学生提供可能,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参与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适当调整积分作为奖罚激励措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个数据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为实际教学中过程性考核提供了准确、便捷、有效的参考数据,真正实现“过程有评估”。
四、教学反思
1)设计制作适合本校学生的MOOC线上资源,有条件的可结合学生水平与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制作多样化的线上教学资源,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资源,满足不同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度与主动性[4]。2)腾讯会议直播课堂,互动性不强,后面可以使用有回放功能的腾讯课堂极速版,同时可以配以录屏软件进行录制课堂教学,保存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可让学生复习巩固;3)课后加强作业的反馈机制。虽大班课堂极大的加大了教师工作量,但合理的设计作业、上传作业格式类型、使用作业等级评分、提醒提交作业、退回作业要求学生修改、批注等功能,使各项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使学生找到了“一对一”教学互动的感觉。4)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可以在布置作业时设计拓展知识点的附加题目(可选做),以拉开差距,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5)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组织各种平台活动和激励制度以增加生生之间的互动,但效果甚微,反思其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对新的学习模式的不适应和不习惯;还有一个是在公共平台上进行讨论和提问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宁愿私信问也不愿在平台公开,造成教师工作量大,时效性差,同类问题反复,工作效率低。6)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线上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真正的线下课堂互动效果可能会更好,但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线上线下内容,使其相互补充,运用与专业相关或学生更感兴趣的素材案例,增加动手实践探索機会,让学生带着问题、疑惑和任务进入线下课堂。让线下上课更像是打游戏闯关一样,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机遇和挑战。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学生有更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也要求教师在学中教,教中研,不断的修正教学方法,设计线下课堂,精选教学内容,从“教学”变为“导学”,摸索出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期待将线上直播课堂应用于真正的线下课堂,届时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牛炎,张金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M].上海交大出版社,2015年版
[2] 叶福兰.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天地,2020.06, 267-268.
[3] 陈芳芸,李 曼. MOOC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教育理论研究,41-42.
[4] 李志梅 ,张万桢 .基于“SPOC+ 翻转课堂”混合模式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 [J].教育观察 ,2019,8(24):21-23.
作者简介:
石苗(1986-),女,陕西渭南人,研究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嵌入式设计与开发。